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学部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媒体借助算法、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改变了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相比大众时代的媒体,智能媒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影像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信息呈现从文字、图文为主转变为动态化、动画化和视频化的媒介形式;二是智媒的平台化越来越明显,交互性和社交性增强,用户、消费者深度参与到内容生产和传播中;三是数据算法实现精准化传播,一方面对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进行
军事题材影视创作者应该自觉肩负起文化责任,创作更多具有中国军事特色、中国军队气派和中国军人风格的影视作品,为实现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鼓与呼。
李树峰,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我们需要有贯通古今的总体视野,同时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与自然、社会万物相遇,产生奇特的审美感兴,并基于现实语境的新变进行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文艺新创造。
积极发掘和阐释民间文化、民族文化元素,更需要发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之成为滋养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和文化沃土。
“温柔敦厚”和“匪和弗美”的审美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贵和持中、不过不及、和谐协调等美学原则和思维方式不仅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与鉴赏,而且是修身养性的人格完善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生命因子。
让“传统的”成为“现代的”,需要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