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
  • 穿透表象 把握本真(杜学文)

    所谓深入生活,走马观花不够,浮光掠影也不行,还需要真正地扎根人民,成为人民的一分子、一部分,这样才能穿透表象,把握本真。

    2022-08-18详情
  •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从历史时光里的舳舻千里、渔火延绵,到现实图景里的物阜民丰、水清岸绿,大运河传承文脉,生机澎湃。

    2022-07-29详情
  • 文艺评论应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迭代创新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脚步越来越快,互联网文艺的发展日益兴盛,环境也愈加复杂,文艺评论应把握时代机遇,面对自身问题,加快迭代创新,建构起新的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使文艺评论能够更加有底气、更加从容地面对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文艺生态。

    2022-07-28详情
  • 倾心打造精品力作 努力回答时代之问——面对时代之问艺术何为?

    优秀艺术作品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唱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与艺术生活的需要,可谓是以艺术特有的语言、形式,很好地回应了“时代之问”。

    2022-07-28详情
  • 红色故事里的情感力量(杨洪涛)

    在新时代的红色故事里,对奋斗的褒扬、对真理的讴歌、对信仰的礼赞都离不开真挚而醇厚的情感。影视创作者要从情感出发,涵养艺术自觉和文化自觉,努力实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创新性表达。

    2022-07-07详情
  • 文艺评论应该走向大众(马忠)

    如何写出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地气的文艺评论,怎样用优质的文艺评论成风化人,不仅是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着力点,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力点,值得文艺评论界认真思考。

    2022-06-27详情
  • 风格是风格 品格是品格(王进玉)

    其实无论是风格还是品格,最终都要回到“德艺双馨”这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上,即作为一位艺术家,不仅要在人格、品行上端得正,还要在艺术创作上过得关。

    2022-06-17详情
  • 文艺的百花园为人民绽放

    文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就是对作为历史创造者、时代创造者的人民献上的崇高礼赞。

    2022-05-27详情
  • 书画圈何以避免“一招熟”(薛元明)

    时代呼唤文艺经典,有了合适的氛围,大师才可能出现,经过时间的筛选,万花纷谢,一枝独秀。

    2022-05-19详情
  • 母亲题材影视剧:老妈也要有新貌

    正如讲好母亲的故事,既是不忘来路,也为此生心安。没有人天生就是母亲,在“成为母亲”的道路上,女性的人生与心灵值得更多关注。

    2022-05-16详情
  • 评论不是定论(王进玉)

    对于当下极为浮躁的文艺创作而言,更需要每一位评论家、批评家谨慎对待评价对象,慎重做出自己的评判,这也是对文艺负责,对创作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一个正确态度吧。

    2022-05-10详情
  • 好作品应是“日用品”而非“稀缺品”

    当今,波澜壮阔的时代,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关键看我们如何用契合时代表达的方法去剪裁、去缝制,如何用符合艺术规律的手段去加工、去创新。

    2022-05-10详情
  • 为新时代新疆文化探寻艺术表达

    在新疆春晚中,观众可以看到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可以看到普通人的生命体验,对区域表征与文化秉性的体现,让这台晚会在美学趣味和文化价值上保持了“合流”,从而显露出深刻的文化韵味,也在为新时代新疆文化探寻新的艺术表达。

    2022-05-09详情
  • 文艺评论有些“世俗”又何妨(王进玉)

    只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遵从法律法规,不违背职业操守,对待批评特别是文艺批评方面,应该留有更为开放宽松的空间,更为积极有效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评论与批评的切实活跃与长足发展,也才会真正繁荣我们的文艺事业,才会更加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气。

    2022-05-06详情
  • 儿童文艺创作要有分众思维

    在差异性中观照“小不点”的大视野,去体认婴儿“咿咿呀呀”声中蕴含的最原初的生命萌动,去体察幼儿充满想象力的童话王国,去观照少年们青春飞扬的拔节向上,是儿童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2022-04-29详情
  • 文艺赋能的核心在于打造乡村造血机制(邢千里)

    乡村振兴作为中国新时代发展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乡村本身的建设和发展,其使命责任也早已超越了广大乡村的地理范畴和文化范畴。

    2022-04-29详情
  • 乡村振兴,文化当赋高能(张应辉)

    美丽乡村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艺术活动会有效提振乡村的人气、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2022-04-29详情
  • 春日读书兴味长

    读书就是为了让你能够更智慧地看待这个世界。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就是我们人生的格局。

    2022-04-27详情
  • “微时代”短视频手势舞流行现象的文化审思

    透过对手势舞流行现象的观察与反思,可以有效切入当下文化现场,更具针对性地分析其创作实践,深入剖析手势舞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其在主流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2022-04-15详情
  • 影视剧的“热搜焦虑”怎么破

    创作终究要回归生活本身、遵循艺术规律,如此,影视作品才能沿着有机、良性、高质量的路径发展。

    2022-04-1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