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学理思考(甘元 谢春)

2021-06-2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甘元 谢春 收藏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全媒体时代,传媒生态向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在此语境中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构建当前全媒体传播场域的文化话语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建设,就需顺应传媒发展大势,利用数字化技术及媒介优势,规避媒介融合所带来的诸多风险,从而把握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规律、创新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手段。

  关 键 词:全媒体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机制

  全媒体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层面肩负着建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发表了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文章,并在其中明确提出传播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检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传播与文化天然具备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内隐的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传播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传播内在的对话性与平等性对中华优秀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完成自身的当代书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全球化背景下对于非遗的传播与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文关怀,而且也体现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包容。遗憾的是,目前非遗由于受到历史、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濒临消亡,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日臻迫切。因此,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背景切入,尝试探讨非遗在当前传播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非遗的创新传播与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全媒体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不断进步,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已经明确意识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但是,全媒体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存在很多模糊地带。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时也多有分歧。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新闻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1]。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的周洋则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2]。显然,前者侧重认为全媒体是一种运作模式,后者更倾向于全媒体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但无论侧重于何种认识,全媒体传播领域首先涉及的就是媒介融合。这种传播学范畴之下的融合是对媒体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

  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打破了原本的传播模式,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已经转向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传播环节中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已经不同于以往。实时、互动、巨体量成为当前传播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并由此衍生出了新的社会关系,构建了全新的文化传播体系。这种有别于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新媒介形态,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全民性不断影响传统文化静态自律的存在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既有赖于文化本身的内在活力,也受到传播过程的巨大影响。因此,在传统媒体与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活力的基础上,探索传统文化在全媒体背景下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甘元 谢春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5期(总第68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5期目录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 (杜彬 彭慧媛)

  网络直播时代非遗的三驾马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