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就十年来我国电影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弥补差距与不足等话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究和论述。现将各位专家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扫黑行动》主要讲述了扫黑干警相互配合共同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的故事。整部影片渗透着金钱、欲望、权力、生命的相互缠绕又彼此对抗,让观众在它们之间的纠缠与束缚中感受到正义的真实力量。
电影《红光》再现了在抗日战争中“身上钉有傲骨”“绝不跪下”的山西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抗日的峥嵘岁月,对于赓续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影把“撤侨”题材转化为共通的“归家”主题,着力从普通人的视野来刻画外交官的性格与心理,彰显人物平凡中的人性光彩,这种寻找价值共识和人物共情的表达模式,不仅对撤侨题材电影的创新富有意义,也为重大中国题材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万里归途》讲述了中国外交官为保护海外同胞的安全,在异国险境里,用勇气与智慧打开一条生命通道,从危险的战争地区撤回同胞的故事。
儿童电影《红星闪亮》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儿童团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好地还原了一段充满励志和温情的党史故事,为当代少年儿童提供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党史学习教育大课。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最朴素的情感力量叩开观众的心门,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故事与世界电影观众共情共鸣,借助共同体叙事实现了创新表达,以情感人,以文化人。
这部影片以女性视角展示她们在世间危机中的坚韧承受与奋勇担当,并运用柔而刚的影像风格凸显她们对于家庭、社会与自我的崭新思考,从而在叩探新时代女性社会角色认同方面迈出有力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