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袁隆平》艺术形象的意义,让我们联想到一段马克思所说的广为传扬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建军大业》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实现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心理与当代观影人心理之间的跨时距的调适。该片的另一值得关注的看点在于,主要人物呈现次序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
杨光祖对于文艺评论,认为“真正伟大的文学,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如果评论家没有思想力量,你就无法穿透它,看出它的好。你的批评文章,就显得很浅薄,没有意义。”
建军90周年前夕,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通过一部电影、两位退伍中国军人,将不分民族种族挽救性命、流血受伤但却永远不会被打倒的中国军人介绍给世界观众。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八集《强军之路(下)》展示了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抓住机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率领处于重要历史当口的人民军队,突破一系列难点和障碍,实现整体性、革命性变革重塑的伟大实践。
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最重要和稳定的题材之一,军事题材以军旅文化、军事斗争、军人情感、军营生活为表现内容,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和审美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我们创作什么样的作品?为18岁以下的观众,为19岁到40岁的观众,为40岁以上的观众,分别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让老少边穷地区观众欣赏什么样的戏,这是话剧目前现实存在的问题。话剧创作也存在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仲呈祥先生认为“人生论美学”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昭示了中华传统美学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条正确路径、紧扣“人生” 。
王琦对香港始终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在其晚年的创作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两幅香港题材的作品:一幅为1995年创作的《系缆》,这是对其1950年同名速写作品的水墨画再创作,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另一幅是1996年创作的《九龙街头》(见图),他以速写的语言,描绘了现代香港繁华熙攘的都市街道。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阎晶明先生在《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讨论会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对绵延5000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包括灿若星河的优秀文艺作品应充满骄傲与自信,强调英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榜样力量。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郭运德先生在讲话中说:要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