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时代,文学给读者带来信息纷扰后的沉淀,审视自我和现实的镜子,也给读者带来回望自我与历史现场的细节,文学让现实有了纵深感,也让历史有了余温。
2023年的文学研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构建中国特色文学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主体意识、更加宏阔的学术视野和更加开放的思想格局。
表面上看,散文是边缘文体,如散漫的絮语,却镌刻着生活的年轮。2023年的散文创作,在纷纭中值得回味,留下心动的刻痕,让人铭记。
《故乡慢慢明亮》是作者带着他从军而后又从文、从西北的部队到西南的城市的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历练和个人生活经验,重新转向故乡、重新面对故乡,进行全景式描写和全方位探察的记录。
柳青创作的是文学的、人民的史诗,他留下了“和人民一道前进”的创作道路,柳青的《创业史》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研究文本,这部《在旷野里》正在走向读者,汇入当代文学的大河奔流,激励当代作家展开新的文学探索。
相信《贵州文艺批评丛书》这一辑的出版以及后续推出的续集,将标志性地让贵州文艺批评发展壮大起来、枝繁叶茂,真正让我们回望和回报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
《小说选刊》入选作品紧贴时代脉搏,编辑们希望从一系列新现象、新故事、新经验中定向捕捉时代的人文特质,从多重层面进行立体呈现,深情描绘时代的精神图景。
浙江作家要想获得创作上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大”观“小”,要以大的文明视野和大的国家整体观去观浙江,于大开大合之间写出别具南方气质同时兼具时代气息和国史气运的优秀作品。
《那些无法赞美的》在文体意义上说完全获得了某种解放感,那些关于诗、散文、随笔、日记等等的分界都像“红玫瑰、百合、马蹄莲、还有郁金香”一样只服从于阳光和水。
“三部曲”丰富的时代气质和美学形态,建构了陈彦厚重沉稳、庄谐互映、灵动诗性的小说世界,也成为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张学东不断探寻建构历史、书写历史的多样叙述视域和表现手法,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历史书写提供了探索性的叙事路径,贡献出自己最切近的历史思考、生命观察和审美范式。
《和你在一起》将江苏南通援疆工作者十年援疆的奋斗事迹和心路历程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书写了南通援疆人的使命与担当、情怀与奉献,书写了两地人民交流往来中的动人故事和深厚情谊,
真正有追求的诗人,应当深入挖掘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注入真实的情感体验,放飞生动可感的美的想象,用心用情创作,让新工业诗歌因为见证伟大时代的多元图景而散发出永恒不灭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