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文学评论,是士人重审美感悟没有理性逻辑的诗话与点评;“五四”之后,理性思想成为其重要的本体性构成,而写作者则多为现代知识分子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6~2017)》指出,2016年的文学创作,在多样化的总体态势中平衡运行,持续活跃,文学的传统形态写作与新兴的网络文学,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取,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作为最早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不仅确立了中国文学的审美本质,更影响了诸多文人学者,甚至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也产生了颇多影响。
古远清在台北出版的上下册《台湾新世纪文学史》,以及最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古远清选集》,体现了著者对
近年来,在影视剧创作领域,IP改编热的兴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此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因此,如何正确看待IP改编热,特别是如何正
看到安妮·迪拉德,会难免想起梭罗。这是一股美国文学传统的清流:融于自然的生命省思,远离尘嚣。一个优秀作家,开始总是虔诚的模仿者
凡是读过埃科的书的人都知道,要读他的书其实也还要费一点脑筋,他的作品当中不仅有故事,同时因为他是符号学家、哲学家,他把很多的知识和思想融入到他的作品当中去。
这个故事到这就结束了,你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这么做。就好像在饭店里刚吃到一个很好的菜,就没有了,所以味道特别浓。这种小小的短章能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在《回望》里有时候会触及到一些小的细节。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文化诗学三十年——文化诗学与童庆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2016年10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