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其他>正文

为文艺评论添加“增量”与“变量”——读《文艺评论概要》(刘大先)

2024-09-1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刘大先 收藏

【内容摘要】 《文艺评论概要》以通识性与专业性结合的读本方式,系统讲述了文艺评论的基本认识框架、完整知识体系、总体发展线索和具体表现风貌。该书体现出整合中有创新、典范里寓实践、补苴罅漏与协商共识相结合的特点,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文艺评论的“存量”之外添加了“增量”和“变量”,实现了面向普通公众的公共知识传递与公共价值确立的目标。

【关 键 词】 文艺评论 公共知识 变量

“文艺评论”并不是新鲜事物,伴随着文艺作品与现象诞生伊始到当下的发展,沉淀了丰厚的遗产,也生发出前沿的创造,几乎成为一种习焉不察的文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是评论家:“斜阳古柳赵家庄”里目不识丁的老农在“负鼓盲翁正作场”后,“满村听说蔡中郎”(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豪门小妾冯小青在“挑灯闲看《牡丹亭》”后,发出“人间亦有痴于我”的自伤与慨叹(明•冯小青《读〈牡丹亭〉绝句》);樵夫钟子期在士大夫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了高山流水的意境,两人因而腹心相照、声气相求……这些不同身份、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与教育水平的人,在欣赏完文艺作品后都会有体验、感受与反馈,虽然形式不一,但都可以称之为“文艺评论”,只是有的是自然自发的,有的则是自觉自为的。

随着现代文艺事业的发展,文艺评论从自在的现象与行为中衍生出专业乃至职业化的形态。那么,究竟何谓“文艺评论”,它的内涵与外延、本体与主体、尺度与标准、传统与演变、历史与积累、类型与文体、方法与技术等问题,如何进行总结并向公众普及与传播,以俾进一步的发展,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很多种关于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教材与史述,但尚没有一本专门、系统讲述文艺评论的基本认识框架、完整知识体系、总体发展线索和具体表现风貌的著作。《文艺评论概要》以通识性与专业性结合的读本方式,非常及时地填补了此项空白。

《文艺评论概要》书影

全书分为上下编,以理论、历史与具体类别案例的三维展开,显示出清晰的逻辑结构。上编综论用高度凝练的笔法勾勒了文艺评论的概念、类型、对象和一般逻辑、方法、文艺史的嬗变、中西古今的评论传统与演进、文艺家的角色等问题,设定了相关的知识框架,有着鲜明的历史感与时代感。下编分论对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新媒介艺术等13种艺术形式的评论做了普及与示例,兼顾了常识与新知、通则与特例。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所以,该书的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界定了“文艺评论”的含义、属性和意义,从而区分了“文艺”与“艺术”、“评论”与“批评”:“当文艺被用来指称全部文学艺术时,艺术往往被赋予审美形式或美学特性等特定语义。但,在一般场合,文艺与艺术之间常常是含义完全相同的通用语”,“在批评与评论的词语抉择上,以改革开放时代初期为真正的转折性标志,文艺评论一词取代文艺批评而成为国家各级政府文艺工作的一个规范性词语。不过,在一般场合,文艺批评和文艺评论之间常常也是含义完全相同的通用语”。这实际上是一个学术史意味的梳理,为此后的相关论述铆定了内涵、外延与范围。

文艺评论具有学科话语和行业话语的多重性质,该书将其概括为“多重跨性品格”。循此思路,它的属性被界定为“面向普通公众的以文艺作品的公共价值阐释和评价为中心的跨性行业”,其对象包含了显性艺术、艺术关联物和一切显性艺术所据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更加深广的个体、社会和历史元素的综合体,相应地会延伸出不同的评论角度。在对其功能与意义进行界定和强调了价值观和标准的古今演变的基础上,文艺评论的标准被聚焦于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之上,即“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以上的综论全息而立体,可谓纲举目张。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文艺评论的类型、文体和一般逻辑得以展开,方法则被总结概括为传记与心理、社会与历史、审美与形式、文化与媒介几种基本评论方法。中外文艺评论史的描述占据很大一部分内容,对于绝大部分读者而言,在这种言简意赅、条理分明的梳理中,补充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为当下的文艺评论确立了坐标。这一点相当必要而且重要,它显示出文艺评论作为一门行业和学科的合法性所在。

任何一个读者、观众、听众、受众、参与性艺术的介入者,对自己欣赏的文艺作品,多少都会有一些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但并不是所有体验与感受都会成为评论。那些感性形态的“评论”如同大地上的杂花生树,是一种野生状态,当然有其意义,但还不够。真正带有行业和专业性质的文艺评论,同读后感、观影随想、看戏的情绪反应、玩游戏的身心触动等并不能等同起来,后者虽然有敏感与迟钝的区别,但那些都只是评论的感性基础,要想在感受力之上形成有价值的评论,还需要深入到文本(无论是文字的,图像的,还是影音图文互动的)的肌理,形成理性的认知,更进一步的则是对作品在文艺史的总体格局中进行分析与研判。从纵向来说,是清晰地认识到既有的传统积淀;从横向来说,是对域外的相关动向有所了解。很多时候,文艺评论到不到位、精准不精准,就在于是否具备这种纵横的知识视野,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于一般性的“意见”与“看法”。

在对全门类文艺评论总体性的知识、理论、话语、方法的叙述中,全书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整合中有创新,总体而全面地呈现了文艺评论的知识图谱,一方面是学术性的知识传承,另一方面是即时、及物、在场的现实关注,为当代文艺评论的展开奠定了思维架构。

文艺评论的完整知识图谱自不待言,个案只有置入到总体中才能得到更清晰的定位,该书以历时与共时交织的系统性突破了碎片化信息的支离感,为读者建立了认识的框架。时代感和现实感则体现在对于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敏感。未来已来,过去未去。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的变革带来了整个文艺生态的变迁和文艺评论的转型。正如书中所指出的,新兴媒介催生了网络小说、网剧、微电影、短视频等大量新兴文艺样态,人被媒介化,人们对时空的感知和对艺术的体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文艺评论的主体和观念都面临新的演化或升级。这是一种对媒介融合与文化融合的敏锐意识,书中对时代情境中文艺评论的公共性、公共伦理和价值的重构,勾勒出现象与问题,并尝试给出对策,这种“在路上”的形态也恰好表明文艺评论本身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生生不息。

该书还有一些创新之见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第九章讨论“文艺评论家”时,对其角色进行了“法官”“磨刀石”和“知音”的形象化譬喻,并在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中所谓“自发的”“职业的”“大师的”类型基础上,划分为职业评论家、学院评论家、媒体评论家、艺术家评论家和大众评论家等类型,是一种结合现实情形的推进。在论及文艺评论家的素养时,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叶燮《原诗》中的“才胆识力”之说,而该书则增补了“德”这一专业精神和道德操守的维度,强调了评论者“在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基础上,积极通过文艺评论实践维护公序良俗,善于传播主流价值观,正向引领社会风尚和向上向美的审美趣味”,这无疑是汲取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后的有益补充。

第二,典范里寓实践,通过对经典评论的示范、阐释和前沿领域的开掘,为读者提供了参考指南,既有现实感和理论价值,又有写作实际中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部通识性著作,该书深入浅出,写作者充分考虑到想象中的受众群体,竭力避免学术黑话,通过举例示意的方式将观念与术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突出地体现在“文艺评论分论”的13章中,每一章讲述一种特定的文艺体裁评论的对象与特征、类型、写作与示例,兼顾到了知识普及和可操作性。它们都是具体实践的成功案例,便于读者的模仿与研习,即便是一个初学者也可以迅速掌握该门类文艺评论的基础概况和基本技术。

这让人不禁想起20世纪60年代由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等集体编著的《“赤脚医生”手册》,那是一部面向基层、专门为广大农村医生和农民所准备的医学读本。由于定位于普通教育水准的学习教材,编者尽力将繁难庞杂的问题浅显化、生动化、具体化,那本书最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绝大部分没有专业研修而可以自学成才者的治病指南。类似成功的案例还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编写的《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和改革开放大裁军时代沈阳军区政治部研究室编写的《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因这三本书都极具实用性,被网友戏称为“三大神书”,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三本书则是“人类进步的电梯”。《文艺评论概要》也可以归入到这个序列之中,是可以快速帮助文艺评论者入门的实用之书。

第三,补苴罅漏与协商共识,细大不捐地呈现了参差多样的文艺评论种类,同时融合中西古今不同的文艺评论话语,使之形成了通约而可靠的范本。

不同类型的文艺之间的表现形式与美学技巧差异很大,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各自的受众和切入角度也有所不同。从评论的角度来说,文学、绘画、戏剧等具有较为先发成熟的话语,流派与理论积累相当深厚;杂技、曲艺等则起步较晚,评论话语基础薄弱;许多当代新兴文艺如网络短剧和游戏动漫的评论方法与理论,则尚处于草创阶段。如何将这些斑驳多彩的文艺评论方法与话语统合在一起,相当考验撰写者的宏观把控能力。《文艺评论概要》采取了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以人民性、历史意识与现实自觉为内在的核心,根据不同门类艺术的自身特点,由专业从业者执笔各门类的论说,兼顾了学理性与多样性。像杂技这种严格受限于时间、空间与人员的即时性舞台表演艺术,本身亦有魔术、马戏、滑稽、驯兽等各种亚形式,如何进入评论?撰写者并没有陷入到琐碎现象的沼泽之中,而是提纲挈领地将杂技评论分为针对表现形式、舞台构成和剧场综合研究的评论,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思路和方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弥补了此前文艺理论著作中此方面内容不足的缺陷。

更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文艺和新媒介艺术的评论。民间文艺由来已久,但直到“新文化运动”以来,才于“眼光向下的革命”中获得其在知识体系中的合法性,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通过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提升了文化地位和权重,尤其是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成为了“人民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民间文艺的复杂文类、集体创作、传播中的变异、以及同日常生活和神圣仪式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具备一般文艺的明确作者性、文本稳固性和审美自律性,而很难加以评论。该书则从门类创作、文化、审美、社会、伦理五个维度入手,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路径,实际上也为文字发明后所形成的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存量”添加了“增量”。

新媒介艺术则是一个“变量”。在广为接受的经典文艺理论中,文艺活动的要素往往被归结为四种:社会与时代背景、创作者、文艺作品和接受者,却忽略了一个关键性要素,即媒介。媒介既是文艺作品的载体,也是传播的渠道和平台,不同的媒介不仅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形式、技巧、风格,甚至作用于审美心理、美学观念和文化样态。口传展演、文字书写、大众传媒、网络互联的电子文艺,表现出相互渗透又相互区别的特质。我们已经进入到新媒介时代,无法在既定的文艺观念中抱残守缺,数字装置艺术、数字文学、电子游戏、网络动漫和音乐等带来了文艺的“变量”,且依然在发展变化之中,这给文艺评论同样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文艺评论概要》在整饬总结文艺评论存量、增量之外,同时关注到新媒介艺术“流动的形式”、“动态化”和“进行时”的状态,让文艺评论本身也从“名词”转化为“动词”。在处理上述现象、文体与话语时,该书遵循了一种“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于历史发展中着眼嬗变的现实,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文化自觉。

总体而言,《文艺评论概要》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通识性读本,结构完整、体大思精,夯实了知识的基础,建构了认知的范型,示范了具体的写作,知识性与思想性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了面向普通公众的公共知识传递与公共价值确立的目标。尽管未必臻于尽善尽美,但是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就像文艺活动在因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中不断前行一样,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研修和实际运用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修订、打磨和完善。

*为方便电子阅读,已略去原文注释,如需完整版本,请查阅纸刊。

*如需购买请用手机点击进入微信篇目,通过篇末小程序链接进行购买。


作者:刘大先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8期(总第107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刘大先 | 为文艺评论添加“增量”与“变量”(“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8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