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其他>正文

钩深致远 卓然一家——仲呈祥《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的学理启示(陈亭伊)

2025-02-2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陈亭伊 收藏

【内容摘要】 《艺坛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以下简称《艺坛追光》)是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自1980年至2024年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文艺理论评论集。《艺坛追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文艺评论的首把标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领导的文艺政策不动摇,考察中国四十余年间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和文艺创作的更迭与演进,生动呈现了作者在时代变迁背景下始终坚守的文艺评论的初心与使命,将历史经验与时代文艺现象深度融合,提出了“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 ”的文化建设主张,为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关 键 词】 文艺批评标准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文艺理论品质

(图片来源:“作家出版社”微信公号)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来歌颂这一历史勋业,而对这些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品析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文艺评论家肩上。仲呈祥的《艺坛追光》就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近一百六十篇文艺评论文章集结成册向人民汇报,令人仿佛聆听了一曲情真意切的时代颂歌。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仲呈祥的《艺坛追光》集腋成裘,所选文章记录了从新时期中国文艺的“春天”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文艺实践所经历的风云变幻,无不透视出作者在这纷繁复杂的四十余年间对中国文艺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可以说,《艺坛追光》中对一些标志性文艺作品的精准剖析和学理预测,虽历经近半个世纪但仍不失真知灼见的灵蕴。其中一些原创性体悟以其学术理论价值正在学界受到普遍认同,足以给学术研究者以启示。

启示之一:文艺理论家应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通览《艺坛追光》,仲呈祥无不忠实地践行着这一天职。深入阅读不难发现,《艺坛追光》中无论是针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品评(如《坚守人类精神家园的“圣地”》《〈兵峰〉:树立精神高峰》《文艺要化人养心》《电影〈正骨〉:正人正心》《吸取“活水” 以文化人》等),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感悟(如《习近平文艺思想:时代的召唤 人民的需要》《为人民立传 为历史画像 为时代明德》等),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仲呈祥对党的文艺思想的理论呼应,同时彰显了他坚持人民性的审美旨趣和学理风格。

……


作者:陈亭伊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7期(总第106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2025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重点选题参考

2025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中国文艺评论》2025年第1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