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编写的《文艺评论概要》于2024年4月出版。该书对文艺评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理论基础、发展历程等作出论述,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中外文艺评论名篇佳构,解剖麻雀,金针度人,生动回答了文艺评论“是什么”“怎么写”等问题。全书紧贴现实、聚焦问题、结构宏大、新见迭出,特别是关于文艺评论的“跨性品格”、文艺评论与文艺史的关系、文艺评论的价值标准以及新媒介艺术评论等方面的论述,具有较强的学术原创性。作为一部凝聚学术共识、推进专业建设、引领行业繁荣的学术著作,《文艺评论概要》必将为新时代文艺评论继续前行提供重要借鉴。
【关 键 词】 《文艺评论概要》 艺术批评 学术书评
2024年4月,《文艺评论概要》出版。该书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编写,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评论家王一川教授牵头组建编写组,成员主要来自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汇聚了文艺各门类评论行业的实力派,历经三年,完成此书。通读全书,可以发现三个显著特点。
《文艺评论概要》书影
第一,以共识为牵引的基础性。诚如本书引言所说,“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文艺作品鉴赏之余产生了动笔撰写文艺评论文字的兴趣,而又苦于一时不得要领之时,在文艺评论基础知识汇集、方法介绍、初学门径引介等方面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协助和配合,就是必要的了”。文艺评论历史悠久,与人类文艺活动共生共荣。随着社会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审美需求的不断旺盛、传播媒介的日益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更高品位文艺欣赏和消费的同时,萌生出更多表达和交流个体文艺生活感受的愿望。文艺评论的受众和主体随之扩展,愈发成为渗入大众生活的文化活动。从风格样式而言,固然“评无定法”,但作为一项带有学术性的文化实践,文艺评论依然有其基本规则,应当遵循基本共识。《文艺评论概要》在这方面作出努力,阐释了文艺评论领域诸多基础性问题。
首先就是在“什么是文艺评论?”这个问题的阐释上,本书采取了至少四种维度。其一,哲学的维度。本书提出,“文艺评论作为对话与调适的言说方式,就是普遍概念与个人直觉的一种联系”。这一判断既把文艺评论置于创作与评论这对基本关系之中,充分考虑到创作以感性为主,而评论以理性为主,更把文艺评论放在生命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的哲学视野下进行考察,指出文艺评论作为感性与理性的桥梁,致力于通过关系性言说,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互促和矫正,达成人类生命存在的完整与圆满。作为二律背反的有效解决方式,文艺评论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本质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文艺评论与“评论家族”的其他成员如时政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体育评论等有着本质区别。
其二,历史的维度。本书设专章分中外扼要梳理了文艺评论的发展历程,同时,援引诸多文献,对“文艺”“评论”“文艺评论”“文艺批评”等概念作了词源学探究和修辞学考辨。比如,关于“文艺”和“艺术”的词语选择,本书指出,“这两个词语逐渐产生了一种微妙而重要的修辞性区分,这就是,当文艺被用来指称全部文学艺术时,艺术往往被赋予审美形式或美学特性等特定语义。但,在一般场合,文艺与艺术之间常常是含义完全相同的通用语”。尤为重要的是,书中对“文艺批评”和“文艺评论”这对“孪生概念”作了细致研究,发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统一使用的是批评和文艺批评,1963年4月9日周扬《在全国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则作了一个重要的替换性部署,把“文艺批评”替换为具有中性及温和色彩的“文艺评论”。“这种看似非正规的从文艺批评到文艺评论的词语转换,在当代中国文艺批评或文艺评论发展史上应当具有重要的修辞转折性意义。”而这种修辞性转折转变最重要的标志还在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正式讲话和工作部署。从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祝词开始,“文艺评论”在政策层面被广泛使用,“批评”则被视为内置于评论的功能之一。“文艺评论”这一概念的通行,“反映出一个事实:当前,国家鼓励文艺评论行业从业者放下心理包袱,心情舒畅地投入文艺现象的评价和论说活动中,为文艺繁荣做贡献”。
其三,行业的维度。与一般的文艺评论概论或教材不同,本书关于文艺评论概念的探讨十分深入,因为编写者不但把它看作学术话语,更看重其行业意义。书中提出,“文艺评论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行业制度的一部分,是具备艺术公共性的文化艺术行业领域,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跨性品格的开放与共生领域,其参与者可以是来自文联、作协、文化艺术产业、艺术媒体、文学学科、艺术学学科、美学学科等界别、行业、艺术门类或学科的专家,以及来自相关思想文化界、公共事务、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因此,文艺评论具有“跨性品格”。这一判断显然来自于对文艺评论行业的准确观察。对于这一品格的强调贯穿全书始终。比如,“文艺评论家”这一章把评论家的类型分为职业评论家、学院评论家、媒体评论家、艺术家评论家和大众评论家。在“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一章中,又对互联网影响下评论主体的变化作了介绍,指出“随着媒介赋权而出现的文艺评论主体的公众化,文艺评论的属性正在由学术论坛扩展到社会公众舆论场”,并认为二者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将长期并存、相互借鉴、相互促动、相得益彰。书中这些内容实际上从评论主体的角度对文艺评论的“跨性品格”作出了更详细的阐发。再如,全书在架构设计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下编为分论,包括文学评论、戏剧评论、电影评论、音乐评论、美术评论、曲艺评论、舞蹈评论、民间文艺评论、摄影评论、书法评论、杂技评论、电视艺术评论和新媒介艺术评论。其中,除了新媒介艺术评论之外,其他门类评论分别对应作为中国文联团体会员的全国文艺家协会,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
其四,未来的维度。本书在讨论文艺评论的含义属性等问题时,始终洋溢着建构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文艺评论的行业现状及其理论意涵作出提炼和分析,而且瞩目将来,勾勒出文艺评论内在的长远功效。书中指出,“文艺评论虽然是一个具备跨性品格的文化艺术行业,但实际上也可以起到串联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界、文化艺术传媒经济领域、文艺学科话语领域和公共政治话语领域等若干话语领域的作用,处在它们之间相互冲突、联系和对话的交融地带,从而实际上已经处在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建构的核心地带。而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又是更大的当代中国文化公共领域的一部分。文艺评论通过体现它们之间的交融态,进而可以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公共领域的独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多次对文艺评论提出明确要求,赋予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功能。这就进一步凸显了文艺评论的社会功能,要求其在文艺的供给侧和接受侧用心发力。《文艺评论概要》以学术的语言阐释了领袖的重要论断,寄托着文艺评论家的情怀和志趣。请读书中这一段落:“文艺评论家或许可以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耳墨斯,他作为太阳神与月亮神之子,在日夜交替之间进行着重要信息的传递,承担起众神使者的特定使命。只不过,对我们来说,这里的众神不再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灵,而是人民。”
第二,以现实为映照的理论性。文艺评论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引,否则就会成为散乱的观点或情绪发泄。同时,文艺评论又经常从历史特别是文艺史的坐标中寻求判断和阐释的基点。本书对此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尤其是文艺评论与文艺史方面的阐发,给人以很大启发。书中特别强调文艺评论应提出“洞见”,提出“优秀文艺评论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提问者,以其洞见批判成规;作为解答者,又以其洞见为文艺史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答案。一方面,文艺评论通过不断向文艺史发问,促使其反思僵化的思想成规;另一方面,文艺史也在向文艺评论发问,通过新出现的文艺现象促使文艺评论产生新的观念”。编写者认为,文艺评论的“洞见”能帮助突破教条主义对艺术的束缚,也能把文艺史中被成规遮蔽的东西显现出来。换言之,文艺评论的存在,可以促使艺术家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探寻更加广阔的艺术新境界,也就使文艺史保持了一种敞开的姿态,呈现出无尽的可能。同时,书中还提醒,要避免“洞见”变成偏见。这就意味着文艺评论的创见应当建立在其自身逻辑之上。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积淀共识的文艺史和萌生新知的文艺评论之间的辩证平衡。书中对文艺评论与文艺经典的论述进一步申发了这些思想。编写者认为,作为经典的确认者,文艺评论采取了三种方法:依据文艺作品与现有文艺经典的相似性、依据文艺作品对既有文艺体系的冲击与影响、依据文艺经典体系的外部价值。一个走向复兴的伟大民族总是会不断以文艺经典丰富文艺史的长卷,一个有追求的文艺评论从业者总会希望自己的评论能产生“史”的意义,能为经典的诞生作出一些贡献。对此,《文艺评论概要》中的这些精彩观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还对文艺评论的价值标准、逻辑等基础性问题作出了阐释。在论述价值问题时,编写者充分考虑到价值标准的时代性,对“文艺评论标准的古今演变”作了专门梳理,既概述了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标准包括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文质彬彬等,又介绍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视野中的文艺评论的价值和标准规范,更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评论标准要求作了阐发。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观察到互联网对文艺评论标准的冲击,专门提出了“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重构”这一重要课题,倡导以本土的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为基础,以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为参照,“建构一个既具有主导性,又具有包容性,还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同时,本书虽没有专设章节,但对与价值密切相关的文艺评论伦理问题作了分析。书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家已经很难用现有的从单一媒介叙事基础上形成的评论方法去解读和评价这些跨媒介叙事的文艺作品了”。不同媒介代表着人的不同感官效应和心理需求,也以不同特质形成了对文艺的不同规定性。比如,语言文字媒介和视听媒介的差异,提示文艺评论者不应采用小说《红楼梦》的标准去评价电视剧《红楼梦》。“小说阅读的效应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将人们带入情感和思想的深度,而影视剧观赏的效应则是通过视听将人们带入直观的审美体验之中。”事实上,如果把电视剧拍成了小说,也就丧失了艺术本体的内在要求。毫无疑问,对于艺术媒介特质的尊重,是文艺评论从业者应有的伦理素养。尤其是在跨媒介改编日益繁盛的今天,作为评论者固然应看到文学母体的重要地位,但更不应放弃对艺术本体的追寻,从对不同艺术媒介内涵的开掘中,完成对作品的全面评析。书中还对“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公共伦理建构”作了专门分析,提出在网络虚拟空间应倡导“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公共伦理观念,公众应自觉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民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合理对待非理性言行,“建立某种遵守公共伦理的理性与属于个性风格的非理性相互平衡的评论氛围”。
在论述文艺评论的“一般逻辑”时,编写者提出文艺评论作为感性与理性的对话方式,主要通过描述、阐释和评价三种途径实现。实际上,这也构成了评论的基本逻辑,也就是书中提出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三段论。回答“是什么”,要求文艺评论要作基于深度阅读的文本分析,“对评论家来说,不读文本无以言”。回答“为什么”,要求文艺评论要有源于特定学术资源的学理阐释,“就是从自己所占有的特定学术资源和话语空间中提取的思想观点,与评论对象之间的一种碰撞与契合”。回答“怎么办”,要求文艺评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作出价值评判。编写者专门指出,不了解文艺评论的人或对其怀有功利目的的文艺家,会简单地认为文艺评论就是判断作品好坏、现象对错的行为,甚至错误地将其看作“吹鼓手”或者“打手”,“这种认识不仅是对文艺评论的误解,甚至对其是一种侮辱和亵渎”。因为,文艺评论的价值判断本质上是复杂的辨析和阐释过程,作为一种价值延伸,文艺评论经常能发掘出隐藏在文艺作品和现象中的不为人知晓的意义并将之发扬光大。“在某种程度上讲,很多文艺作品的某些价值和意义是文艺评论赋予的。正因为如此,文艺评论也被视为文艺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对此,笔者深表认同,并想起多年前的一桩往事。当时,笔者陪同领导去看望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评论家袁毅平先生,在交谈中,袁老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缺少纪念碑式的作品?又自己给出答案:因为缺少纪念碑式的评论。袁老这一精辟论断和本书的观点恰好互相印证,也说明这样的看法具有共识意义。
第三,以专业为基础的行业性。《文艺评论概要》的下编按文艺门类分述不同专业的文艺评论,充分体现了其专业性和行业性。每个具体文艺门类的章节分为三个板块,即对象与特征、类型、写作及示例。由此,全书建立了一个树状结构的体系,展示出从文艺评论到具体文艺门类评论再到专业类型评论的多级区分。比如,文学评论之下又分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和报告文学评论等;音乐评论之下分为赏析式评论、分析式评论、思辨式评论等;美术评论分为新闻性美术评论、学术性美术评论、商业性美术评论;曲艺评论分为演员评论、表演评论、创作评论、艺术美学评论、文化评论等。或许有的读者会有疑问,在这个层级的评论类型划分上,全书为何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笔者却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明智的编撰策略。因为,在类型划分上,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理论上说,每一种文艺门类的评论都可以再作出多样化的类型细分。以上引文学、音乐、美术这三个门类的评论细分为例,文学评论同样可以分为赏析式、分析式、思辨式,也同样存在新闻性、学术性、商业性之别。考虑到本书下编每一章的编撰者都是深耕各自门类多年的学者评论家,他们对各门类评论的类型细分,应是充分考虑到了该门类评论在现实中最明显的类型区别。另外,下编13个章节关于类型划分的内容,也在整体上构成某种“互文”效果。读者可以举一反三,将不同文艺门类的类型细分互相参证,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艺评论类型版图。
下编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突出体现在各章编写者着力回答了不同文艺门类评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回应了读者的期待。以书法评论为例,编写者认为,书法评论有自身的特征:一是应注重揭示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欣赏书法作品,总是由形式的观看进入意味的体验,而深刻的书法评论就像一道光,照亮作品中那些值得注意的特征,从而引导观者的观看”。二是应注重揭示书家的艺术渊源。书法艺术的创变需要在对古代经典的阐释中实现。“新的书法风格的出现,有的是汲取并发扬经典作品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品质,有的是汲取多种经典作品的品质而熔为一炉。即便有些书家着意与某些经典作品保持距离甚或反其道而行之,也要从古代遗迹中寻找新的取法资源。只有看到他是以何种方式会通古人的,才能看到他是如何创变的。正因如此,揭示渊源成为揭示风格的前提。”再如杂技评论,编写者指出,杂技说到底是一门身体技艺,评论时应注意杂技表演不同于其他舞台艺术的美学特点,杂技带给观众的是“险、难、奇、谐”的审美体验,呈现的是舞台的整体美。又如戏剧评论,编写者直言戏剧评论不能写成文学评论。“戏剧评论的实质就是考察一部戏剧作品中各种艺术形式统一性的程度,分析它们是否统一到了‘在动作中塑造人物’这一最终的目的和方向。”戏剧是动作的艺术,戏剧创作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围绕“动作”来完成,戏剧评论应聚焦于戏剧动作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即便是剧本语言分析,也应关注其动作性特点。“这是戏剧评论的核心要义。”同时,戏剧艺术的最终实现方式是舞台演出,不能演出的剧作终究是不完整的戏剧作品。“这就要求戏剧评论无论针对哪个创作环节,都要遵从舞台逻辑,以是否适合舞台演出为重要的评判尺度。”关注当下中国文艺评论现状的人可能都会发现,一些所谓不同文艺门类的专业评论并没有切中艺术本体的关键内涵,只是把一些在哪里都适用的话用不同的文辞加以包装,再点缀几个不同门类的艺术名词而已。本书对不同门类文艺评论的专业界定和分析,有助于扭转这种风气,推动文艺评论沿着专业的轨道向纵深推进,从根本上为清朗学风行风文风的塑造奠定基础。
下编各章的示例是全书的亮点之一。这些案例来自于中外文艺评论史,编写者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文明互鉴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文艺评论中选择典型,解剖麻雀,金针度人。比如,电影评论选取了钟惦棐先生的文章,揭示“钟式文风”的博大敏锐又常于老辣幽默的漫说中带出思考的高度。音乐评论以居其宏先生的《论音乐批评的自我意识》为例,观察一个音乐评论家如何通过与社会现实的深入互动和学术观照来推动音乐评论视野的发展,并完成自身理论的更新与蜕变。舞蹈评论选择了戴爱莲20世纪50年代对苏联舞者乌兰诺娃的舞评,认为“该文提醒我们,不要光顾着写自己的主体感受或理论阐释,全然忽略具体的演出信息,读者需要知道文章写的是独舞、双人舞,还是几十人的民族舞剧,以及是谁在跳何种角色?所以需要在文中适当位置写出舞团的名字、编舞、作曲、舞者或设计师的名字以及演出地点等”。民间文艺评论选择冯梦龙对民间文艺重大价值的阐发,鲁迅先生等对民间文艺内蕴民众知识的开掘,钟敬文对民间文艺的文化与审美评价,展示了从传统到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民间文艺评论领域的接续耕耘。摄影评论选择了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对“决定性瞬间”这一概念的提炼总结,说明摄影评论如何从美学高度提升摄影的艺术性和研究性。尤为值得肯定的是,新媒介艺术评论跳出了当下惯用的“网络文艺”这一内涵不够清晰的概念,在“新媒介艺术”的范畴内介绍了数字装置艺术评论、数字文学评论、电子游戏评论等,并举例说明评论家对新媒介艺术开展评论时的理论资源、运思逻辑和言说方式等。这部分内容不仅介绍了作为案例的文艺评论的写作背景和主要观点,而且指出了其示范意义何在,从而用“以案说法”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全书对于文艺评论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同时,这部分内容又和书中关于中外文艺评论史的梳理点线交错、互为补充,使全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更为丰满。
新时代以来,我国文艺评论事业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赓续文脉,吸收借鉴,蹄疾步稳,欣欣向荣。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之际问世的《文艺评论概要》,折射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发展历程与成就。这是一部凝聚学术共识之作、一部引领行业繁荣之作、一部推进专业建设之作,必将为我国文艺评论继续前行提供重要借鉴。
*为方便电子阅读,已略去原文注释,如需完整版本,请查阅纸刊。
*如需购买请用手机点击进入微信篇目,通过篇末小程序链接进行购买。
作者:胡一峰 单位: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8期(总第107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