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其他>正文

新媒介、新幻想与新现实(许苗苗)

2024-05-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许苗苗 收藏

【编者按】“现实主义”历来备受关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现实是质料被赋予形式的过程;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所直接形成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现实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强调用典型人物展现社会实存的本质。当下,随着虚拟现实的出现,现实所赖以存在的质料是否仍是必需?我们又该如何界定现实主义?本刊以“现实的越界和现实主义的出圈”为主题,约请多位专家学者,或立足理论原点,从虚拟性与实在性、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探讨何为“真”的问题;或置身文艺现场,从虚拟现实的技术本质、文艺与网络社会“新现实”、网络文学与新媒介现实主义等角度,体察文艺新变,以期引发更多思考。

新媒介、新幻想与新现实

【内容摘要】 现实主义是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调整的概念,其在新媒介文艺中展现出诸多新质,网络文学为探讨新媒介现实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互联网上出现过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存在将印刷文学理念生硬搬上网的移植现实主义作品,为获得政策扶植或奖项等进行题材定制的功利现实主义作品。当前网络文学中,即便是描写现实生活也多借幻想手段,这并非现实主义已经过时,而是传奇和幻想在网络上具备更强的媒介适应性。其实,网络文学并未偏离现实。跨界融合的新类型、差异运用的新手段、即时反馈的新经验,反映了网络时代更深层的现实。幻想和现实的斗争与融合,促使网络文学在曲径中探索表达的通途,新媒介文艺领域频繁涌现的内在矛盾推进了现实主义的持续变革和不断拓展。

【关 键 词】 新媒介 网络文学 现实主义 新媒介现实主义

“霸总”出海、萌宝微短剧刷屏、“科目三”风靡全球……新鲜又兴盛的网络文艺丰富了人们的娱乐选择,也为文艺研究带来层出不穷的新话题。作为近年理论热点之一,“新媒介现实主义”不仅关系到文艺分析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也牵涉到文艺产业中多方利益的满足、文化管理的适度和有效性等。所谓“新媒介现实主义”,主要是指因新媒介而具备新特质的现实主义,它反映当前与媒介深度结合的新生活方式,借助新的写作手法表现。黄鸣奋、周志强、黎杨全以及笔者等曾撰文从科幻电影、网游、网文等不同角度入手,以“游戏现实主义”“新媒介时代的现实主义”等提法进行讨论,本文综合考虑后,使用“新媒介现实主义”一词。

现实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内在的矛盾是其持续变革的动力。新媒介时代,现实主义的边界再度面临挑战,但其描写现实生活、总结现实经验、揭示现实规律的基本品格并未动摇。新媒介群体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和生存状况,在艺术性的多向探索中拓展了现实主义的边界。

一、现实主义及其边界

有关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讨论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对绘画和雕塑肖似自然的推崇。而当前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则可从19世纪法国算起,它是曾与“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混杂,并相对于“浪漫主义”的“既排斥又包容的理论”。根据韦勒克的说法,它排斥幻想、排斥寓意与象征,同时也包容了性与濒死之类的以往文艺作品无法容纳的题材。可见,从艺术模仿自然到典型人物书写,现实主义“是一个可以不断调整的概念,一种支配着某一特定时代的多种艺术规范的体系”,其边界持续变动,内部也日益扩容。

我们当前讨论的作为文学研究概念的现实主义,可以被看作19世纪到来之前科学理性和印刷技术结合的产物。印刷文化推进学科专业化加剧,使得文艺理论术语日益走上细致深入分析的道路,也要求后来被称为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与当时的伟大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手法保持一致,如情节发生在作者生活的时代、人物有随处可见的熟悉感、情感和行动由角色带动,而作者本人只能隐藏起来等。这类作品兴起时,现实被看作是一个“没有奇迹、没有先验存在的世界”,“通过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作家同他的读者们协调一致”。而当时的现实主义中“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就是理性祛魅的。因此,前现代神话里那个面貌多变、脾气暴躁的人格化世界,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被科学理性和机械化接管。唯一、确定和可证伪性成为现代人科学的“共同视角”,它们提升了对客观物质的信任,造就文学对外在于个体的普遍人物和抽象规律的追求。现实主义致力于塑造典型,为群体代言,为熟悉的陌生人做文章。

当然,艺术家总是率先捕捉最前端的变异,巴尔扎克们离开尚不到一个世纪,现代性的诸种问题已经在新的社会中充分暴露。面对卡夫卡、毕加索等越来越多不符合“伟大的现实主义标准”的作品时,人们难免疑问:“该怎么办呢?应该排斥于现实主义及艺术之外吗?还是相反,应该开放和扩大现实主义的定义,根据这些当代特有的作品,赋予现实主义以新的尺度,从而使我们能够把这一切新的贡献同过去的遗产融为一体?”对此,法国理论家加洛蒂区分了哲学和美学对所谓现实的要求,认为现实主义者“不是模仿现实的形象,而是模仿它的能动性,不是提供事物、事件、人物的仿制品或复制品,而是参加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的行动,发现它的内在节奏”。在《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加洛蒂有力地拓展了现实主义的向度,使之所涵盖的对象“从感受的世界走向构想的世界”。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随之转变,每个时代酝酿自己的文学,生成并完善独特的理论。当工业运作原理尽收眼底时,人们痴迷于对物理的复刻;而在后现代、后工业社会,人们依靠理解和类比把握全球化的规律。到了21世纪,规模恢弘的实体大工业、异化和全球分散的后工业社会,转向更具颠覆性的网络社会。

网络时代的社会发展被想象和协同统领,当“虚拟社会”产生真实后果,实体经验被媒介经验替代时,普通人的切入点却只是媒介的界面。这一时代由底层不可见的信息流、数字经济、互联网搭建,充斥着从沉默转向喧嚣的大众。时代的文学与艺术不再来自巴尔扎克、卡夫卡、普鲁斯特,而是源自被新媒体放大的无名者随机的嘈杂。巨匠之笔敌不过经由数据提炼的快感机制,印刷文化中借助细节和理性造就认同感的文学,再次让位于口语文化中的民间想象和传奇故事。怪异和荒诞不经成为人人参与的网络文艺博取流量的窍门,而其中发展年份最长、积累经验最典型的,即以通俗小说为代表的网络文学。

二、移植与功利的曲径

作为拥有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的媒介,互联网文学理应拥有更丰富的面貌,中国网络文学中不缺乏现实主义作品,但也出现了一些将印刷文学理念生硬搬上网的移植现实主义作品,为获得政策扶植或奖项等进行题材定制的功利现实主义作品。如何看待和评价现实主义纷繁异质的面貌,是当前文艺理论在新媒介时代遇到的新问题。

在网络文学自发上网、免费阅读的年代,现实主义作品在网上不仅不少见,而且还是表现亮眼的一类。尚爱兰的《性感时代的小饭馆》、宁肯的《蒙面之城》、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在当时的文学青年眼中,网络是练笔的赛场,真正的奖台在纸上,只有期刊才能赋予文学以合法性。这些在印刷文化中成长的作者,即便身在网络也自然维护书刊权威,力图将以鲁迅、契诃夫为参照的现实主义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网络上。

为什么是“移植”而非“继承”?因为在当时的媒介环境中,人们将稿纸和屏幕看作文学的两个界面,早期作者秉持的是源自印刷文学的观念,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当时的论坛还是如今的网站都没有扎根,说到底只是短暂移植上网。但这并不是由于时代变了或现实主义已经过时。现实主义写作在期刊和书籍中依旧动力强劲、精品频出。这也并非由于现实主义缺乏市场接受度,受众只为幻想买单。《双面胶》《裸婚》等都以作品自身的网络人气和现实针对性,赢得出版和影视改编的双丰收;与之相对,幻想作品《悟空传》《鬼吹灯》等反而在出书、改编时历经波折。可见,现实主义并非不容于市场,神奇幻想也曾有过困窘的开局。

如今网络文学以幻想为主,现实文学回归书刊的局面,主要源于不同文学的媒介适应性。人们倾向于将深度阅读、沉心体验与纸媒绑定。源自书刊的传统现实主义需要慢节奏的沉浸和反思,是客观世界进入个人智识后获得的再认识。这种偏于抽象的陌生化转换,对接收者心态和氛围有相当的要求,其形成和反射需要教育的训练、相对封闭的环境,也对大脑构成一定挑战,并不适合开放互联的网络。同一颗种子发芽后南橘北枳,同一篇文字在纸上和网上也会面貌迥异。源自印刷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品也许更适合书本,移植到网上则可能枯萎衰败。在书刊中,现实主义文学追求以熟悉的日常呈现普遍性意义,而网络则凸显差异的私人情感取向。电脑“收藏夹”里储藏着纯个人的小趣味,它不同于展示性的“书架”,只是一种不与人分享的娱乐性浅阅读。网络文化具备类口语性质,将虚构与非虚构、故事与告知截然分开,越是超现实越吸引注意力,因此,各显神通的幻想具备更强的网络适应性。而对网站来说,通俗的幻想小说既填补市场空白,又适配媒介平台,是一种适于经营的文化产品。

当然,我国网络文学的主流面貌不仅源于媒介适应性和网站经营主体的选择,也离不开文化制度的引导和塑形。2018年《热风学术(网刊)》“看不见的网络文学”专题就从多角度讨论文化权力对网络文学的塑形;而《网络文学:再次面向现实》则针对性地分析我国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衰落与复归。简单来说,自“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在北戴河召开之后,网络文学领域明确了题材引导侧重,引发了现实题材网文创作热潮。由于概念界定模糊,一些网站和作者采取笼统的“现实主义题材网络文学”提法,甚至出现专为迎合主题创作而定制的“报奖文”。这类作品的诞生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它们虽然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却在推优扶植和高规格荣誉的加持下,呈现出一种奖项驱动、主题写作、目的明确的“功利现实主义”。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由商业实体经营,信奉利益最大化原则,既然能为付费者定制,自然也可以服务官方宣传。不可否认,这类作品有其价值,它们的确打破了网络文学商业主导、幻想霸屏的单一态势;但缺陷也十分明显,由于网络作者多是长期在虚拟世界讲故事的年轻人,欠缺真正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笔下的现实普遍缺乏根基、流于浮夸。在其“现实”作品中,角色虽不穿越却并非不“开挂”,扶贫干部变魔术,让积弱山村焕新颜;支教学生被点化,顽劣儿童变神童……类似情节以爽文的快感覆盖艰辛的努力,致敬的口号流露着生活经验的苍白,从本质上挑战着现实主义冷静、客观、反映社会矛盾的内在精神。

然而,如果说符合期刊标准是“移植”,顺应宣传需求是“功利”,那么是不是新媒介与现实主义文学不兼容?并非如此,文学本无固定方向,“移植”与“功利”虽为曲径,但只有多向延伸才能探索新的空间。2000年,陆幼青在“榕树下”网站发布《死亡日记》,记录自己癌症晚期的“倒计时”。它一方面是纪实性的,尽量客观记录检查、化疗、疼痛的每一次细节;另一方面又并非冷冰冰的日志,在节制的文字背后是第一人称亲历视角、抽象感悟与具象病痛的交替,是对生命尊严的竭力维护和绝望的不可抑制。这是我国读者第一次在公开媒体上同步、近距离地阅读死亡,私密的个人体验扩充了现实主义题材。十余年后,小说《繁花》发表于《收获》并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化奖”等诸多与网络无关的高规格(纸媒)奖项,同时也入选中国作协评选出的“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优秀作品”。这并非网络文学“碰瓷”,与那些竭力掩饰网络过往的作者不同,金宇澄坦然承认《繁花》的网络出身。这部沪语作品原是“弄堂网”发表的短篇随笔,在网友“催更”鼓励下连续创作,最终结集成长篇小说。在当时的书本里,方言小说几乎绝迹,广播电视更以普通话侵蚀方言的空间;正是网语以字注音、网友在线答疑等印刷媒体不具备的优势,才促成《繁花》的“盛开”。能够得到传统文学界和网络文学界的双方认可,正是由于这部作品体现了传统文学观念与新媒介特色的充分结合。可见,在独特的媒介环境触动下,即便写作者最初并无创新自觉,网络对新型和边缘话题的发掘以及持续的交流互动,也会让文本流露出有待发掘的新质。

金宇澄《繁花》

媒介性使网络文学面貌差异于以往,移植照搬纸媒的现实主义不会长久扎根网上;同样,键盘写作的常态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写作,各怀心思的写者为名、为利、为理想,迎合的功利性在所难免。然而,媒介特性与审美表现的契合、文学网站对读者兴趣的开发、文化制度对题材类型的调节等,在制衡与合作之下,切实起到了丰富网络文学面貌的积极作用,现实题材网络作品数量的增加为提高质量和优中选优提供了基础。虽然出现过移植现实主义、功利现实主义等问题,但网络文学探索的道路上也不乏既具备现实主义精神、又获新媒介助力的作品。

三、新媒介现实主义的通途

想象性与现实性交融、物理接触与概念理解衔接、媒介表征与三维实体趋同,是网络时代的新趋势。网络作者通过创造新类型、采用新手法、表达与时代同步的新经验,不断创作出具备独立性的新媒介现实主义文学。

大国文、行业文、学霸文等,是推优扶植现实题材利好措施之下催生的网络文学新类型,在其中,建功立业的上进心完全指向现实,但前进的细节和事件的展开却往往借由个人的幻想视角展开。在屡获现实题材网文大奖的《大国重工》中,主角从2020年回到1980年代,为“00后”读者提供了回望20世纪80年代、展开今昔对话的机会。故事里对祖国重工业发展史的复述不再是讲道理、灌输式教育,而是展现了个人与国家同步成长壮大中积累起来的自豪感。行业文往往建基于工作档案和真实事件,如《吾辈当关》中的职场新人亲历海关稽查走私的工作过程,全方位展示国门守卫者的平凡与伟大。网络作者将爱国敬业等抽象主题具象化,结合个人感受,以想象诠释时代主题,细化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层次。

齐橙《大国重工》

网络小说常用的“穿越”元素,成为新媒介叙事展开“本体型越界”,为设定情境提供多重路径的便利手段。“传统文学尽力弥合虚构穿越与现实的边界,网络小说却将穿越用作常规设定……让艺术的现实拓展经验的现实。”如在“学霸文”《天才基本法》中,大学即将毕业的主角穿越到中小学时期参加奥赛前夕,通过刷题修炼、考试过关,真正做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穿越成为一种新手法,它并非意在长生、回魂,而是指向现实世界再来一次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离奇的想象已经从杂糅神话、武侠,转为原创和社会现实的即时反馈,显现出强烈的现实关联。例如女频网络文学花样百出的类型多半是换个场景演绎当代人的梦想:古言文里才貌双全的禁欲系男主让积极主动、眼界高的现代女孩获得满足;种田文里自己当家的小日子,让受到过度呵护的独生女获得梦想生活;庶女文推崇小心周全的人际关系,嫡女文认同明确标准和个人资质,两类主角虚构的身份认同其实标志着个性、能力和职场关系。看起来充满欲望叙事与白日梦的网络文学,通过表现虚拟现实,将虚拟经验内化于生活本身,展示出与时代同步的新经验。

网络文学以幻想为鲜明特色,并将之贯穿于对现实生活的描摹、现实经验的总结和现实规律的揭示。实际上,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并非不容纳变动,就连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经典作家,也对何谓现实主义各有主张。“以现实主义的名义要求一部作品反映全部现实,描绘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表现其基本的运动和未来的前景,这是一种哲学的而不是美学的要求。”在网络文学中,“网络”代表一种源于新媒介的经验和趣味,它游弋于现实和虚拟之间亦真亦幻,它是个人情绪的外露,常常无所顾忌。但这些看似变形、幻想、失真的故事并非完全脱离现实,而是现实境遇的折射。它离不开新媒介的运用,与网络对人经验的塑成相关;它脱离物理环境,以基于共情的内在逻辑衔接媒介表征和现实经验。

在网络科技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从感受和效用出发,将虚拟与现实等同的认识,替代了工业时代可推导、可溯源的科学理性,成为新一代网民新的“共同视角”。正如我们所见,人工智能在再现和说明的准确性上比人更擅长,所以现实主义文艺中必须超越对可见现实、固有现实的再现。就像人们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关注的是点亮面孔的一点光,与其说它像不像,不如说它传达了情感的真实,人的取舍和领悟让画家的手胜过精密的光学仪器。同样,巴尔扎克和福楼拜之类的伟大作家对其时代准确诚实的再现,如今却需要用注释和说明来辅助理解。艾玛房间繁复的小柜子为何流行,高老头的支出如何递减,都已时过境迁。文学的读者不需要换算,他们关注的是伟大现实主义精神如何让典型形象穿越时间。因此,与可见的自然季候、机械工程相比,网络时代更需要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独有的想象,以及在想象的指引下开展合作,通过劳动与生产将预期变为现实的能力,这也是新媒介时代进一步接受想象作为现实一部分的原因。

网络文学中展现的是新媒介现实。由于网络应用的地区和代际差异,这种现实是一种在青年群体中更容易辨识的、基于媒介生活的群体现实。网民屏幕上的文本、独白和自我展示面向的都是同一类媒介群体,在其中,人为取舍、情感和价值判断与科学规律等同,“为爱发电”“用魔法打败魔法”也作用于现实。就像传播学者凯瑞所指出的,传统现实主义认为人发现了世界秩序,但实际上现实是由命名系统,或者说是由“创造这些系统的人创造的”。网络小说中逐渐发展出自身的“游戏逻辑”,即一种预先界定的写作和阅读之间的契约。它们的时代可能无从定位、回避联想,人们很难从中寻觅早先现实主义中直视当下、还原生活的那种真实。然而,这个预先约定、由规则而来的虚拟世界观却得到特定群体即网络受众的认同。正是网络媒介消费与生产同步、阅读与写作合一的特点,使网络小说从被动的阅读对象成为共同生产的过程。网民在玩耍与生产合一的“玩劳动”中命名并创造,让预期指向成果,将想象变成现实。随着网民小群体逐步成为社会文化主体,他们源于媒介经验的词汇、思维和命名方式,对媒介生活系统的定义和认识,也将突破表征和物理的边界,成为新的现实本身。

面对虚拟与现实等同融合的世界观,强大而多变的“现实主义”随之包容拓展。我国文艺理论界已有诸多从网络文艺出发探讨新时代新媒介现实主义的论述。黄鸣奋的《意识、媒介与科幻:现实主义的多维考察》对现实主义一词分化、渗透和融合中产生的多种新范畴进行梳理,选取代表性的三个层面解释其丰富内涵的生成脉络;周志强试图“重新发现现实主义”,在《游戏现实主义:“第三时间”与多异性时刻》《游戏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游戏”——象征界真实、想象界真实与实在界真实》中,他重新阐释东浩纪,提出应对当下社会实在界的“游戏现实主义”。黎杨全从网络文学营造的“数字媒介带来的虚拟生存”入手,指出虚拟生存“并不是远离现实的存在,而是在日常生活内部起作用的数码化现实”。笔者则从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处理时空穿越时的手法和态度的差异展开分析,认为网络身份认同使人们不再预设虚实的根本分界,艺术的现实因而被等同于经验的现实。不同论者基本认同现实主义新变的根源在于新媒介及其对人类经验的塑成,而不同形式的新媒介文艺均可成为拓展现实主义的案例。

印刷文化强调理性唯一、可感可触可再现的现实;网络文学混杂东西、贯穿古今、融合人与非人,借助幻想映射出网络时代时空压缩、人机交互的现实。不同时代的生活各有侧重,对现实的认识也随之不同。新媒介再造人类感知和行为,借助网民群体“玩劳动”的新生产模式,在虚拟世界中开发出新媒介现实主义的通途。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艺中的‘玩劳动’研究”(项目批准号:22BZW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许苗苗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总第103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许苗苗 | 新媒介、新幻想与新现实(“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