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其他>正文

熊秉明艺术探索的中西镜像及其边界超越(赵斌)

2024-03-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赵斌 收藏

【内容摘要】 旅法艺术理论家、艺术家熊秉明经历了从中国到西方,再从西方返回中国的跨文化;从哲学到艺术,再从艺术延伸至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还有博涉雕塑、书法、诗歌等多种艺术的跨门类,从而使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体验与理论思考熔铸一体。他的艺术探索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个性——异学互鉴,也就是中西两种异质性学术文化之间发生相互借鉴从而产生新的艺术思想的情形,其中包含五个环节:异学互望、异学互激、异学互惠、异学更生、异学新境。此外,熊秉明的典型意义还在于,他是20世纪艺术界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通会人格化身,并致力于构建理论与实践之间互通反哺的双向路径。熊秉明跨文化的艺术经验与面向实践的理论构想对于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文化复兴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熊秉明 跨文化 跨学科 跨门类 异学互鉴

熊秉明在绝笔中写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他所期待的人生境界可以从他对庄子的解释中找到回答,庄子“要讲的是不同的大小的生物各按其不同的生命局限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也就在不同的活动方式中获得其满足,即他所谓‘逍遥’”。也就是说,熊秉明超越边界的艺术试验是他找到的一种适合自身的生命状态,也是对自由自在“逍遥”之境的憧憬和向往。近年来,跨文化、跨学科、跨门类的研究思路已然成为艺术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当此之际,回看熊秉明的艺术经验,无疑具有必要性。值得思考的是,熊秉明如何看待中西之别、学科之别与门类之别?他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沟通其中、超越边界?在移动互联时代,中西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更加紧密,何为对待西方艺术的可行之道?从熊秉明的艺术思想谈起,可以把上述问题集中于一个具体的案例,并尝试提出一些新的观察点,借此展望中国现代文艺在超越边界过程中释放出的生命力与新契机。

一、从互看到互鉴:异学的碰撞

在中西比较的热潮下,熊秉明也被问到过中西方主要区别的问题,他的答案是:“在创造文化的源头上,我们便采取综合的方法,眼光集中在人文的问题上。而西方采取分析的方法,眼光集中在物质自然的问题上。”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密切,文化差异已不是固定的某一点,例如西方艺术重写实和求真,中国艺术重写意和抒情,但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出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观念主义等流派,中国现代艺术在写实方面也成果卓著,因此,对于中西方艺术的差异,应持有一种历史的、动态的眼光,关注其接触、判断、拿来、消化、改造这一系列变化的双边过程及其形态,而熊秉明的生命历程正是这一改变的见证者与实践者。

回顾熊秉明跨文化的艺术生命之旅,他自言是一粒中国文化的种子,落在了西方的土地上。他受到西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最终结出了跨文化的果实。熊秉明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个性——异学互鉴,也就是中西两种异质性学术文化之间发生相互借鉴从而产生新的艺术思想的情形。其中包含五个环节:异学互望(两种异质性学术因文化传统不同而产生相互吸引)、异学互激(两种异质性学术由于差异而发生相互激荡)、异学互惠(两种异质性学术产生相互惠助效应)、异学更生(在两种异质性学术互激和互惠中产生出新质)、异学新境(在两种异质性学术互激和互惠中产生的新质助力开辟出中国艺术的新境)。在此,本文重新反思熊秉明从“一粒种子”到“跨文化果实”的生命历程,以总结他对当代跨文化艺术思想研究的启示。

……


作者:赵斌 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期(总第100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