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高等书法教育应重视培育“文心”

2017-04-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朱以撒 收藏

  内容摘要:当下,高校的书法教育缺乏对文心的培育及对文学的重视,一个学艺者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少文、无文总是难以近雅。高校书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时间和精力耗费最多的仍然是在技法上,而倾向于读书、撰写的则少,以至于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留下多少大学书法教育的痕迹,对于阅读、撰文的自觉更是严重欠缺。如何使文学素养更多地去滋养学生,使之丰富、润泽、雍容、雅致,而不是成为在技法上单一的受教育者,值得认真思考。

  关 键 词:书法教育 文学 艺术

  一、高校书法教育中的普遍问题

  高等院校中的书法教育不是专为培养书法家设置的,就如同文学院不是培养作家的摇篮一样,作家未必要读文学院。书法学院或书法系中的书法专业主要是培养通晓书法学理的人才。通常从书法艺术的研究范畴来讲,书法的书体、表现技法就会细分为多种,书史的分类则更为精微,条分缕析,美学渗透涵盖又非常全面,以至于对书法的研究无始无终,甚至复杂神秘。但是,观察高等书法教育下的大学生,时日、精神耗费最多的仍然是在技法上,他们热衷于临摹、探讨技法,喜与社会时尚风气交接,效仿时风表现手法,而倾向于文学修养培养的则少,以至于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留下多少大学书法教育的痕迹,身心不因此而得到滋养富足,只是善于“写字”而已。长此以往,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与民间的书法培训班就相差无几了,只是培养会写字的人而已,而对于阅读的自觉、撰文的自觉,在与文相关的方面,都是严重欠缺的、荒疏的。

  和古代书法文人相比,高校的书法教育缺乏文心的培育,缺乏对于文学的重视。文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古代学子都十分重视。文学的基础具备了,对书法理论文本的阅读、个人撰写能力的形成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倘若无文学基础,在阅读中就会产生障碍,难以有识见,而撰写也就不知从何起始。大学的书法专业通常设在美术学院,与文学相距甚远,甚至于美院的导师都缺乏阅读文本的热情,对学生亦无阅读、撰写的要求,由此惰性滋长。对文学兴趣的培养削弱了,对教师、学生都是一种缺乏,故使从艺者单调干瘪起来。文和艺在不少人看来是分家的,学艺偏嗜于技,认为把握技法进行创作即可获得成就,至于文则无所谓。这种见解和社会上单一地从技法来取决一个人艺术水准的高下是一样的,即着重工匠之技,其余都下其一筹。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学生在技法的掌握上日臻熟练、善于创作,但思路也越发狭隘,远离于文,以至不具备文的能力。

  二、如何提升文学素养

  一个学艺者少文、无文,总是难以近雅,该如何传递更多的文学素养给学生,使之丰富、润泽、雍容、雅致,而不是使学生成为单一技法的受教育者呢。有哪些文学课程应该成为书法教育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在学期间持续不辍的课程,而非简单、简短地带过呢?

  1. 古代文字课程。文字是发展的,发展到当代,变化何其大,从事书法创作的人都能感受得到。文字又是文学的基础,文学则是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书法创作中首先的要求在于正确使用文字,这是一个很朴素的要求。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培养一个人对文字敏感的辨识能力和具体的运用能力。这个学习过程是对文字发展历史的追溯过程,同时也可培养起学书者对文字的敬畏之情,故不可轻慢,更不可无视文字之作用。当下,人们在书法创作中出现的文字舛误总是有增无减,甚至明明知道内心也无所愧疚,以为掌握了过人的技法,艺术水准高了有些许错字亦属正常,着实令人痛惜。所以,当今的大学书法教育应重视对于文字的热爱、珍视,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培养警觉感、敏锐感,以不写错字为常态,以写错字为愧为耻。当然,对文字的磨砺、亲和是长期的,因为书法成就的取得是长期的,撰写文章的成果也是长期的,我们感受每一字的温度、力度、差异性也是在不绝如缕润物无声中慢慢提升的。若一字之书写、音、义、形俱显,不混同于其他字,那么,我们写错的概率理应越来越小,以至于无。如果说书写水平的高下体现了手上的能力,那么书写文字的正误却可以说明其内在素质的高低,对于一个字能否写好,我们的识见、感觉、感情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在起作用。

  2. 古典文学课程。古代书写者过于今人之处就在于其本质是文人,无论是重文甚于重艺,都是在文学的滋养下长成的。书法艺术作为人精神世界里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感知和体验其微妙、复杂以及说不清的东方神秘,不是仅从探求技法上去获得的,仅探求技法会使人成为工匠,绠短难以汲深,烛微难以映远,总是难以从单一中求弘大。而文学恰恰能够给予人充实和延伸的想象空间。古代学者都是与文学紧密相接的,譬如黄庭坚,于幼年起即纵览六艺、老庄、内典和小说杂书,同时诗文的撰写也与阅读同步。如今,那些过去的文学成了古典,语言表现方式、修辞序列、音韵规则大有不同,由此给我们产生一定的隔离感,读之不易,运用更为不易。在书法教育中,现成的、取巧的作法固然会节省许多学习的时间,譬如读翻译好的白话文,以为意思不会相差太多,若以此态度阅读,也就难以体验古典文学的内蕴之美。再具备信、达、雅的白话文也不能替代文言文,它们是不同的表现系统,在方法、方式、韵味、情调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若不阅读文言文也就谈不上对其文法、文理的爬梳,更谈不上对文章的咀嚼、玩味,也就永远进不了其内部。我们对古代书论的阅读理应倚重我们对古典文学的能力,其中就含纳了对古代汉语、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两个部分的长期训练。乐于在古典文学上提高阅读能力的人,对古典书论自然也充满探索之意。那种走过场的古典文学课,属于皮毛之教,并不能支持古典书论的深度阅读。

  3. 写作课程。写作对于学生的书法教育是必须的。每一个人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都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有条理、善布局、懂章法是创作时对文学审美立场的考验。一个没有经过书论撰写训练的学生,可能在日常应用文的撰写上有所能力,但在专业论文上,则难以把握。尽管当下科技昌明、资料征引便捷,却往往堵塞了学生自身撰写能力的培养途径,往往引而无当,拼凑、抄袭每每有之。写作课程的开展至少保证了文字表现上的秩序,而非杂乱无章、荒腔走板。写作技法与书法临摹、创作一样,都是必须传授、学习的,是遵循写作法则而建立起来的,不可能信手拈来即可成之。倘无写作课程的跟进,论文的撰写就往往落空,也使学生对于书法诸多现象的感受、认识无法通过文字形成论文予以表现——心有所想而无从抒发,成了书法界常见的现象。写作课程除了讲授撰写技法,授课老师还应以现场评析来展开,对学生论文中出现的论点、论据、论述方法及问题意识诸多不足进行评析,逐渐建立撰写框架和方法。不断命题、不断撰写、不断讲评,渐渐形成一种撰写的自觉和习惯。这么做可以培养学生不畏惧撰写,在撰写上勤勉,把撰写形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以此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为当代书论提供个人的识见。书论写作课程开拓了技法教学的另一条路径,使学生能以个人的技法实践经验,和理论紧密结合,成为书、论兼能的专业人才。

  三、如何塑造艺术心境

  文学课程在书法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所起的作用也不可能像技法传授那般显效。但是在大学教育中有比较完备的系统,成熟的文学教育师资、经验,通过反复的训练、讲评,对于一位书法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文人情怀的提升,都比其他课程有更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浸润、陶冶、丰富、充实,文学课程无疑是首选。

  1. 文心的滋养。一个学生若只掌握了创作的技法,犹如工匠掌握了做工的要领,可以施工并达到要求。但他的内心是枯瘦的、干瘪的,甚至是风干的,只是一个匠,与文人无干,因为没有文心。许多学生言说书法,只是言说技法,譬如技法的新和旧及差别等,对于运用什么技法能获得功利,他们甚至比教师还清楚,因此学生在高校接受书法教育,内心多急躁、焦灼,缺乏耐心、细心,难以达到静、净。如果以古典文学来浸润、滋养,使人逐渐接受缓慢的、安和的、渐进的发展过程,情怀就会得到婉转、从容。而一个人除了思想,还要具备各自的情调,使一个人丰富饱满,有动人形象。相比较而言,思想是智性的,情调则是感性的。情调甚至更为人关注,它展示了一个人融入社会、人群时的风采、气质、器量,甚至细微到眉目神情,按管调弦。这方面可以以魏晋间人之风度来说明,如在文学里展示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不因时日消逝而模糊。同时,古典文学是以其个性来令后人难以忘怀的。如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文学个性使后人记取的。而思想、情调、个性之美,最终都是通过修辞之美来实现的。何为修辞?即人对语言文字进行的修饰整理,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手法、格局,使语言文字的表达更为准确、生动、鲜明、优美。古人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同样是这么多文字,修辞能力不足者,就难以形成清畅不梗之文,表达不了自己的思想,更无从与人商榷、论辩。因此,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修辞能力的培养、运用必须成为自觉,使自己成为一个修辞爱好者。文心是在不断地接受文学滋养中丰富的,古典文学教育的作用在于使每一个接受书法教育的大学生,具备人文情怀、人文形象、人文气质。

  2. 文思的培养。大学生对于书法的思路大多在技法上,技之思这条路尤其通畅,倾向性非常明显,相比之下,文思就明显枯竭和停滞。所以文思就需要我们去疏通、导流、开拓,使之四通八达。除了阅读古典文学,领略其运思路径、门道,同时培养文思的敏捷,不在兹念兹,而是联想、相像、拓展。一个人学习书法艺术,是因为艺术能够达到超越的目的,使现实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得到破解。文思的打开,可以使人触摸到自由和无限,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自我超越。在对古典文学持续地阅读之后,个人体验由粗而细,文思由泛而专,对某一种文风有所倾向、追随,逐渐确定一个方向。思路是逐渐形成的,构成一种顺势而进的状态,久而久之,对于自身的书法创作则会养成善于思辨,形成个人关注的审美方向、路径,有个人的审美敏感区域,以此便可更为集中地探寻书法世界中的缘由、意义。

  3. 文采的生发。从当下在校书法专业学生的文笔来分析,文采是缺乏的。由于没有文学方面的训练,同时也不重视其作用,大多认为即便从事理论研究,文采而非必须具备。就文采而言陆游曾认为:“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前,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爝火不能为日月之明,瓦釜不能为金石之声,潢汙不能为江海之涛澜,犬羊不能为虎豹之炳蔚。”[1]一个人平素不以文为需要,笔下作品必然多枯索干涩无味,面目僵硬丑陋。若具文采则可以此化之,使之柔软、滋润,不止于说理抛筋露骨、形影相吊。由于缺乏写作训练,对文字的成分、温度、色调、力度全无理解,写作库存的词汇量又太少,在写作哪怕是一篇小论文,也不能得心应手。诸如有些文章引用网络上的材料甚多,而出于己者少之又少,因为无话可说或不知如何说圆满。文采是需要生发繁衍的,如花之蕾,初始微小,笔下全无动人处,甚至于东拼西凑杂碎之物。而后不断吸收累积,不断舒展,终于如蕾绽放。有人认为书论的撰文不必有文采,说理即可。这种认识也是书法论文越来越艰涩而读者不喜阅读的原因之一。有的撰写者甚至于论文中填充了大量的数据、表格——这虽然是一种论述方法,但离文还是太远了。我们强调论文中的文采并非把它写成一篇散文、一首诗,而是借助文采使论述更加丰富、有情调,能够延宕人们阅读的时间,因为文采可以使人更舒缓一些。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文采的积累拓宽自己的表现领域,在有感受时,也可以涉及艺术随笔、书法散文、书法史论、书法赏评这一类比较轻松的写作。可以说一个学生在逐步具备了文采之后,他的书写面就会大大地拓宽,书写的随意性也大了起来,有所感触即可为文,不仅表达严密冷峻的思想,也表达幽微朦胧的情感。所谓文人书法家,文采随身,即时表达。

  4. 文气的培养。为书为文皆由气贯之。气可以视为人内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以贯之的。起始弱,而后强,继而不绝。故古人在养气方面有相当多的论述。譬如韩愈认为:“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2]唐庚认为“文生于气,气熟而文和,此理之决然,无足怪者。”[3]方孝孺认为:“气者,文之帅也,道明则气昌,气昌则辞达。”[4]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个人的文气有强弱,同时也有“气惰”,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表现。一个人选择书法,也就是选择了最为自由的精神活动,春云浮空卷舒,明灭随所变化,可为自主自足。但精神是需要向前的、向上的,故学书者养气须去粗糙,去躁气、戾气、俗气,以达其气之正、之纯、之大。因此,对一个人来说,书法创作也罢、撰写论文也罢,气于胸中,宜于鼓,如弓之于括,力至引满,则可致远,反之,则如叶燮所说:“合抱之木,百尺干霄,纤叶微柯以万计,同时而发,无而丝毫异同,是气为之也。 断其根,则气尽而立萎”。[5]养气是对个人生命的探秘,同时也是对探索前贤精神生命的持守,故学书者需要追问精神生活的长度、深度,沉淀个人的审美感觉。与生俱来的个人感受、毅力、意志、耐性、悟性,固然能表现出一个学生先天具有的或高或低的私有财富,但更多的不具备长久的成为优秀人才的资质,只有通过长期潜伏式的陶冶、煦养、砥砺才具有可靠性,得以长久延续,故此,天下扰攘而气乃不挠败。

  一个学生在大学接受书法教育,能写一手好字,显示出的是专业学习的能力,而只有具有更广泛的书法艺术史、论、美学等方面的素养,才具有原创的力量,使精神生活不囿于技法而拓展新的审美空间,积极地以文学语言表达艺术见解,使之书、文俱能近于文人书家。

  这正是值得期待的教育之境。

  [1] [宋]陆游:《渭南文集》(卷13),见《四部丛刊景明活字本》,第73页。

  [2]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朱文公校本卷16),见《四部丛刊景元本》,第125页。

  [3] [宋]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27),见《四部丛刊三编景旧钞本》,第102页。

  [4] [明]方孝孺:《逊志斋文集》,见《四部丛刊景明本卷11》,第259页。

  [5] [清]叶燮:《原诗》(卷29内篇下)见《清康熙叶氏二叶草堂刻本》,第9页。

        *朱以撒: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吴江涛

2017年第4期 总第19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已获本文数字版权,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网站邮箱:wyplzg@126.com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秦金根:论复制活动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书法美的隐秘,藏在“距离”中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