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新时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三要素(周斌)

2018-06-0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周斌 收藏

  内容摘要:面向新时代,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努力提高艺术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出现更多精品佳作,既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娱乐需求,也进一步促进国产电视剧创作长足发展。为此,创作者应具有新视野,不断开拓题材领域;应具有新创意,在艺术上大胆进行创新探索;应努力塑造新形象,切实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由此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使作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 键 词:国产 军事题材电视剧 新视野 新创意 新形象

 

电视剧《伪装者》剧照

  众所周知,军事题材电视剧[1]历来是国产电视剧创作中数量较多、影响较大的类型样式,曾先后有不少优秀作品问世。仅新世纪以来,就相继涌现了《长征》《突出重围》《DA师》《亮剑》《士兵突击》《解放》《历史的天空》《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悬崖》《太行山上》《伪装者》《淬火成钢》《绝密543》《热血军旗》《风筝》等一批颇具影响的成功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而且也获得了多方面的好评,赢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它们既十分有效地提升了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艺术质量,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国产电视剧创作所取得的成绩。

  然而,面向新时代,电视剧创作也要有新作为。随着广大观众对国产电视剧艺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也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使其创作拍摄能出现新气象。为此,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就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努力提高艺术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出现更多精品佳作,既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娱乐需求,也进一步促进国产电视剧创作有长足发展。对此,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以新视野开拓作品的题材领域

  显然,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不能囿于一些传统题材领域,编导应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创作中要有新的艺术视野,既要把一些传统题材拍摄出新意来,也要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作品的剧情内容、思想内涵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凸显出新意;一方面由此表现出创作者对历史、社会和现实的一些新认识、新理解和新阐释,另一方面也力求能给广大观众以更多新的审美娱乐内容。

  首先,就古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而言,虽然多数古装剧的题材内容为宫廷争斗、武侠争霸、玄幻爱情等,但也曾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楚汉传奇》等一些成功的古代军事题材电视剧问世,它们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较生动地演绎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变革、军事斗争与社会发展,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且个性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使这些剧作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播映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事联盟》及其续集《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等电视剧(网络剧),则在这一领域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和拓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创作成绩。前两部剧作全方位地再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如何由弱转强,在群雄角逐争霸中如何灭掉其他诸侯国而最终建立起大秦帝国的历史过程,并较好地塑造了各类历史人物形象,使之生动饱满、各具性格特点。后两部剧作则以历史人物司马懿波澜起伏的一生经历及其家族的兴衰为情节主线,既生动地再现了魏、蜀、吴三国的争霸斗争,也成功地刻画了司马懿这一个性独特的典型形象,较深入地表现了其政治素养、军事才能及其人性的复杂性和性格的多面性。创作者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在剧作内容、艺术构思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能注重凸显新意,使广大观众从中获得了新的审美感受。显然,这样的艺术创新追求是应该倡导的。

  由于我国古代历史漫长、战乱频繁、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众多,所以古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艺术空间仍然很大,尚有许多新的题材领域可供创作者拓展;而在创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题材作为剧作内容,如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有创意的艺术虚构,不仅使剧作故事生动、内涵丰富、人物鲜明,让广大观众能获得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审美娱乐享受;而且能更好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乃是需要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继续探索和不断总结的课题。

《秋收起义》剧照

  其次,就现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而言,此类作品不仅创作数量较多,而且类型样式也较为丰富多样。其中既有一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作,如《长征》《太行山上》《秋收起义》《热血军旗》等;也有一些再现某些重要战役的剧作,如《长沙保卫战》《战长沙》《宜昌保卫战》等;还有一些着重描写革命领袖和开国元勋在战争年代生平经历的传记剧,如《毛泽东》《开国元勋朱德》《彭德怀元帅》等;此外,另有许多抗战剧、谍战剧等类型剧。

  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应以更加严谨的创作态度,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努力还原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大胆探求艺术创新。应该看到,随着一些历史档案的解密和中共党史、军史等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过去一些不太清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情况与真实面貌也日益清晰,这就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较多的新材料,有助于使剧情内容、思想主旨和人物塑造更加符合历史真实,并使创作者对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再现与评价能体现出一定的新意。

  具体而言,对于那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革命领袖和开国元勋的传记剧以及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战役的电视剧创作来说,首先要强化历史真实性,注重运用更多新史料来充实剧作内容、丰富情节细节和表现历史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同时,在此基础上应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通过一定的艺术虚构体现艺术真实,并大胆探索艺术表现的新颖性;要避免重复表现此前已有的一些剧作内容,即使同样的题材,也要注重拍摄出一定的新意来。例如,关于在中共领导下举行南昌起义并创建自己革命武装队伍的历史,已创作拍摄了《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建军大业》等故事片及其同类题材的一些电视剧,而近期播映的《热血军旗》则以纪实手法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及相关的一些重要战役和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演绎,不仅在史料上有了较多补充,而且在情节构思和人物刻画等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创意和新的评价。同时,该剧还生动形象地回答了“为何建军?如何建军?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等问题,由此进一步深化了剧作的思想内涵。又如,有关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与具体内容,此前已有《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故事片及其同类题材的一些电视剧进行过各种艺术概括和艺术描写,而近期播出的《换了人间》则对这一题材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的艺术描写,不仅补充了许多新的历史史料,使剧情内容更加充实了,而且也进一步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一些主要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传神。虽然该剧对一些重要战役的描写和战争场面的展现有所减少,但对整个解放战争的发展过程和敌我双方统帅部的各种决策,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种种错综复杂的斗争,在叙事内容方面更加丰富清晰了,对各种人物的刻画也更加细致深入了。显然,如何把广大观众所熟悉的革命历史题材拍摄出新意来,上述两部剧作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和经验。

  由于当下抗战剧的创作数量较多,而艺术质量则良莠不齐,一些受商业利益驱动而胡编乱造的“抗战神剧”已受到了多方面的诟病和批评,并因此影响了抗战剧的艺术声誉和不少观众的审美接受心态。为此,抗战剧的创作应更加严谨,要注意摆脱过度“武侠化”和“偶像化”等不良创作倾向,创作者应切实在提高剧作的艺术质量上下功夫。应该看到,“抗战剧的感染力不仅来自故事讲述、人物塑造和场景再现,更来自战争书写与历史表达所传递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正义追求与顽强信念。艺术品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实现,才是抗战剧吸引人、感染人的重要保障。”[2]为此,当下抗战剧的创作在剧情内容、艺术构思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要避免与以前同类题材的剧作简单重复或大同小异,即使是同一题材内容,也要尽可能从不同的艺术角度,用不同的艺术构思,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来演绎抗战期间的历史故事,并较深入地表现其思想文化内涵。例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与《远征,远征》都以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英勇抗日的动人事迹为题材,但两者在剧情内容、艺术构思、表现视角和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差异,较鲜明地体现了创作者各自的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从而让广大观众从中获得了不同的历史认识和审美感受。

《和平饭店》剧照

  由于谍战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而谍战剧则因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矛盾冲突尖锐复杂、人物形象独具特色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欢迎,所以谍战剧创作数量较多,产生的影响也较大。自从《潜伏》《悬崖》《伪装者》等国产谍战剧获得成功以后,近年来创作拍摄了不少谍战剧,但是,其中仿效者颇多,创新者甚少;平庸者居多,高质量的佳作较少。因此,当下国产谍战剧的创作拍摄也需要有新的突破,这样才能使其创作持续发展,并不断有精品佳作问世。近期播映的《风筝》《红蔷薇》《和平饭店》等国产谍战剧,就分别在艺术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探索。就拿《风筝》来说,该剧无论在强化革命信仰的艺术表达方面,还是在叙事中重视人性刻画和历史反思,以及塑造有独特命运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突破,充分显示了创作者敢于创新和努力摆脱平庸的勇气,该剧也因此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多方面的好评。

  另外,就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而言,其题材领域较为广阔,类型样式颇为多样,近年来也先后创作拍摄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好作品。其中既有描写中国第一支导弹部队成长历程的《绝密543》,也有反映陆军航空兵部队建设和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严格训练过程的《陆军1号》;既有表现部队军营生活和普通士兵在革命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士兵突击》,也有具体描绘中国特种兵选拔、训练和实战生活的《我是特种兵》《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特种兵之火凤凰》等;既有叙述中国官兵赴境外参与缉毒战的《湄公河大案》,也有反映中国维和部队在国外执行任务的《维和步兵营》,以及表现中国海军日常严格训练和战斗生活的《舰在亚丁湾》《深海利剑》《旗舰》等。

  从总体上来说,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应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真实、生动地表现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与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3]因此,如何注重表现解放军各军种和部队官兵牢固树立与积极实践“练为战”的思想观念,努力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在实战中充分展现中国军人的英姿风采和革命精神,乃是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之重点所在。

  具体而言,近年来部分军旅剧能注重通过新的题材内容来表现中国军队如何根据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而不断下大力气加强部队建设与战斗训练的。例如,《突出重围》通过解放军某部三次大规模的军事演练,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如何才能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主题,其思想主旨既令人警醒,也颇能给人以启迪。而《DA师》则通过解放军某部组建一支数字化部队的过程,对我军如何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前瞻性的艺术思考和形象化的艺术表现。同时,还有些剧作则以真实的建军历史和现实的战斗事件为素材,通过艺术创作来反映中国军队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军人的战斗风貌。例如,《绝密543》较生动地叙述了我军从20世纪50年代起,如何适应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而克服各种困难创建了自己的导弹部队,以及如何通过严格训练提高战斗力而不断击落来犯的多架美蒋高空侦察机,并首创世界防空史上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的纪录,创造了辉煌战绩,由此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坚强的革命意志、献身精神和战斗作风。该剧不仅题材内容新颖,而且还较好地刻画了一些颇具个性的各类军人形象,从而让广大观众对中国导弹部队的建立及其成长历史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又如,《舰在亚丁湾》则真实地叙述了我国海军编队指战员在亚丁湾护航,与各类国际海盗斗智斗勇的故事;同时也具体描写了海军官兵家属的生活状况与情感冲突,从多侧面表现了我国海军官兵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显然,上述剧作所提供的一些较成功的范例和经验是应该在创作中大力推广的。

  无疑,当下在政治建军、科技强军、改革壮军、依法治军、反腐惩恶、纠风治弊、反恐维和、保疆卫国等方面,都有不少新题材、新故事、新人物可以经过艺术创造而拍摄成内容新颖充实、人物鲜明生动的电视剧。显然,这些题材内容更能体现出今天的时代精神,也更能引起广大观众的观赏兴趣和情感共鸣。就当下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而言,在这些领域里尚缺乏更多质量上乘的好作品,这就需要创作者能不断深入生活,从中获取创作灵感、新鲜素材和故事内容,从而为剧作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新创意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

  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若要有效提高艺术质量,除了创作者要以新视野不断开拓题材领域之外,在创作拍摄中还要有新创意,要敢于打破既有的创作模式和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在艺术上大胆地进行创新探索,使作品无论在剧情内容、思想主旨和人物塑造方面,还是在叙事形式、艺术技巧和美学风格等方面,都能凸显出新颖独特之处。具体而言,大致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主旨的艺术表达与商业类型剧的创作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剧作能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显然,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应通过对剧情内容的艺术表达和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努力体现和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广大观众对历史、战争与时代、社会有正确的了解、认识和感悟。但是,这种艺术表达要避免成为直露的表白和枯燥的说教,而应该严格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叙述、多姿多彩的场景描绘、独具个性的人物塑造和具体感人的细节刻画体现出来,从而使广大观众在观赏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领悟和接受其思想主旨与文化内涵。

  为了使此类剧作能被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就应注重增强其观赏性;而增强观赏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采用商业类型剧的创作方法。由于每一种类型剧都有其基本创作规律,所以创作者就应该了解和熟悉各种类型剧的基本规律和主要元素,并在创作中具体体现出来。当然,这些基本规律和主要元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创作者可以根据题材内容和剧情需要灵活运用;还可以将有些类型剧交叉融合在一起。例如,当下在国产军事题材类型剧创作中交叉融合较多的是战争剧和谍战剧(反特剧)类型。因为若要赢得战争胜利就需要获取准确的军事情报,所以对战双方就会派出情报人员千方百计潜入对方要害部门窃取有关重要情报,如《最后的较量》《江阴要塞》等剧作的主要故事情节就是如此。这两部剧作都是把敌我双方的谍战与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了战斗在隐秘战线的中共情报人员在解放军渡江战役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不仅使剧情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情节推进更加惊险紧张,而且也有效地增强了剧作的观赏性。至于抗战剧和谍战剧两种类型样式的交叉融合就更多了,如《悬崖》《伪装者》《绞杀1943》《追击者》等剧作均是如此。这样的交叉融合既较为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潜伏在日寇要害部门的国共两党情报人员如何携手与敌人顽强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具体描述了中共情报人员与国民党军统、中统情报人员在思想作风、行为方式和斗争策略等方面的异同,这样不仅可以多侧面地表现抗战的历史过程,而且也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多样化了。

《楚汉传奇》

  第二,要把军事事件的叙述、政治斗争的描绘、战争场面的展现与深刻的人性刻画和鲜明的人物个性塑造有机融合在一起。

  无疑,作为军事题材电视剧来说,军事事件的叙述、政治斗争的描绘以及战争场面的展现都是必不可缺的,都需要在叙事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艺术表达和具体的设置安排。例如,无论是古代军事题材电视剧《楚汉传奇》《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等,还是现代军事题材电视剧《长征》《长沙保卫战》等,都有多样化的各种军事事件的叙述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之描绘,同时也不乏规模较大、对抗激烈的战争场面之展现,这些内容既是剧作讲述故事情节、表达主题内涵和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吸引观众观赏剧作的重要内容,理应在创作拍摄中予以重视。

  但是,剧作仅有这些内容情节还不够,还需要在叙事中进行深刻的人性刻画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描写,并注重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剧作的思想内涵更深刻、艺术感染力更强烈。因为文学艺术都是“人学”,如果作品内容忽视了对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和内心情感的细致描绘,其内容只见故事叙述、场面展现而缺少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则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文化内涵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成功之作。而要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需要注重人性刻画和多侧面的性格描绘,要真实、深入地写出在各种军事事件和政治斗争境遇下主要人物的思想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既使人物性格丰满传神,又由此折射出一定的思想文化内涵,给广大观众以有益的启迪。例如,《楚汉传奇》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项羽和刘邦起兵反秦进而争霸天下的过程,其中贯穿着各种军事事件的叙述、政治斗争的描绘和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之展现,但同时也在叙事过程中较深入地描写了项羽、刘邦及其他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情感,使之避免了概念化的演绎,从而使这些历史人物在荧屏上有了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又如,《长征》注重强化了历史真实,具体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进行长征的历史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历史奇迹的革命气概和精神品格。全剧既有对敌我双方统帅部军事决策和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艺术描写,也有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和中共党内路线斗争与思想交锋的具体叙述;同时,编导又用生活化、平民化和人性化的视角与方法来塑造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些革命领袖人物的艺术形象,使之更接地气,更具有历史真实感,也更好地适应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

  第三,要把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的追求与商业价值的追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力求做到“叫好又叫座”,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当下影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创作资金投入日益增长的情况下,电视剧创作者在拍摄时注重追求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以便通过商业广告收入等途径及时收回投入拍摄的资金并赢得更多的商业利润,应该说并没有什么错。这也是形成电视剧创作生产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电视剧毕竟是文化产品,它需要传播先进文化,并以此影响和引导广大观众,给他们以有益启迪和艺术熏陶。为此,创作者还是应该把对剧作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放在首位,而不应本末倒置,一味追求其商业价值。实践证明,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好作品,往往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其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都会很不错,由此也自然赢得了较高的商业价值。而一些为了迎合市场的媚俗、低俗、庸俗之作,却经常会受到多数观众的差评,因而也未必会获得较高的商业价值。例如,《长征》《士兵突击》《彭德怀元帅》等一些曾在各种评奖中获得多种重要奖项的优秀电视剧,都有较高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产生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由此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然,剧作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与表达也要充分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和注意满足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其思想主旨和精神内涵的传达要注重从叙事情节、人物塑造和细节刻画等方面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避免直接的硬性宣教,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无疑,那种直露的表达、枯燥的宣讲、乏味的说教等,不仅不能十分有效地体现剧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还会败坏观众的审美欣赏口味,引起他们的反感,并由此产生“逆反心理”,使剧作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加强对一些优秀剧作的宣传和评论,使之能为更多观众所了解和认同,也是扩大其传播效果,提高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要把大胆突破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剧作的艺术质量和美学品格。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文艺创作者来说,打破陈规、大胆突破的创新精神是不可缺少的,舍此,其创作就不可能有新的拓展和大的提高。对于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来说,也同样如此。创作者要敢于摆脱各种既定的条条框框和各种模式套路的束缚,在艺术上勇于进行创新探索,让剧作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等都能显示出一定的新意;要避免因循守旧、模仿重复,继续沿用老套路创作拍摄出一些毫无新意、陈陈相因的作品。应该看到,当下影视市场竞争激烈,广大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艺术上没有新意的作品是很难获得其青睐的。而只有坚持艺术创新,才有可能使剧作获得成功。

  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也不可缺少。舍此,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美学品质也会受到影响。有些作品虽然在艺术上有突破、有新意,但因为创作者还缺乏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所以导致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问题,使之离精品佳作“还差一口气”。例如,战争剧《亮剑》第一版虽然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但该剧中的“穿帮镜头”不少,制作也不够精致,正如其原著作者都梁所说:“第一版其实我并不是很满意,穿帮镜头很多,拍摄也是一塌糊涂,但它先入为主了,大家都去关注它的故事性而忽略了这些镜头,而且当时的几个演员都演得非常好,所以就掩盖了许多不足。”[4]又如,由于谍战剧《风筝》打破了此前较多国产谍战剧惯用的创作模式,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等方面凸显出明显的新意,故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好评。但是,该剧在叙事中仍然有一些漏洞和缺陷,这也是令人遗憾的。如果上述两部剧作没有现存的那些“穿帮镜头”以及叙事中的一些漏洞和缺陷,其艺术质量和美学品质则会更好。其他一些成功的剧作也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若干类似的问题,由此就说明创作者除了要有大胆突破的创新精神之外,还需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

  当下,我们之所以在电视剧创作和制作中要大力倡导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是因为不少剧作在编、导、演或摄、录、美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弊病。有些剧作虽然题材较为新颖,艺术构思等也有一定的创意;但在叙事、结构、场景、服装和细节等方面却有很多疏漏,其制作也较为粗糙,由此就影响了剧作的艺术质量和美学品格。为此,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制作者来说,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剧作各方面都坚持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才能打造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并切实提高国产电视剧的艺术质量。

  以新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电视剧是叙事艺术,所以人物形象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部电视剧未能刻画出几个具有独特命运和鲜明个性并使广大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那就不能算是成功之作。黑格尔曾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5]高尔基也曾说:“一个严肃的作家的任务,是要用具有艺术说服力的形象来编写剧本,努力达到那种能使观众深受感动并能改造观众的‘艺术的真实’。”[6]为此,创作者要注重在叙事中凸显主要人物的独特命运和鲜明个性,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从多侧面刻画其性格特征、表现其情感波折、揭示其内心世界,力求使之丰满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对于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特别是现代和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来说,努力塑造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则是艺术创作的重点所在。因为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往往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应该努力学习与大力弘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剧作的思想主旨和文化内涵,并由此对广大观众产生较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创作者就应该把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塑造放在首位,并以此为中心来展开剧情内容的叙述和情节细节的设置。

《亮剑》宣传照

  在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塑造中,无疑也要注重艺术创新,应避免概念化、雷同化等弊病;要努力塑造出在思想、命运、性格、追求等方面有特点、有新意的典型形象,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并为影视艺术人物画廊增添新的典型形象。例如,《亮剑》第一版获得成功以后,由于其主人公李云龙那种“草莽英雄”式的典型形象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所以这一人物形象便成为许多同类题材电视剧创作模仿借鉴的对象;因此,不少剧作中的英雄形象就往往给人以“似曾相识”的雷同感,缺乏应有的新意。而有些剧作则能另辟蹊径,注重塑造有新意的典型形象。例如,《马上天下》着重塑造了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英雄人物陈秋石,这与《亮剑》等较多战争剧所塑造的“草莽英雄”式的典型形象就有明显差异。陈秋石原本满足于耕田读书、会友吟诗的生活;而时代潮流把他卷入了革命之中,他进入黄埔军校后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特别是他参加革命队伍以后,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革命责任感的增强,其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一场场艰苦复杂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屡屡取得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胜利,成为我军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又如,《和平饭店》所塑造的陈佳影(南门瑛)这一潜伏在伪满南铁机要部门的中共情报人员,也与其他国产谍战剧所塑造的隐秘战线的中共情报人员形象不同。她是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行为轨迹分析专家”,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她虽然因突发事件而被困在和平饭店,但却以自己的身份为掩护,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经验,与日本宪兵、伪满警察、汪伪特工和因各种目的汇聚在饭店里的各国间谍巧妙周旋,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艰苦斗争。最终在饭店外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进步力量的积极配合下,她不仅化解了自身危机而成功脱身,还使中共地下党组织截获了一笔为各国间谍所觊觎和争夺的巨款,并掩护犹太籍核物理学家顺利逃脱了敌人的魔爪。无疑,这两个典型形象的新意是显而易见的。

  上述两个有新意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揭示了这样一个创作规律,即若要塑造出有新意的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创作者就要努力描绘其独特命运,尽力凸显其鲜明个性。当然,无论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和尖锐复杂的对敌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还是在和平年代的部队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他们往往都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这些品质是其共性特征,这些特征也需要体现在剧作的情节叙述和性格刻画之中。但是,仅有对这些共性特征的艺术描写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刻画其个性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传神,独具艺术魅力。

  应该看到,人物的个性特征不仅是指其表面的一些性格特点,如脾气粗暴或性格倔强等,更重要的是需要写出人物“深化的个性”。这种“深化的个性”也就是“灵魂的深度”,即“关键是揭露出这种个性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的思想感情,揭示这种思想感情所凝结的真实的社会内容,使个性成为这些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有机总和,这种个性才可能成为完整的活的个性。那些人为地堆砌某些外在的表面特征,或把自己臆想的高大完美或丑陋不堪的惊人特点硬集合在某一形象身上,这种形象即使有了特点,也只是死的特点,死的个性。既无个性,也无代表性。”[7]

  为此,创作者在剧作中塑造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时,就应该注重通过人物独特的命运、成长的历程和思想变化的过程来凸显其“深化的个性”。实践证明,但凡具有这种“深化的个性”之人物形象,往往是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能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一些成功的剧作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例如,《伪装者》里的明台原是一个被明家收养的孩子,他在大姐、大哥的宠爱中长大,表面上聪明、任性,有一点纨绔子弟的特点,但其内心却正直、善良、坚强。抗日战争的革命洪流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当他被家里送到香港大学去读书时,却在飞机上被国民党军统看中而绑架到军校进行训练培养。他从被迫进校到自愿留校,在严格训练中思想情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一个单纯而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具备各种特殊才能的情报人员。他在率领军统特工小组执行任务时,又多次与中共地下党员程锦云携手,出生入死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当他得知军统和国民党高层“发国难财”的真相后,在程锦云的启发引导下,并得知其失散多年的父亲及明家两位兄长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后,他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承担了更艰巨的革命任务。又如,《士兵突击》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该剧很好地刻画了许三多这样一个新时代的部队优秀士兵的典型形象,真实细腻地叙述了他的成长历程。许三多是一个农村孩子,他被农民父亲逼迫着参军入伍后,因其性格憨厚、懦弱、笨拙而又不善于表达,所以在部队里被一些领导和战友看不起。但他在班长的耐心帮助引导下,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刻苦、顽强和严格自律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经受了多种考验,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敬佩。他的座右铭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他的成长历程不仅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不抛弃,不放弃”的钢七连的连队精神,而且也给观众很多有益的人生启迪,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显然,上述两部剧作在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时,都注重通过其独特的命运遭遇和复杂的情感经历较好地写出了人物“深化的个性”,使之给广大观众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同时,创作者还注意表现出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为此,只有很好地揭示出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使之与原有的英雄人物有所区别,凸显出新意。而具有时代精神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则往往能引起观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电视剧创作只有努力塑造出新形象,才能切实增强作品的艺术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从总体上来看,当下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特别是有新意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还较为薄弱,尚缺乏较多有广泛社会影响并在艺术上有创新突破的新的典型人物形象,在这方面尚需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战狼》宣传照

  如今,当《战狼2》《建军大业》《红海行动》等一些优秀的国产军事题材故事片上映后获得了口碑与票房双赢时,我们也期待着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网络剧)的创作能有更大的突破创新,能不断涌现出更多口碑与收视率(点击率)双赢的优秀作品,以便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并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娱乐需求。

 

  [1]本文所说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包括战争剧、谍战剧、军旅剧等。
  [2]丁亚平:《谈谈抗战剧的作为》,《人民日报》2015年8月7日。
  [3]李宣良、王经国等:《聚焦打赢砺雄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纪实之六》,《文汇报》2017年9月22日。
  [4]沈参:《〈亮剑〉作者都梁:抗战剧第一要素是展现真实》,《潇湘晨报》2015年8月4日。
  [5]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00页。
  [6]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2页。
  [7]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44页。
 
 
作者:周斌 单位: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05期(总第32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常务)    胡一峰 程阳阳
责任编辑:陶璐
 

延伸阅读: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