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造型艺术跨媒介传播中的融合创新——从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谈起(孔德琛)

2024-11-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孔德琛 收藏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系列致敬经典的美术类电视节目,如《美术里的中国》《诗画中国》等,以数字视听媒介再现经典美术作品,形成跨媒介的融合创新艺术形式,超越造型艺术的固有边界,建立多重维度的文本叙事,促使“精英艺术”走向“大众艺术”。这种跨媒介传播和融合创新可进一步挖掘出原作潜藏的精神意蕴,有效扩大美术作品的传播力、审美感染力,培育提升受众的艺术鉴赏能力。数字时代造型艺术的跨媒介传播和融合创新为文艺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如何有效应用新技术新媒介推动这种创新,并有效抑制其负面影响,是今后需要探索的重要方向。

【关 键 词】 造型艺术 跨媒介传播 融合创新 《美术里的中国》

《美术里的中国》海报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深刻阐明了艺术(包括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指明了美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自2021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陆续推出一系列美术类电视节目,通过应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推动“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创造了一种视听媒介与造型艺术跨界交融的文化现象,迅速引发“破圈”效应,成为现象级视觉传播盛宴。

以2022年3月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大型美术文化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为例,该片目前已播出四季,最新一季于2024年7月22日开播。该纪录片选取了近现代中国在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领域的五十余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从历史和美学的高度,深入浅出地阐述其人生经历、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该片摆脱了以往美术类电视节目访谈样式的单一化表现,“通过新的视听技术手段,让这些经典美术作品‘活’起来”,不仅再现了造型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文化价值,而且推动了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创造,满足了不同层面受众的观赏需求。根据CSM中心城市数据统计得知,该纪录片第一季收官之际累计触达受众1.78亿人次,到第三季累计触达3 亿人次,可见传播效果之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片艺术创新的审美解析,重点探究造型艺术在跨媒介传播中融合创新的新形态、艺术效果的新突破,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索造型艺术跨媒介传播对艺术创新的影响及前景。

一、融合创新的视听艺术新形态

艺术的感兴与表达是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影响到审美意象的形成和呈现方式的创新,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互联网2.0时代向3.0时代迈进的当下,造型艺术在跨媒介传播中的融合创新也成必然,从而开辟出一个新的艺术场域。电视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就是采用造型艺术与数字视听技术跨界融合创新的艺术形式,在语言边界、文本叙事等层面寻找新的突破,表现出新的特点。

……


作者:孔德琛 单位:澳门城市大学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0期(总第109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0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