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数字时代中国网络电影的人图关系(田晔)

2023-02-1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田晔 收藏

【内容摘要】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电影改变以往“看与被看”的对立关系,表现出一种“同在”关系,并形成一种新型的人图关系。其本质是作为“游牧”主体的互联网受众对“电影—图像”审美生成的直接参与,与图像共构并同在一个电影的艺术世界。当我们看到中国网络电影的人图关系带来的新的审美范式时,不仅要警惕被资本所操控的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价值取向产生的威胁,还应该注意到“人参与图像”的热情度、积极性以及创造力,并对电影艺术的人图关系发展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

【关 键 词】 人图关系 数字时代 中国网络电影 “游牧”主体

网络电影《目中无人》剧照

数字时代的数字技术为电影产业带来结构性变革。特别是近年来,传统院线电影向流媒体平台转型发展,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传统电影缩短甚至取消了窗口期,传统影视公司和电影导演纷纷入局加速流媒体合作,构成电影的“流媒体化”现象。从电影银幕到电脑屏幕,再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虚拟现实技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每一次电影“延伸”,均引发了学界对于电影本体论的重新思考。现在的电影艺术已然不同于传统电影所固有的观影方式、观影环境,它逐渐向着流动的、不确定的、实时性的“后电影”态势发展,其图像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成为我们在考察电影本体时的一个重要视角,推动网络电影审美范式的转变。

网络电影观众具有电影观众和新媒体用户的双重身份,在观看网络电影的过程中,图像不仅作为转译者被观众通过视觉所感知和体验,还作为一种意识和想象的信息产物被人不断使用和重塑,同时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电影—图像”被互联网游牧民创造出更多形态、方式和范畴。换言之,网络电影中的图像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重新建构了创作者、受众与图像的关系美学。这种人图关系并非图像对现实的再现或现实对图像的干预,而是“电影—图像”与审美主体建构出的具有主体间性的新型交互关系。本文通过溯源“前数字”时代的人图关系,立足于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语境,探讨中国网络电影中人图关系的“游牧”主体问题,挖掘新型人图关系与传统人图关系的具体区别,旨在分析新型人图关系对观众的审美生成和情感体验产生的影响。

一、凝视、异化与同在:人图关系的理论溯源

岩壁、甲骨、绢帛、羊皮、纸张……都是人类文明史上图像和文字的载体,19世纪摄影术的发明促生了图像数量的暴涨,直到该世纪末,“静态图像”发展为“动态影像”,其标志性事件为“电影的诞生”。此后,在电影艺术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图像一直是视觉研究的理论重地。“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出自米歇尔(W. J. T. Mitchell)1992年在《艺术论坛》发表的同名论文,它主张超越绘画和视觉艺术,不再强调再现理论、图像的在场,进而考察图像与视觉、机器、制度、话语、身体和比喻之间复杂的互动,强调图像的媒介功能。图像作为一种视觉符码,拥有“千言万语”的视觉意义,而“图像转向”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强调图像研究在图像本体层面之外还存在诸多复杂关系,这为我们考察中国网络电影的人图关系带来一种方法论层面的审思。

……

*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田晔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总第88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