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2022美术:共情与共创(郑工)

2023-04-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郑工 收藏

【内容摘要】 本文将从三方面讨论2022年中国美术的年度问题。第一,多方参与共同建构话语平台,以不同城市举办的国际美术双年展为例,讨论大众与精英的话语消长;第二,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新时代精神,以第7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和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为例,讨论主题与时代的联动关系;第三,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学科定位,以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名录及各地实施情况为例,讨论系统设置中的序列与依存。所论三者,无一不处于变动之中,并让我们看到动之根本,在于场域的境况。2022年中国美术正处在当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优化生态系统,共情共创,是一种解决的方式,而到后疫情时代,也许还会再次面临个体性问题的挑战。

【关 键 词】 2022年美术 话语平台 时代性 艺术与科技 共情与共创

经历2022年,更加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如何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与封闭、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相互依存。这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如此,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如此。因为抗疫防疫、动态清零、社会推行网格化管理,个体行踪及相关信息均在数字化世界里尽显无遗。我与他人,因为疫情变得如此息息相关。在2022年,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任何事都不可能独立进行,群体性强于个体性。

群体与个体,既对立又关联,发生冲突的同时亟需协调。对应与和谐,是协同创新和共融发展的必然要求,整一性的需求导向了结构性的变化,体现在各种组织方式与话语的传播形态,并在技术性问题上强化了这一趋向。

2022年中国的美术创作活动,大都在各种类型的展览中呈现,而展览的组织又高度统一,即以中国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美协”)系统为主导,以国家艺术基金为支持,联络各个省区市,联系各个艺术群体及个人,以点带面,花落八方。其实,这不仅是“自上而下”的组织引领,也存在着“自下而上”的文化需求,实现双向互动、能量互补。如同热力学中的“熵”与“焓”,二者都是状态函数,不过“焓”表示能量状态,而“熵”表示混合或混乱状态。熵的增值,取决于所吸收(或耗散)的热量与其绝对温度之比。在同一系统中,温度有温差,流向有势差,由高至低是常势。一旦内部的能量(如热能)出现逆差,热量也会从低势区传向高势区。至于怎么理解“熵”的状态?文化上可视为混搭,即联手合作,共建平台。

混搭:共建话语平台

疫情期间,“逆行者”成为出现频率颇高的词,逆向而动在文化活动中也反复出现,甚至促进了艺术创作,成为“创新”的切入口。作为地方的文化组织或群体,都希望借助更大的平台扩大影响,利用平台的势能差异,进行能量互补。美术展览活动的能量,一方面在于优秀艺术家的参与,另一方面在于财政的大力支持,且“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间资本介入美术活动不似往年那般火爆,不少展览活动举办,除了国家财政补贴外,调动地方财政是一重要因素。地方财政对美术展览支持的力度越大,就能搭建更高的文化传播平台,就能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参与,也能提升地方的文化形象,推出相关的文化品牌。对此,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双年展活动,成为2022年醒目的年度现象。

开年之际,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主办方是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及中国美协。北京是中国首都,与其他国内城市不同,代表性不一样,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展览报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即成为国家资助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国际双年展强调“无国家区分”,策展团队人员身份多元,关注当代问题,视野开放、文化混搭、无边际设定、跨区域交流,是其一大特色。而所谓城市存在的意义,仅在于其链接作用,成为文化枢纽或组织平台。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展出了117个国家和地区近600位美术家的707件(组)作品,围绕“生命之光”主题,宣扬北京冬奥精神与伟大抗疫精神,其核心词就是“共情”与“共创”,回避文化的差异性,在生命与运动的主题上寻求共同的话语。如来自冰岛的西比拉•比亚纳森,他的作品标题是一句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清华大学教授代大权也认为,这届展览的架上作品,体现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也让人看到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精神与体魄和谐发展的主题。

西比拉•比亚纳森《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2021年 布面丙烯、树脂、发光物(来源:“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微信公号

时近岁末,“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在新建成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开幕。这是一个跨年展,采取“一地三馆”(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的共展模式,时间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5月31日,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等,包括285位中外艺术家及团队。展览设置了五个专题: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开放姿态,共展出446件(组)作品。其中有不少互动作品,如林文财利用感应器构筑的装置《身体花园(透明的狩猎场)》,由ANOBO世界团队打造、儿童与艺术家联合完成的雷达交互装置作品《武汉之水见世界》,宋冬的沉浸式装置《世界》,尹秀珍的综合材料装置《缓释》等,都可以让观者进入作品,随机生成并扩展作品的意义内涵。本次展览的游戏性质较为突出,作品大都很接地气、亲近大众。在组织架构上,又以中国美协主席、副主席为主策展人的身份拉开距离,还有二十多人的策展团队,其阵容可观。据记者报道,“随着2022武汉双年展的开幕,武汉文化旅游冬季消费季活动也由此正式启动。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3月31日,武汉市将筹集5000余万财政专项补贴资金,以‘冬游英雄城,再燃烟火气’为主题,推出5大板块100余项冬季文旅产品”,颇有后疫情时代的浪漫情怀。

ANOBO世界团队《武汉之水见世界》(展项)装置 尺寸可变 2022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经过15个月的策划与筹备,原计划在2022年12月开幕,因为疫情延至2023年1月7日,也成了跨年展。该展主题——“共生世界”,几乎就是这一时代的主题,由此延伸了五个相关的维度:当代与传统共生、人与自然共生、地域与世界共生、现实与虚拟共生、艺术与科技共生。此展汇集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272件作品,设两个主展区(山东美术馆、济南美术馆),并在高校、文创园区、民营美术馆、社区美术馆等联合举办平行展,形成多方参与、多元互动的话语平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担任总策展人,他在展览前言中提到,这一展览“既不是套裁西方艺术评判标准和话语体系的所谓‘国际化’,也不是侧重于中华文化场域之中继承创新的本土化双年展,而是一个立足于世界文化多样化背景中的当代中国艺术话题”,其延续和拓展了办展之初的“和动力”理念。

与此相应,也是岁末推出的另一个跨年展——2022年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其更具有城市的人文气息,展期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3月12日。该展也是采取“一地三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友谊商店、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共展模式,汇聚全球五十余家画廊、艺术机构,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艺术家,共三百九十多件作品。展区分七个版块,分别由各专业策展人策划,共同阐释“共生”主题,如“时间共生”与“空间共生”。据记者报道,这一双年展旨在思考三大问题:一是后疫情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阐释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三是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展览目的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京城市名片,集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生协同作用和溢出效益,引领京津冀地区艺术产业发展。其主办方为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同时展览也是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与支持下进行,并邀请了在京的各个专业学院院长、组织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等出席了开幕式。

讨论展览主办方的社会身份、策展团队成员与策划思路,以及展览的组织方式,这些属于艺术存在的社会化问题,让我们从话语平台的构建,看到话语传播的质量及影响力问题。话语平台越高,信息流动的势能就越强。高平台需要高规格的仪式,仪式又需要相关的身份话语介入,如主持人、策展人、地方行政领导人的身份话语,由此形成话语的综合性与多向性流动,产生更大的新闻效应。

杂糅和混搭,不是空洞的概念,其为2022年中国的双年展带来的变化,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将文化的多样性落到实处,将公众参与和联动效应结合起来。预设的展览主题和临时的主体介入,在场域空间中可以自由穿梭。这不仅考验着作品自身结构的开放度,也测试着展场整体语境的包容度。社会媒体善于制造热点,将展览转换为一个公共事件,提升关注度,各种话语不断进入,让现场活跃。纵观有关展览的报道铺天盖地,无不充满感性的话语。可见,大众的参与是首位的,阻碍大众阅读的专业话语会被删减,由此必然缺乏深度问题的讨论。一般双年展会让专业人员参与策展,参与作品的评审,也会让记者采访,但不开研讨会,就是小范围的专业圈内的研讨会,所论者多是随感式的即兴发言。

在双年展的组织方式上,2022年继续沿用中国美协与地方政府联办的模式。如“第十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双年展”(2022年12月15日开幕),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漫画家参与,收到应征作品2990件;“互联与发展——2022•第三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2022年12月28日开幕),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油画家参与,收到应征作品6539件。

作为地方的文化品牌建设,需要有向外辐射的影响力,而双年展的国际化趋势,必然促使地方政府寻找更有力也更有经验的专业机构。中国美协双年展办公室被调动起来,他们有经验也有学术资源,能迅速地提升展览及相关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深圳,主办方提出“蓄水池”的办展理念,就是对外吸收能量,互动互融,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形成多元文化的聚光之地。不过虽说是国际展,国内的参展者还是占多数,质量相对也高。尤其是“油画”这一品类,因为大芬村的缘故,还是吸引了不少画家,主要以青年为主。在画风及绘画语言上,国内外沟通不存在任何障碍,一样的写实,一样的流行各种表现的趣味。在嘉兴,以“生命•未来”为主题,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及当代表达,出现了数字艺术作品。这是有一段时间沉积的展览,十届20年,几乎与21世纪同行,参与者近万名,在国际漫画界已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交流平台。展览主题与当下世界的生存境遇高度契合,回应了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问题、人类健康问题、地球未来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大家对问题的理解有趋同点、也有差异性,如视角差异、社会背景差异、艺术语言的文化差异等,正是这些构成了展览的多样化。

聚焦:新时代的脉动

2022年全国性大型展览活动不多,主要有“第7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与“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前者由中国文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及中国美协联合主办,后者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及中国美协联合主办。主办方不仅意味着展览的规格,同时也引导着作品的选题方向,让作者考虑“表现什么”,如何选择创作的题材并确认创作主题。

全国青年美展的主办方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参展作者限制在45岁以下,强调表现青年美术特性。什么是“青年美术特性”?没有具体说明,也不涉及具体的题材与主题,留给作者自行选择的空间。不过,“青年美术”已构成一个系统性的对焦。对于作者,“青年”是最具有活力的人生阶段,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充沛、心智成熟、情感细腻,洋溢着一片生机;对于创作,前述主体的所有特性都会转换为相应的元素进入不同的创作阶段,促成“青年美术”的整体面貌。年龄,是历史时间长河的截面。不同年龄作者的作品,对时代的折射率有所不同。与少儿美术相比,与中老年艺术家相比,“青年美术”最贴近时代,直接反映着时代文化的脉动,因而也最具有创造精神。没有创新性,何谈时代问题?没有时代性,创新的意义又何在?对“青年美术”的期待,就是“开一代新风”。全国青年美展三年一届,三年的时间不足以构成一个时代,但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已经十年。十年可谓一代,“新时代”的概念也推出了。

有关时代性问题,如“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是否就是新时代的要求?如何以小见大,正是难点所在。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角有限,且以形象塑造见长,作者往往回到现实生活中,取其一点,透视其他。有关专家对此说得比较具体,即“重视人民形象的塑造,重视现实生活、百姓生活的表达,尤其重视青年自己的生活表达”。

塑造人民形象,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话题,这届青年美展也有较为突出的作品,如沈晓明的中国画《七月骄阳》,表现的就是一群年轻的城市农民工在工地休息时吃西瓜的场景。画中人物形象各异,但精神面貌非常一致,阳光开朗、积极向上。沈晓明说他前后共15次买了西瓜到工地,请那些工人吃,工人一边吃,他一边观察。黄骏的中国画《我的矿工朋友》是四人肖像的系列组合,人物视线与观者对视。显然,作者采取的是对话的方式,或者说是心灵对话,标题以第一人称说明了这点,而画面上墨迹斑斑,也强化了这点。张雅君的中国画《知》,画面的主体是书与书架,而并非是人,表现了青年大学生自己的生活。王艺璇的中国画《美丽的安海桥》,虽题材简单、随处可见,但画面却很美,用色别致、语言清新,其青春气息洋溢于形色之间。作为大历史观的形象表述,可见林军的版画《见证—速度》。作品从蒸汽机车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举出三大历史物证,跨越时空限制,以象征性的语言,以“速度”与“空间”为关键词,表现了新时代发展的特征。内蒙古艺术家金钢的木雕《同唱一首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形象同中存异,颇为耐看,且主题聚焦,与新时代的主旋律十分合拍。无论如何,这届青年美展还是有不少微叙事作品,依然反映着这一时代艺术的普遍现象。

王艺璇《美丽的安海桥》纸本彩墨 155cm×190cm 2021年

林军《见证—速度》版画 150cm×105cm 2021年

金钢《同唱一首歌》雕塑200cm×50cm×130cm 2021年

艺术表现时代精神,而精神是内在的,其贯穿并渗透在现实中的每一处细节,而艺术家就是发现与体会。会,是会通,与现实交会,与时代贯通。

第15届全军美展参展作品以军事题材为主,前后分四个历史阶段,最后一段为新时代。其作者不限于军队,地方艺术家也可参与。军事题材的美术创作时代性很强。不论表现现实还是复现历史,都存在着现实政治的诉求,同时以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法为基础,以写实手法为主,强调真实性。

讨论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的时代性,主题为先,而作品的气息则是总体评价,与主体关系及艺术表达更为紧密。同一题材在不同时期表现不一,因为时代在变化,作者的理解角度变了,阐释的方法变了,确定的主题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应关注其主体视角及相关的主题变化;对于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应关注其创作现场及相关的主题确认。本届全军美展,集中呈现了“强军”“信念”与“卫国”三大主题。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益发严峻,军人的责任担当愈发沉重。边界争端不断出现,国防问题突出。“边防巡逻”是一大题材,如黄芸的油画《海防线》、杨斌的油画《青春洒在边防线》、丁毅的水彩画《边疆卫士——巡防皮斯岭》、饶毅军的中国画《铜墙铁壁》等,还有康中源的油画《最后一次巡逻》,画中战士与“界碑”依依不舍。界碑,成为边防战士的精神象征。何永兴的油画《昆仑赤子》是大尺幅作品,所画的边防军人头像,也成为一种象征,但有叙事的成分。如脸上被冻坏的皮肤层层裂开,每一细节都在叙述一段故事。那种血肉之痛让人感同身受,一种精神性油然而生。许向群谈到这届全军美展时说:“‘牺牲’和‘奉献’集中体现了军事题材美术的美学特殊性。”展览中,历史题材的叙事性作品不太突出,一些象征性作品颇有创意,如孙影的中国画《最可爱的人》、李传康的版画《光荣花》等。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代人”主题,这在之前的军展中似乎没那么突出。如马荣的版画《军魂之一》运用的是象征手法,表现了同一时空中两代军人的形象,其着装不一,视线各异,相依相靠。作为父辈,满脸沧桑,胸前挂满勋章;作为后辈,手持钢枪,戎装上阵,两人刚毅的品质与坚定的信念浑然一体。又如段澄的雕塑《参军日记——我与祖国的约定》,运用的是叙事手法,在同一时空中还是两代军人,显然是父送儿郎去参军。父亲的手势与儿子挺拔的身姿,让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还有一件“两代人”主题作品,即肖伯红的中国画《那一抹红永不褪色》。这是左右并置的两幅画,分上下篇通幅构成,叙述两代中国军人的战斗故事,其中一抹红色贯通,意味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两个画面中的人物之间没有亲缘关系,但时空关系变了,武器装备变了,战斗制服也变了,接续而存在着的就是那红色的基因。

何永兴《昆仑赤子》布面油画240cm×200cm 2022年

马荣《军魂之一》版画 105cm×74cm 2021年

段澄《参军日记——我与祖国的约定》雕塑86cm×40cm×47cm 2022年

肖伯红《那一抹红永不褪色》纸本水墨192cm×187cm 2022年

“两代人”的主题为什么引发关注?因为这是近十年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代续”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术批评界有人提出“新生代”的概念,指60年代生人,通称“60后”。后来又有“代沟”一说,以为十年一变,隔代有了距离,不易沟通,直至“00后”出现。代际之间的自然转换本无可非议,可涉及到艺术观念,值得讨论的问题就多了。如属于“50后”的知青一代,有社会担当与批判精神。“60后”的生活经历不同,关注自我,知道如何规划人生。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上,如何取材、如何表现,二者渐次拉开距离。近十年,“50后”渐次退休,“60后”也陆续到了退休年龄,“70后”接手,各行各业的“代续”问题又冒出来了。在军队美术创作中,“代续”问题不存在于艺术本身,而是反映在题材与主题的表达上,如“红色基因”必须一代代传承,革命意志必须坚定不移。

以十年为限,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建设成就,成为2022年各省市自治区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比如“中国道路•美好生活——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由中国美协、浙江省文联、中共嘉兴市委及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其征稿主题是“延续红色基因,凝聚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解放日报社组织策划的“十年•海上风华——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上海美术作品展”,以上海重大主题性创作项目为主,共开辟了五大版块:(1)序曲;(2)人民城市;(3)开路先锋;(4)创新之城;(5)海纳百川。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广东喜迎党的二十大美术作品展”,主题是“岭南新气象”,强调“尽精微、致广大”。云南省文联主办的“云南省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主题是“云南这十年”,展现其“盛世华章”。林林总总,展览大主题还是“中国道路”与“美好生活”。

合力:建立联动机制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BATB)海报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可以催生新的艺术门类,重组艺术的生态环境,启发我们的创新思维。2022年10月28日,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在798CUBE美术馆开幕。展览以“合成生态”(Synthetic Ecology)为主题,“合成”只是隐喻,“重塑”才是目的。展览邀请了全球50位艺术家、科学家和生态学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如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数字制造技术,讨论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危机,作品极具反思性。本次双年展总策划宋协伟谈到:“双年展旨在汇聚来自艺术界、科学界、教育界、产业界的多维能量,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为798创造跨越学科、激发创造、塑造思想、引领未来的全新文化生态。”展览分三个部分:(1)激变的自然;(2)缠绕的生命;(3)交织的演化。展厅内有影像、有装置、有雕塑、有行为艺术、有声光电及其他技术手段综合而成的视觉作品。如爱尔兰都柏林科学美术馆(Science Gallery Dublin)馆长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Alexandra Daisy Ginsburg)的《火星野生化》,美国的苏珊妮•安克尔(Suzanne Anker)的《虚空画(置于培养皿中)》,德国的拉尔夫•贝克尔(Ralf Baecker)的《网络的自然历史》,德国的里米尼(Rimin)系统记录的影像档案作品《双赢》等。

苏珊妮•安克尔(Suzanne Anker)《虚空画(置于培养皿中)》综合材料 2016年(图片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摄影:刘金龙)

谈论全球的生态问题,不局限在人类社会的范畴,而包括整个自然界,同时还会深入到生物的微观世界,观察并思考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关系。这种观察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介入,才能打开新的视野。地球的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生物之间的联系又十分紧密,而不少环节则为人类所忽略。艺术家的视觉敏感及对生动性问题的兴趣,也会促进其他技术领域的专家共同考虑重塑自然的可能性。重塑,是新的介入方式,其可行性问题又会激发科学家的研究热情。至于展览提出的“检视后人类的生态想象”,笔者以为此之“后”,是“超”的含义,即去人类社会的中心化地位,在尊重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植入“生长”与“制造”的概念。“制造”是人工的,而“生长”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对于自然而言,人工是异质的,但自然界不同品类的物种也存在异质性问题。对于异质物质,不是接纳就是排斥,或部分或全部,形成各种交错状态,诉说着种种故事。对此,科学是揭秘,艺术是表达,而数字技术可以不露痕迹地将科学的探索转化为可观赏的形态,甚至营造出全新的生态观。其中,充满着人的想象。生态系统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总在不停地流转。介入与混杂,有时破坏,有时却又再造。

对于自然界,艺术与科技都属于具有干预性质的再造系统。在当代艺术的世界里,科技不仅是手段,同时也可以借助材料以技术构成一种新的话语。这类实验性的艺术实践已持续多年,特别是在装置艺术与数字艺术方面,国内外均有不少有影响的作品。

近十年,“艺术与科技”作为一门新增专业开始深度介入艺术创作领域。2012年“艺术与科技”列入教育部的学科目录,至2019年,全国有34所高校开办“艺术与科技”专业,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均列在“设计学”名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研究生教学又设置了四个子研究方向:机器人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设计研究、生物科技设计、新兴社会媒体科技艺术;同时,确立三大课题体系:生命与生态、参与式文化与社会空间叙事、未来科技伦理,由此构成学科整体布局,以此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021年12月10日,教育部公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又新出现“科技艺术”专业,学科代码是130412TK,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申报获批,列在“美术学”名下。至2022年8月8日,教育部又公示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其中获批“科技艺术”新增专业的学校还有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及海口经济学院。同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之所以列举这些资料,是想澄清两个问题,即这几个相关专业的名称及其学科归属,在高等美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关系如何?作为新增专业,应该有其自身的学术定位,在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其学术发展的整体趋向如何?

之前的“艺术与科技”和后来的“科技艺术”,分别属于“设计学”与“美术学”。根据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科技艺术”应该还得划分到“美术”。至于“艺术与科技”,则应划分到交叉学科中的“设计学”(可授工学、艺术学学位)。以邱志杰的说法,“科技艺术(sci-tech arts)”就是“科技性的艺术。它归根结底还是艺术,它是用各种手段来做艺术”。可如何定义“艺术”?什么是艺术的本体?在当代人类社会,艺术的意涵变化太大了,本体性问题都被抽离了。只是谈论艺术问题时,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作为人的主体存在,离开人,不谈艺术。可人也只是“在场”的概念,因为人对物的客观性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物,可以成为在场的主体,意义自行生发的主体,可缺乏场域,缺乏人的观照,主体也不成立。在科技系统中,人与物的关系同样如此。当艺术遇到科技时,人与物的关系又会发生变化。艺术创作中“材料”的概念被“媒介”所取代,传统审美中的“意义”概念被“信息”所取代。媒介所牵涉到的不仅是材料的品质及其功能问题,重要的是彰显了材料与相关技术在传递信息方面的特异性。信息是无形的,发送与接受信息,其渠道和方式已远远超出人的身体自身,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科技介入艺术活动,就不再停留在工具层面,如同当代艺术中对物性的理解,科技本身也能成为本体性的存在。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理解“艺术”。如果不局限于主体性或本体性解释,不纠缠于词语的偏正结构,“科技艺术”的阐释空间确实非常大。

“艺术与科技”是双主体并置的关系式,适合交叉学科的结构模式,且在设计学领域,主体的设计理念主导着艺术实践。这种观念为先、创意为先,又注重实际效用,特别是通过复制进入传播网络的生产方式,十分符合当代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与当代人的审美状态。比如数字艺术,亦称“新媒体艺术”,其“新”之意,就是要不断地“出新”,加快各种媒介的代际替变。而多媒介共存,其性质就是“跨媒介”。“跨媒介艺术”在2022年新增本科目录中又被天津美术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申报为新增本科专业,学科代码为130408TK。作为专业名称,“艺术与科技”确实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及衍生性,才导致2022年的新增专业目录出现多项并置的现象。

浙江大学在2021年教育部新增专业目录出来后,才在艺术与考古学院增设“艺术与科技”专业,其总体思路是“设计艺术与人文知识体系”+“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偏向设计学科。在传统的设计专业方向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信息与交互设计、空间与展示设计、媒介与艺术设计三大专业模块,每个模块下均设置专业工作(实验)室”,“进行整体设计思维训练”,让学生“了解设计交叉研究的工作方法,掌握设计服务背后的技术手段,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关注技术进步和美感价值创造”。其研究方向包括设计心理学、信息设计技术与方法、现代空间展示技术、设计社会学、智能设计方法、创新设计思维与认知等。2022年广州美术学院报批新增本科专业“科技艺术”,但在2023年的招生简章中出现的还是“艺术与科技”,且纳入“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版块。天津美术学院2022年同样报批“科技艺术”新增专业,但在2022年和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中,都没有出现“科技艺术”或“艺术与科技”的专业名称,依然使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更为具体的专业称谓,归属设计学科。

21世纪是大设计时代,其主要的带动力量就是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还有生物工程与量子技术。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专业壁垒,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是艺术与科技的专业特质,也是今后艺术发展的总体趋势。而我们在讨论专业或学科概念时,还要注意另一个发展的趋向,即学科或专业概念的边界也在逐渐消解,本体性或本质性被逐渐忽略。二者相辅相成,任何实验性或创新性的艺术活动,都难以回避。在许多具体实践中,艺术往往只留有一个概念的空壳,只是名而已,不具有实际意义。所谓的“多”,就是“合”;所谓的“跨”,也是“合”。合,难免无序,看似混乱,因为相互间有牵扯,牵扯得越多越混乱,如新增的专业概念一样。乱不是问题,可以共生,也可以共创,只是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各种变化中调整关系,形成大同的艺术世界。

结语:优化生态系统

受疫情影响,2022年取消了不少美术活动,美术展览、美术研究及美术教育等交流与互动活动大多转向云端,在线上进行。这是2022年中国美术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得不让人考虑到网络系统的联动问题,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与美术活动相关的组织效力问题。优化系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事。

在社会文化传播平台上,熵的增与减同时存在,热度与能量的关系也时时在发生着变化,专业性与非专业性都是相对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以游戏的方式愉悦自身,以话语的方式相互取悦。艺术与艺术话语,都讲究体验。体验是感性的而不在于观念。关键词或主题词,只是引发思路,增强人的体验而已。体验,才是艺术活动的本源。2022年,社会将艺术体验的权利还给大众,当代艺术家也将体验的快乐分享给大众。艺术在社会发生的效力,通过话语交流平台,通过各种社会组织的活动,通过相关的话语系统,形成高密度、高强度的信息流。艺术的沉浸式体验,也不是以往艺术家独处的模式,而是演变为大众狂欢的事件,让大众共同参与,同时还保留着个体在预设的语境中能够与外界对话,也可以与自我对话。多向多元的互动环境,以“场域”的概念推出,“设计”无孔不入。比如,话语平台,是一种设计;交流主题,是一种设定;主体在场,需要特定的空间;跨界融合,需要特定的中介。即便是独来独往,也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系统设置的一个逻辑前提,而设计是一项整体的考虑。

由此而见,2022年确实是当代中国艺术转型中的重要环节。社会生态成了艺术发展的首要因素,原因是艺术形式的本体性问题正被忽略。所谓形式的本体性,就是从形态生成的内部结构出发,探究其语言符号的意义系统。外在形式或形态的改变,由其内部结构及语言系统的变化而导致。就形式而言,结构很重要;就语言而言,系统很重要。形式有两重性,即内与外,内形式具有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外形式具有形而下的形态意义。形式内部的结构关系调整与变化,与形式的质变有关,而质变直接联动的是一套相应的处理材料的技术系统,并形成相关话语。

话语形态变化多端,随着不同语境转换其意义指向,同时利用语境形成话语的网络系统。人们只有进入这一系统,才能捕捉意义的走向。此时,什么被悬置了?作为“物”而存在的结构形式。什么最活跃?作为话语的符号系统。过去,我们关注作品的形式结构,以此分析其意义生成的状态;现在,我们关注作品的语言环境,以此讨论眼前“物”在场的理由。存在(being)不再局限于人,同时也在“物”,在于人与物的关系。作为艺术而存在的“物”,可以是独立的作品,也可以是自然物品,或通过其他技术手段生产(含批量生产)的制品。生态,即事物生成的环境,是存在的唯一理由。脱离生态,无所谓形态。

2022年的国际双年展为什么成为年度热点?面对新时代,主题性创作如何体现时代精神?当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时,我们为什么难以把握其学科立场?也许,共情与共创才是比较贴切的回答。可这也只是说明一种现存的艺术状态,与生态有关,与形态也有关。进入后疫情时代,这种状况是否还会发生变化?个体与主体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调整,尚不得而知,但系统性的处理方法在数字时代必然继续存在,语境及生态问题还会被继续关注。


作者:郑工 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3期(总第90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郑工 | 2022美术:共情与共创(“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中国文艺评论》被评为AMI核心期刊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2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3期目录

2021美术:再释人民性(郑工)

“都市山水”中的自然观——当代山水画主题创作的历史转换(郑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