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正文

西湖论坛|文艺评论的狂欢还是新时代?

2016-05-10 阅读: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淡宁 收藏

  文评的狂欢还是文艺评论的新纪元?

  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观看者交流文艺作品的“伙伴”多了起来。

  技术的进步,让观感交流,跨越时空的界限,突破口头的局限——它们转化成了文字,无论是视频弹幕,亦或是微博、朋友圈里的观感,以及微信订阅号里那些虽然有标题党之嫌,但还是让你忍不住去点开看一眼的评论文章。

  原来,那些在屏幕另一端的人,也与你一样看了同一出戏,同一部剧。

  在严肃的文艺评论家眼里,互联网带来的弹幕、微博和微信观感,究竟算不算是一种新兴的文艺评论方式呢?这些内容又将会对文艺评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对于在“西湖论坛”开启之前抛出的问题,年轻的评论家和创作者,几乎都给出了“算”的答案。

  谁能制造微评论的影响力

  颜榴 艺术史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研究员,《国家话剧》主编

  弹幕、微信、微博上的短小的观感,算不算是文艺评论呢?

  说它“不算”,有些说不过去,但如果要说“算”我觉得又要打个问号。这个疑问号在于,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你,抓住你。任何的观看者,在看到那个弹幕的瞬间就被吸引了,甚至将你的注意力从视频本身转移了过去。

  出于这个目的,弹幕的使用者会使用一些很“惊险”的,带有挑拨意味的词语,所以,弹幕势必带有某种片面和偏激。因为它的目的决定了它的形式。如果用特别平常的方式去讲述一件事情,是有起承转合的。而弹幕略去了这些过程,直接扣进了你的感官,让你瞬间“愣一下”——这就是我说的“惊险”状态。

  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都爱看这个,因为看着很过瘾。

  许多由网络作品衍生出来的作品里,大量地在使用这些东西。这些刺激虽然是片面的,但恰恰是因此而产生了足够的关注度。至于是不是准确的,并不是很重要。

  微信、微博和弹幕,其实有着巨大的区别。以我的个人体会,微信和微博,你可以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看文字,什么时候看图片。如果说,作为文艺评论的方式,微信微博要好于弹幕。当然,微信与微博本身也有区别,比如受众。微信里你的受众都是熟人,而微博是不熟的人。

  我自己有这样的一种体验,比如我在某个时候发了一首诗,诗的文化含量、意境和意味其实也是属于观感性质的东西,但在朋友圈里可以说是应者寥寥,它的反响远不如我发一张我父亲的菜园或者是一碗我觉得挺好吃的米粉的图片。这意味着其实在你的朋友圈里,大家更想看到的还是更生活化的家长里短。微博的情况和微信也很像,虽然里面都是你不认识的人,但比如我发一个奥体中心的湖,一个在奥体中心旁边开店的人就会赞我,因为那张图里有他的小店。

  这种反应让我意识到,如果不是名人、明星效应,微博和微信作为文艺评论阵地的可行度和影响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一种可能性使得其影响非常大,那就是成为明星学者、大V。

  “撩妹”这样的词适用于评论吗

  郭晨子 文学硕士、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可以让人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演出与不一样的观点,也增加了人们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至少是一种对主流媒体的补充。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是观众,自媒体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我的文化消费欲望。因为当你发现你的朋友群体里,其他人都在看一些什么的时候,这会形成一种参与感。

  自媒体的短小并不是问题,比如一个微信订阅号叫“好戏”,它是一群热情的文艺青年在做。比如乌镇戏剧节,很多当天的演出,当天晚上就推出了评论。它是文艺青年写给文艺青年看的,写作者本身的出发点就是一个热心观众、文艺青年的水平,它对于需要一点文化生活的人而言,是有用的。

  对于我来说,不希望看到文体特别地网络化。这跟我的年龄、职业背景有关。因为网络化文体的那种套近乎,会显得很啰嗦并且很轻佻。但我又无法——网络传播本身有它的规律。

  我在给东方早报的一个“有戏”栏目撰稿,但我发现我起的剧评的标题都不行。每次编辑都要改一个更吓人一跳的名字。太网络化的风格显然不是我的菜,所以在我自己写作的时候,对于特别流行的词,比如“撩妹”,会刻意避免用到这一类的词汇。

  而且,我也觉得这些东西未必能100%吸引阅读。拿我自己来说,我曾经有一些文章是在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别人的微信拿来推出的,它经过了重新的排版和图片的选择,使之适应手机端的阅读感受。而像上海传统的那些戏剧杂志,把我的评论文章放上去的阅读量,也不过就是几百而已。

  吐槽到底有没有价值

  梁戈逻 《舞蹈》责编、舞评人、导演、编剧

  弹幕、微信和微博肯定是一种文艺评论的方式。

  互联网是一种必然的生活方式,现在出生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已经存在于这样的环境之中。

  其次,它会不会对文艺评论产生影响?我认为产生影响是肯定的。

  我是在舞蹈领域的,以我所知,这个领域的创作者们其实都比较脆弱,对于批评的声音会比较敏感,甚至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我们不得不去正视的“人情”。

  匿名,让有些话不再那么难以启齿,也不用过于担心会伤害到脆弱的人际关系。我们曾经做过全中国第一个舞蹈评论网站,后来我们发现一些很著名的专家、前辈,也都在上面匿名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是畅所欲言。说的人多了,谈的角度多了,它必然会促成文艺评论的风气,乃至推动整个业界的创作。

  但互联网上的这些东西,有时又是很难界定的。它是评论,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文艺评论。它更多地偏重于一种感想、感慨或者说是吐槽。所以它会呈现出一种和这个世界目前的状态极为相似的状态——大量垃圾的产生,甚至会产生误导。私欲、水军等等的问题也已经显现了出来。

  这使得它需要有所规范——但这种规范并非是行政类型的规范,而是大家逐渐建立起一种文化自觉,或者出现一些业界内的意见领袖。

  评论可不可以是众筹式的

  孙晓星 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讲师,导演、剧作家、艺评人

  弹幕也好,微博、微信也好,其实就是一种平民化的媒介,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平民化的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民众化的言论,是一直以来很多人在追求的一种状态。但这牵扯到的一个问题是,评论,究竟需不需要技术门槛。

  要做批评或者评论,首先要具备一个基本的审美和判断力,在背后是需要一套自己的美学经验作为支撑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这些都基于他们的经验。而一旦发展到互联网上,这些语言,我们一般称之为“吐槽”。

  吐槽肯定不是专业评论,但另一方面,吐槽也不应该被忽视。弹幕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亚文化现象,你会发现弹幕是一块新的网络语言的滋生地。比如“累觉不爱”等等的词语,它们从这里滋生出来的,进入到一些主流的网站,甚至侵入到了线下。它是一种众筹式的评论,只有把这些吐槽归拢到一起,放在一起看,才能发现其价值所在。我觉得它可以是演出反馈的一部分,甚至,是演出本身的一部分。就像B站弹幕最终会侵占图像,成为图像的一部分,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真正专业的批评者,如果想要梳理问题,那就应该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上,把吐槽本身当做一个文化现象去看待和评论。

  去年,我花了一阵时间去研究新媒体传播、去研究营销、去研究如何做一个标题党。我在秒拍等地方看过一些小视频。视频很粗糙、也很山寨,但那时因为它还未被产品化、精致化、商业化。但这不能掩盖他其实是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很明显的感触是,我以前做的实验戏剧都太高冷了。这些研究让我意识到,平民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如果评论是可以众筹式的,那为什么创作不可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