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23年8月16日,以“‘一带一路’·文艺交流·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天山会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举办。西湖论坛是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浙江省文联共同创办的常设性品牌论坛。自2015年以来,论坛始终紧随时代步伐,聚焦创作现场,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各艺术门类、汇聚广大青年文艺评论家的重要平台。今年的西湖论坛首次走出浙江,走进“一带一路”枢纽地带,汇聚包括近80位新疆文艺评论工作者在内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十年来“一带一路”文艺实践经验,探索文艺如何表现中国文化符号、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第九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天山会议现场
“美美与共”,在交流互鉴中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之路
“十年来,‘一带一路’激活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正朝着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目标稳步迈进。建设‘一带一路’的‘文明之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有着突出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评协主席夏潮说。与会专家积极践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型人类文明观,深入探讨“一带一路”视域下文艺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时代内涵、价值、路径等。
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从艺术的文明向度出发,认为历史的枢纽与艺术交流互鉴形成的文明纽带,是文明之美的历史丰碑。艺术的丝绸之路彰显了文明纽带价值,是传播中华审美风范、以美美与共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路径。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宏鹏也提出,“美美与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要旨”。《中国日报》文教部主任记者杨阳从中国政府的“全球文明倡议”出发,以《中国日报》采编作品实例说明,文明互鉴,重在“互”字,不应是某一种文明单方面输出或输入,而应该是彼此间的倾听、理解、沟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语言学博士、委内瑞拉洛斯安第斯大学亚非拉移民社区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睿从中国文化和拉丁文化共有的历史和现代商业合作出发,认为近年来中拉思想文化经典互译工程的实施为推动中拉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建立起深厚的文化互信基础。在中拉对话中,应进一步巩固并完善中拉在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合作。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在历史长河中,文艺穿越文明隔阂,在不同文明交流碰撞中不断创新发展,彰显了文艺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所在。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朱玉宁阐述了中外戏剧创作中的交流与互鉴,强调在跨文化的相互影响中,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平等至关重要,仰视或贬抑都不可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张沈彤以宋金时期“池塘水禽纹”为例,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图像在意大利、美国等异域传播、复制和流变的审美与情感共情路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后杨晨从书法史角度分析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互鉴的真实样貌,为“一带一路”文化互动提供新思路。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开展不同文明和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合作、融汇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本届论坛中,不少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艺观念和现当代文艺实践,从中探寻中国文艺的精神气质、文化品格和“走出去”路径。
针对当下国际人文学术前沿课题之一的世界文学,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提出,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要从中国的立场和视角出发,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堪称世界文学时,既应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又要兼顾不同的国别/民族文学标准的相对性。他认为,“通过不懈努力,中国学者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不仅就中国问题发声,而且开始就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话题提出中国学者的理论建构。”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主任、新疆评协主席邹赞将关注点集中在“亚际比较文学”,他认为,基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全面系统梳理发掘中国文学在中亚的译介与传播状况,激活、重述丝路历史记忆,是切实增进中国同中亚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分享了他策划“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展览理念,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乌鲁木齐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希望通过展览,让全世界艺术家认识新疆,认识乌鲁木齐,重新思考陆权论的意义和价值。浙江师范大学讲师骆晓也结合自身美术评论和策展经历,提出要以天下情怀来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观点。
石家庄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文静和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刘衍泽分别关注网络文学IP改编的海外传播、海外电子游戏艺术的“中国风”与“中国化”,他们都认为,文艺应聚焦中华文化特性,注重传统文化表达的现代转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中法曲艺文化协会主席瞿见以海德堡大学“相声研讨课”为例,分析海外相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弘扬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向世界敞开之门(油画) 雷米·艾融(法国)
挖掘文艺瑰宝,传扬丝路精神,促进文明对话
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之路,也是艺术和文明的交流互鉴之路。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考察文学、影视、音乐、美术、舞蹈、杂技魔术等不同门类的丝路文艺,探索文艺在促进丝路文化精神传播和文明对话的重要作用。
新疆地区丰富多彩的文艺在丝绸之路上焕发耀眼的光彩。新疆作协副主席、新疆评协理事马木白提·艾买提,兵团评协副主席、塔里木大学文学院院长肖涛,新疆评协副主席、兵团评协副主席张凡,新疆艺术剧院二级编剧王俊,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讲师白哈提古丽·尼扎克和喀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杨钦增等从新疆多民族语言翻译优势、兵团文学、新疆文艺的创作与评论、新疆杂技魔术事业发展前瞻、汉语文学经典维吾尔文译介、新疆作家刘亮程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本巴》等角度,探讨新疆文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文化润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仝妍和天津传媒学院舞蹈理论教研室主任、蒙古国研究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张卉雨共同关注丝路非遗传统舞蹈,分析其程式结构、民族风格和现实情怀。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傅怡静基于近年来“一带一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大量实践,提出“一带一路”主题性创作要处理好主题性与主体性、艺术性与功能性、历史性与当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四重关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郝斌聚焦“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项目中来自欧洲、非洲和中亚等国家的57位艺术家作品,从丝路文化记忆的认同、新丝路与当代生活、文明互鉴与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解读“一带一路”之于世界文明互鉴的文化价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丽娅以大量珍贵的石窟图像资料,深入阐述以龟兹石窟为代表的新疆古代佛教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展现东西方文化在此地的交汇融合、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柯伟业以张彦远“妙悟自然”为切入点,考证该词的佛教源流以及该词进入画论的原因。北京大学艺术与健康管理实验室副研究员、温州大学客座教授李长鸿则从方法论意义上关注艺术融合的四种类型,并总结出“细分元素、归类现象、判断效果、连接时空、拓展系统”的艺术融合系统化分析方法。这些都为传扬丝路精神、促进文明对话提供了多重的视角和有益的借鉴。
正如中国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在闭幕式上总结的,此次会议达成五点共识:第一,文艺对自身文明要有高度自觉,对自身文化要有高度自信;第二,文艺要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拥抱人类文明;第三,文艺要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四,文艺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第五,文艺要成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使者。
建设广西——文莱经济走廊(油画) 韦骍、梁五婕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