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正文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

2019-09-24 阅读: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雅昌艺术网 收藏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现场

  2019年9月20日-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等单位领导,青年文艺评论家、理论研究者、相关行业从业者、新文艺群体代表以及媒体记者近百人出席活动。

  论坛以“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为主题,以主题论坛、主论坛、圆桌论坛、名家论坛交叉进行的方式,结合当下文艺发展及各艺术门类创作的实际,围绕“融合”“网络技术”“融媒体”“新技术革命与新创作”“新艺术发展与新评论”等关键词,以跨艺术门类综合研讨的方式,从不同视角聚焦新时代、新青年、新文艺、新媒介、新时代国家形象。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张均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庞井君主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文联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同时也推动文艺评论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们文艺评论工作关键的是要学习领悟,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仲呈祥主席认为对于文艺评论者而言,文艺评论的标准尤为重要,在他看来,这个标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四个方面: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此外,文艺创作要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且旗帜鲜明地指出文艺界、社科界的任务即“培根铸魂”。

  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从2015年8月1日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在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每一届都在前几届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现场

  会上,张均林书记总结了“西湖论坛”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以及对“文化浙江”腾飞的重要意义。第五届“西湖论坛”已经成为涵盖舞台艺术、视听艺术、网络文艺、造型艺术四个艺术大类的大型综合性高端学术论坛,是一个凝聚全国各个艺术门类,有情怀、有担当、有视野、有高度、有朝气、有洞见的专业研究者、评论者的重要平台。论坛视野开阔,话题前沿,既有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也有技术、形式层面的剖析,更有传播、接受乃至公共文化治理层面的思考,充分体现了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对当下文艺的深度关照与多维度的探究,更表达了他们探索、发展、确立中国表达、中国精神的担当。

  为了增加论坛的学术性,每届“西湖论坛”均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术嘉宾,主持青年文艺评论家论坛,并进行点评。本届邀请的学术嘉宾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罗怀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中国美术报》主编王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志忠,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樊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盘剑等。各位专家学者对青年文艺评论的现状及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帮助青年文艺评论家更好、健康、快速地成长。

  本届“西湖论坛”的主题是“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特别是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由高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青年具有敏锐的触角、澎湃的激情、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能够更加敏锐地关注新鲜事物,紧贴文艺实践发展动态,及时触摸、捕捉社会发展的脉搏,做出最及时、科学、准确的反映,所以说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作为文艺评论的生力军、先锋队,借“西湖论坛”这个平台,把全国优秀的青年文艺评论家代表聚集起来,研究问题,交流思想,更好地推动中国艺术发展走向未来。

  对此,庞井君对青年文艺评论家提出了几点期望,第一是“新时代”,大家要深刻分析和把握我们面临的现实的、历史的和未来的问题,在这个时代与科技、艺术交汇之处做大文章。第二个是“新青年”,新时代青年文艺评论家,要具有青年人的气质和青春的气息。第三是“新媒体”,作为一种革命的力量,我们要正视、重视新媒体的力量,发挥想象,确立标准和尺度,把握和运用这种力量。第四是“新的文艺形态和格局”,我们必须摒弃前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摒弃传统格局,思考未来文艺的发展。

  

  主题论坛: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

  20日上午,“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主题论坛召开,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冠超,中国影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宋展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颜全毅,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文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青年文艺论坛”召集人孙佳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美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家委员会委员白锐作为本届主题论坛的研讨嘉宾发言,论坛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主持。

“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主题论坛现场

  在主题论坛的研讨中,于冠超通过对建国初期、上世纪80年代以及新时期等几个不同时间国家形象的概括,提出如何塑造国家主题形象的思考。

  宋展翎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电影所塑造的形象的演变,1949—1966年人民电影的初创时期,荧幕形象虽简单却既接地气又极富感染力;文革之后即上世纪70年至80年代,几代导演同台竞技,创造了一系列既反传统又具有叛逆精神的作品,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进入90年代,国门打开,外片的进入,再加上体制的限制,中国电影的市场及社会关注度下滑至历史低谷;2003年后,随着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全面实行,中国电影进入新时期。未来,中国电影可以依托现代化技术,但始终秉承本民族性的审美品格才是中国电影真正的未来之路。

  颜全毅做了“中国戏曲青年评论者的自觉性成长与状况”的主题发言,他立足于戏曲行业的自身属性,介绍了该行业近年来青年从业者以及青年戏曲人才快速成长的新的生态环境。

  孙佳山从“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世纪变迁”,以及“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的这一波媒介迭代的中国经验”这两个角度,详细介绍了亚文化在建构国家形象过程中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白锐以“书写青春,当代青年书法创作的‘三个面向’”为题介绍了书法如何作为抽象艺术,以文字本体参与到塑造国家的形象,并提出三个关键词——根植传统、多样融合、借古开今,分别代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三个不同阶段的青年书法创作状态,以此来梳理青年书法创作的发展脉络。

“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主题论坛现场

 

  主论坛: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

  今年的“西湖论坛”将造型艺术作为主论坛,并首次将不同艺术门类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就同一问题集中展开研讨。希望这种跨学科、跨门类的研讨能够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

  9月20日下午,主论坛“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 召开,由王平主持,郑工、樊波、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张甘霖、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昌菊、浙江传媒大学教师祖宇、《书法》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杨勇作为嘉宾参与研讨。

主论坛“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现场

  在李昌菊看来,新中国建立70年以来,青年美术家就开始从革命历史、领袖英雄、生产建设、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等方面对国家形象进行塑造,但每个历史阶段,国家形象塑造的诉求不同,艺术语言的突破和探索,以及美术创作手法、视角的改变,都为新时期中国形象的构建和塑造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视角。

  杨勇则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大量展事、论文的相关数据,发现80后的书法群体对于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书法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各大展赛的主办,他们大都拥有系统而专业的高校教育背景,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弱点如技道失衡、文化素养不足等,这些思考对于当下的书法从业者都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甘霖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瓷器生产一片盛景;改革开放初期,派别兴起以及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改良成风;20世纪90年代,陶瓷个体作坊大量出现导致景德镇优秀品质逐渐跌下神坛;21世纪,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开始对传统技艺再重视,陶瓷从业者对传统元素再接纳,出现多元并存的景观。但是新中国以来陶瓷却在海外没有“中国话语”,在这一方面,陶瓷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之一,在文化输出方面还亟待加强。

  祖宇从设计的中西方视角对“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进行回应,并提出三个问题的思考:第一,我要成为什么样的文艺工作者?第二,我所从事的工作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第三,如何描述新中国形象,并且探索更多的可能?

  郑工、樊波、王平对四位青年文艺评论者的论述做出再度的延伸,比如,新时代是一个奋斗者的时代,对此我们应建立一个怎样的主体?新时代艺术瓷的产生导致观赏与实用分离的情况下,瓷器如何构建中国形象,留下新中国的印记?新时代中国形象与书法字体存在何种关联?等等。

  除主题论坛、主论坛外,还同时举办了“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与现实主义精神”“人工智能与艺术未来”“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现实精神”“‘融’语境下的文艺发展新生态”五个圆桌论坛,最后,论坛将延续上届“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的名家论坛,旨在通过学术嘉宾的研讨能对今后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附: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各论坛主题和嘉宾

  【主题论坛】“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

  时间:9月20日上午

  主 持: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先生

  研讨嘉宾:于冠超 左 衡 颜全毅 孙佳山 白锐

 

  【主论坛“时空对话”】“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

  时间:9月20日下午

  学术主持:《中国美术报》主编王 平先生

  研讨嘉宾:郑工 樊波 张甘霖 李昌菊 祖宇 杨勇

 

  【圆桌论坛】“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

  时间:9月20日下午

  学术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评论家协会主席 汪涌豪先生

  薛晋文 牛鸿英 宋展翎 卞天歌 李言 张延杰 韦立 刘佳 李长鸿 郑焕钊 刘英 盖琪 张书娟

 

  【圆桌论坛】“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与现实主义精神”

  时间:9月20日下午

  学术主持: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 饶曙光先生

  ​林玮 陈昌业 吴凑春 赵正阳 颜全毅 邓添天 廖夏璇 方冠男 孙佳山 苏妮娜 许苗苗 高东旭

“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与现实主义精神”圆桌论坛现场

  

  【圆桌论坛】“人工智能与艺术未来”

  时间:9月21日上午

  学术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范志忠先生

  陆丽娟 张甘霖 马菁菁 白云 陈昌业 宋展翎 卞天歌 赵正阳 方冠男 李长鸿 盖琪 刘英

圆桌论坛“人工智能与艺术未来”现场

 

  ​【圆桌论坛】“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现实精神”

  时间:9月21日上午

  学术主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罗怀臻先生

  白锐 杨频 于冠超 祖宇 贺绚绚 吴凑春 李言 林玮 颜全毅 廖夏璇 高东旭 郑焕钊 张书娟

圆桌论坛“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现实精神”现场

 

  【圆桌论坛】“‘融’语境下的文艺发展新生态”

  时间:9月21日上午

  学术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盘 剑先生

  于洋 李昌菊 杨勇 李剑锋 牛鸿英 张延杰 韦立 邓添天 苏妮娜 许苗苗

圆桌论坛“‘融’语境下的文艺发展新生态”现场

 

  【名家论坛】“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

  时间:9月21日下午

  主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德祥先生

  研讨嘉宾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范志忠: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盘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名家论坛“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现场

 

  延伸阅读: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 “西湖论坛” 开幕式在杭州举行

  “西湖论坛”征召全国“游侠”论剑,你来吗?

  高校“青椒”们,“西湖论坛”12个参会名额,等你来呦!

  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宁波峰会综述

  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 “西湖论坛”宁波峰会开幕

  第三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开幕,倡议书引领网络文艺评论共识

  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举行

  “西湖论坛”打造青年文艺评论家话语平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