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现实主义精神持续高昂,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奋进历程转化为文艺作品中的生动故事,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
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开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赋予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新的时代光彩。
英雄故事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强大感召力,记录英雄、塑造英雄、广泛传扬英雄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江西井冈山“井冈红旗”雕塑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是文艺作品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近年来,爱国主义主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爱国之情喷薄而出,家国情怀感人肺腑,激发起广泛向心力、凝聚力,为奋进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观照社会现实,描绘时代奋进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充沛的灵感、丰富的素材。电视剧《山海情》把镜头对准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马得福和乡亲们生动诠释了如何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彩调剧《新刘三姐》深入挖掘壮乡儿女追梦圆梦的动人故事,因歌起舞、以舞伴歌,抒发了真挚而热烈的乡土情、家国情。
紧跟时代步伐,文艺创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笔墨当随时代,美术作品《龙腾大湾》《雄安进行时》《飞天圆梦》《天眼》《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等描绘城乡新气象,展现科技新进展,铭刻成就,定格记忆。电视剧《麓山之歌》用诗意方式开掘工业题材,在工业美学和烟火气息的融汇中呈现新时代新气象。
现实主义精神持续高昂,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奋进历程转化为文艺作品中的生动故事,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电影《中国医生》《穿过寒冬拥抱你》《你是我的春天》,话剧《逆行》《人民至上》以不同视角、风格和手法,展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讴歌伟大抗疫精神。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电视剧《人世间》、电影《我的姐姐》等作品,从真实的生活、朴实的情感出发,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质朴中凸显崇高,揭示了内蕴于平凡世间的进取之志和无私大爱。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新时代的奋斗故事给予文艺创作者发掘、提炼和呈现的无限可能。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采取小切口、大叙事的方式,以路长河等人物的担当和情义,彰显时代精神。电视剧《装台》中,刁顺子等普通人面对困难,不埋怨、不放弃,显示出坚韧意志和不屈力量。
中外合拍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记录了村支书、卡车司机、杂技演员等平凡人追梦小康的鲜活故事,绘就大国小康的时代画卷。外籍导演柯文思上世纪80年代曾到过中国,拍此片时他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我希望用影片记录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一面,记录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我们拍的是中国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用镜头展示中国人民的生存之道。”
奏响古韵新声,彰显中华文化之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底色。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优质文化综艺节目,以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开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赋予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新的时代光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把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的创作故事搬上舞台,让人感受传承千年的艺匠精神和文化情怀。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以现代艺术手法展现中华美学精神,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中国梦”主题歌曲《春风十万里》化用古人诗句,用形象化、艺术性的音乐语言营造意境,不仅频频登上各大晚会,更在短视频平台上受到欢迎。这首歌唱出了文脉流传的源头活水,也传递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的是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今年6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领衔讲解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在网上推出,74条视频在两个月时间里播放量突破4000万。抖音平台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平台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178亿,同比增长168%。“戏腔”歌曲、国风文创成为网络爆款,年轻人自发生产海量国风内容……短视频、影视综艺、文创、文旅,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感、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等,也得到广泛传播。
塑造感人形象,闪耀中国精神之光
英雄故事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强大感召力,记录英雄、塑造英雄、广泛传扬英雄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为英雄立传、为楷模写照的作品,点亮了精神之火,凝聚了奋进之力。导演张艺谋拍完电影《狙击手》之后感慨:年轻观众之所以如此关注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是因为它展现的家国情怀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发当代人共鸣。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乔年慨然就义前深情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剧集播出后,这个“名场面”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开来。不少年轻观众表示:看了《觉醒年代》后,更加坚定了把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的决心。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高擎中国精神火炬,文艺在攀登高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震撼人心。数百名舞者挥动鲜艳的红旗,一面直径10米的巨型大鼓和100面中国鼓在空中擂响,鼓声阵阵,鼓乐歌舞《新的天地》把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壮丽画卷表现得淋漓尽致。讴歌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文艺作品更有筋骨、力度和神采。话剧《香山之夜》、京剧《红军故事》、昆剧《瞿秋白》、评剧《革命家庭》、锡剧《烛光在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悬崖之上》、电视剧《功勋》《跨过鸭绿江》等一大批作品,多类型全景式展现先驱者的勇毅、爱国者的担当、牺牲者的奉献,中国精神的火光由此闪耀得愈发明亮。
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是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饱满的人物形象,来自对丰富生活的提炼。电视剧《在一起》中,演员张嘉益在扮演剧中人张汉清时,细心感悟人物原型张定宇院长的先进事迹,以高低不平的脚步,走出坚毅沉稳的姿态。演员王劲松参加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拍摄时,为了扮演好长眠在雪山上的炊事班长老钱,10天减重至58公斤。走进雪山,真实展现严酷的环境,彰显红军战士的革命意志,王劲松眼含热泪:“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股子力量,我一直渴望表达的高尚情怀。”正是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情怀绘就了神州大地奋斗向上、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也正是这样的英雄、这样的形象,让不平凡的时代繁花似锦、光荣绽放。
新时代文艺的动人旋律在每一个奋斗者心中激荡,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伟大梦想。
(作者: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