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迟子建散文《撕日历》:于笔墨之外道尽人生

2018-01-1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韩淑艳 收藏

  读迟子建的散文《撕日历》,有种久违的欣喜。一篇短文,以浅易亲和的文字,深深地感动着你,让人体味到一种久未体验的阅读满足。

迟子建散文

  整篇文章就像是在唠家常,文风随和亲切。文字不雕琢不刻意,诚朴真切恰如老友叙谈一般,仿佛只是在不经意间,目光触及案头摆放的台历,于是随笔叙写开去,一些往事、一点点心情,娓娓道来,真诚坦然、散淡冲和,看上去不曾着力,却字字精到,直落进人心里去。不禁感叹:最有力量的文字,大概便是看着不起眼,读来却格外入眼入心。

  掩卷回味,印象最为深切的,是冬日凌晨,父亲做好了饭,叫孩子起床,孩子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的细节。那个遥远的寒冬里的温馨画面,暖暖地在读者的感觉中重现出来,此时,这位慈爱的父亲,仿佛也变成了读者的慈父一般,他忙碌的身影、温和的笑容,从文字中隐约浮现出来,温暖着阅读者。在父母跟前,即便是如何耍赖,如何任性,都能被无限包容,那样一份亲情,便在读者的心底,悠悠蔓延开来。让人不由得将文字一次次翻到眼前,以期能多感受一会儿那暖暖的亲情。

  文章的动人之处,好像又不仅仅是这些,总觉得有种深邃旷达的气息,隐于文字之后。字里行间,始终贯穿着一种不纠结、不执着的通脱气质,品读之际,读者的胸襟,亦是恬然而扩开的。

  细细回味,文章通达的气质,大约是来自那笃定、冲和的岁月感:

  “撕去的日子有风雨雷电,也有阳光雨露和频降的白雪。撕去的日子有欢欣愉悦,也有争吵和悲伤。虽然那是清贫的时光,但因为有一个团圆的家,它无时不散发出温馨气息。”

  当人站到高处,以一种宽和、淡远和留恋的心境,看待逝去的日子,才会看到,那些争争吵吵,喜怒哀乐后面,那些无比珍重的、割舍不断的温情,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活色生香的过往。

  人对命运的感知,会因各自的认知和心境有所不同,也便因此赋予了它不同的色调,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对命运的不同的阐释。在作者的视野中,“被我撕掉的日子有时飘到窗外,随风飞舞,落到鸡舍的就被鸡一轰而啄破,落到猪圈的就被猪给拱到粪里也成为粪。命运好的落在菜园里,被清新的空气滋润着,而最后也免不了被雨打湿,沤烂后成为土。”那些亲历的日子,那些悲欢、挣扎,那无尽的启迪和体悟,好也罢,坏也罢,它们终将都随着岁月流逝,在时光中消散殆尽。珍贵的记忆细细收藏,至于其它,也就无需计较、无须理会了。回望生命的时候,给时光一份谅解,与命运做个和解,其实,便也是与自我的一种和解吧。

  忽然也就明白,文章何以以“撕日历”为主线了。日历,是逝去的时光最为形象的一个载体,由日历切入,沉到记忆深处,拾取一些富于质感、熠熠闪光的片段,聊以反思和蔚籍,最为恰当。

  最令人叹服的,是文章似乎只是絮絮地记述一些琐碎的往事,而这些凝练的细节,正像国画中的留白,因为作者不对它们做任何引申,因而它们极具开放性和扩展性,阅读者从这些亲切的、极接地气的细节中,不仅读到了那些细碎的过往,更读出了那逝去的年华,那远去的亲情,甚至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迁移进来,在这样热络络、活生生的情境之中,读出了无限丰富的人生况味。

     

(文/韩淑艳

 

       你也喜欢迟子建的散文《撕日历》吗?岁末年初,应网友建议,我们诚征配音朗读哟!欢迎将有关配音mp3及朗读者简介发送到中国文艺评论网邮箱:wyplzg@126.com。我们拟择优采用,对推送到本网和“中国文艺评论”微信的音频支付稿费或寄赠纪念品。

 

      附:迟子建散文《撕日历》

 

延伸阅读:

      何平评《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纠偏文学史

      现实主义的坚守和发展

      《当代》评出2015年度五佳长篇小说

      专家研讨《山中人语声》散文创作和地缘文化

      评刘醒龙长篇散文《上上长江》:文起大江流(桫椤)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