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舞蹈评论>正文

《内蒙古舞蹈精品集成》:开拓者与续写辉煌者之间的对话

2023-10-1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尧晔 收藏
开拓者与续写辉煌者之间的对话

——读《内蒙古舞蹈精品集成》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精神的重要成果,由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主编的《内蒙古舞蹈精品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日前由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便到了笔者的手中,期待之心就此落地,阅读模式随之开启,阅后感言落于纸面,可谓一气呵成。

《骑兵》(图片来源:“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微信公号)

《集成》全书共收录了125部舞蹈作品,作品编创时间上至1947年,下至2020年,时间跨度长达73年,纵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内蒙古各个历史时期,由舞蹈界的专家从诸多力作之中反复筛选而来,均为这一时期各民族的代表性作品,其思想、艺术和技术层面的价值理应得到高度评价。正如《集成》的执行负责人白雪燕在《后记》中所说,“勾勒出20世纪中叶以来内蒙古传统题材舞蹈发展的清晰轨迹,为促进我国民族舞蹈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片段知识经验”。此处“片段知识经验”当属自谦,单就每部作品均配有蒙汉文文字概述、剧照及视频而言,堪称一部小而精的图文音像俱佳的内蒙古舞蹈史,特别是配套视频的加入,为舞蹈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直观的体验。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在吴晓邦等延安文艺工作者帮助下,内蒙古舞蹈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被创建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在七十余年的发展中培育出一大批专业团体和舞蹈人才,这些在《集成》中均有体现。入选作品有内蒙古文工团(含之后的内蒙古歌舞团、内蒙古艺术剧院)等自治区级文艺团体,有盟市级的歌舞团,也有高校艺术团体、内蒙古军区文工团,更多的则是来自基层旗县乌兰牧骑的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内蒙古新舞蹈的发展历程。

《集成》的开篇之作是被誉为“内蒙古新舞蹈艺术奠基人”贾作光先生创作于1947年的处女作《牧马》,之后,先生先后创作了《哈库麦》《马刀舞》《雁》《鄂伦春》《鄂尔多斯》《挤奶员》《盅碗舞》等作品,均为20世纪中期中国和蒙古族舞在舞蹈领域的扛鼎之作,直至1976年,他还创作出了《彩虹》《喜悦》等作品。上述经典作品共计10部,位居全书单人作品收录之冠,这足以为“贾作光是内蒙古现代和当代舞蹈的开拓者”之说佐证。

贾作光先生曾在回忆录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内蒙古大草原是育我艺术成长的摇篮”,这十部代表作,“都是在生活中体验以后,加以升华把生态动作化为舞蹈元素,如:妇女挤奶……骑马等生活动作都提炼成舞蹈语汇,之后再编创成舞蹈搬到舞台上演出,得到群众的认同之后,我们把舞蹈在群众中再普及开来。就这样,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得到了内蒙古人民的认可,便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蒙古族舞蹈样式。”可以说这段话正是内蒙古新舞蹈的定义,“为人民而舞,为人民而创作”。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延安文艺以及内蒙古文工团为代表的内蒙古新文艺和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的精髓所在。

“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作为内蒙古文工团的一员,贾作光先生正是用自己一生践行内蒙古新文艺。开拓者重要,续写辉煌者同样重要,或者说更为重要;内蒙古舞蹈数十年的辉煌得益于开拓者,亦得益于辉煌的续写者。

我们更欣喜的是看到贾作光作品之外的115个作品,它们将先生开辟出的新舞蹈之路走得更加宽阔,其中有何燕敏的《顶碗舞》《盛装舞》《达斡尔民间呼号表演》,赵林平的《塔林布斯贵》《草原酒歌》《马背上的女人》等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代表作,创作者们还在这些小型作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最终以《草原英雄小姐妹》《骑兵》等舞剧连续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业界重要荣誉,让内蒙古舞蹈在贾作光舞蹈之后,依然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正如前文所述,乌兰牧骑是内蒙古新舞蹈之路践行者中的另一支有生力量,这也是本书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作为最基层的演出团体,乌兰牧骑亦是本书收录作品的主要创作演出单位,短小精悍又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是这些“红色文艺轻骑兵”下乡演出的主要节目。以1956年阿拉善左旗乌兰牧骑(当时称阿拉善左旗文工团)的《为祖国锻炼》为开端,《集成》共收录来自全自治区各旗县乌兰牧骑编创演出的作品39部,占全书比例达三成以上,显示了乌兰牧骑在舞蹈领域的雄厚实力。在这些作品中,有1985年由莫力达瓦旗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女子独舞《嬉水姑娘》,舞蹈从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有1989年由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孟克珠岚》,该舞蹈“再现了古老岁月中火和光给人的温暖与期盼,表达了蒙古族对火和光的崇拜及由此生发的对光明的追求”;有2019年由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乌仁布斯贵》,该舞蹈“展现了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女性愉快地聚集在一起进行刺绣的场景,展示了科尔沁刺绣文化的魅力”。值得一说的是,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之年,“科尔沁刺绣文化”在带动该地区脱贫致富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该舞蹈的创作者紧扣时代脉搏,在生活中发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凡此种种,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留待感兴趣的读者自行阅读欣赏。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作为自治区最高级别的艺术科研机构,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艺术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评论工作,《集成》可谓近年来研究院在舞蹈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突出成果。本书付梓之际,恰逢贾作光先生诞辰100周年,这也是为先生诞辰所敬献的一份礼物。《集成》可视为“开拓者与续写辉煌者之间的对话”的第一篇章,相信接下来的篇章会更加精彩。


(作者:刘尧晔,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


延伸阅读:

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强化引领 明确方向

特别策划·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红色文化传播使者——乌兰牧骑

凝聚时代精神 繁荣民族文艺: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