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纪录片《智能时代》:关乎世界与人类未来的时代之问(顾亚奇)

2023-07-1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顾亚奇 收藏
关乎世界与人类未来的时代之问

——评纪录片《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以“时代瞭望者”的视角解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无疑是电视媒体的一次自我挑战,体现了媒体引领思想的使命担当,具有超出作品自身的标杆意义。

在ChatGPT掀起讨论热潮的当下,人们对人工智能给予了空前关注。一个强大智能时代的来临,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祸是福?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时,有人恐慌,有人急切地予以拥抱。人们该何去何从,又该到哪里找到权威答案?这是关乎全世界、涉及每一个人的时代之问。近期,央视总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智能时代》给出了及时、权威的解答:“智能”起源、科技创新、对人的冲击、城市演进、技术风险、未来机遇……纪录片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带领观众一起开启人工智能的探秘与思想之旅。

以“全球视野”彰显文化自信

《智能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作品具有“全球视野”,始终立足全球语境、吸纳世界顶尖专家观点,推动前沿科技领域开放式对话。作品站在全人类未来福祉的高度,搜寻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吸纳剖析最典型案例。《智能时代》集合世界不同国家与地区100多位相关领域顶尖专家的观点,展现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向,为观众打开了认知智能技术的国际视野。

一方面,《智能时代》持续追踪前沿科技的发展状况。主创团队深入欧、美、加、日等不同地区与国家,竭尽所能地呈现国内外先进案例。在《城市的远见》中,伦敦“回收之眼”将视觉识别系统与机械臂相结合,降低了垃圾处理60%的运行成本。上海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系统,将10号线的运行速度提升了13.4%,平均折返时间减少60秒。人工智能国内外实际案例的日常应用,将神秘的“人工智能”带进了公众的生活。另一方面,《智能时代》以多元观点打造开放交流空间,节目组采访的专家构成了人工智能国际领域“天花板”级别的阵容,其中既有院士、国际一流高校教授、全球高端科技公司专家,也有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学顾问、知乎大V等。这些专家从不同维度展开观点碰撞,形成了“讨论”场域,也引发了观众的互动与思考。《智能时代》的全球视野与开放结构,折射出国家主流媒体“胸怀天下”的视野格局与文化自信。

以“人文视角”审视科技发展

《智能时代》既回望历史又观照当下,串联起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图景,搭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叙事时空。作品在科学、客观、详尽地解释智能技术的同时,始终秉持“人是技术的尺度”的核心理念,直面公众对技术隐患、潜在危险的深层焦虑,描绘智媒时代“人机协同”的文明前景。

从追溯“智能”的起源开始,《智能时代》本着“用历史的视角理解科技,用科技的视角前瞻发展”的初衷,回溯历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历程,揭开“智能”的神秘面纱与本质特征。中国苗族歌棒上篆刻的“聘礼清单”,留存着信息记录与传递促进智能进化的奥秘;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款微处理器开启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技术创新;2016年在韩国首尔举办的人机围棋对弈刷新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智能时代》带领观众穿梭于智能技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始终贯穿一个核心理念:科技,应当以人为本。

《智能时代》全片始终隐在地发问:科技改变了什么,又给人类带来什么?当机器拥有“人”和“智慧”后,人类能否、又该如何面对与应对?例如,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迈克尔·伍尔德里奇认为,计算机程序帮助医生识别影像中的人体病变,使医生有更多时间“了解患者并与患者建立情感联系”,因此“医生”的许多工作是AI不可能代替的。此外,《智能时代》关于隐私泄露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是基于“人”的主体立场的思考。纪录片并未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引领观众一起思考智能时代“人”自身的发展。

以“技艺融通”优化传播效果

科技题材的纪录片创作的难点在于既要向观众普及专业知识,又要在视听语言上寻求突破、在趣味性上开辟独特的路径。《智能时代》在制作上兼顾技术性与艺术性,在视觉符号上体现“科技感”,在解说语态上营造“网感”,以别样的视听体验赢得了观众好评。

《智能时代》的“科技感”既贯穿在节目内容中,更表现在对画面细节的精雕细琢上。在《AI突围》中,由AI复述的查尔斯·巴贝奇的自传采用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重现了发明家150年前的声音,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复现历史的“本领”。再如,片中地点、访谈人物介绍等字幕采用“计算机字符串生成”的形式,既新颖独特又符合作品调性,足见主创团队细节把握的匠心所在。纪录片中还融入了卡通漫画、手绘形象等画面元素,让原本枯燥、刻板的科技类内容展示、原理解析等变得生动,让人工智能技术的硬核逻辑贴近观众生活,营造出专业性、趣味性、故事性兼具的视听体验。

在融媒传播生态下,《智能时代》在内容结构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处理,其时长50分钟的整片由三至四分钟的短片串联而成,每一集既是紧扣主题、有内在逻辑的整体,又便于在其他新媒体平台以单个短视频的方式精准分发,体现了“智能时代”的“智慧传播”。正是得益于此,《智能时代》在电视大屏播出的同时,在小屏端持续发力,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关注。截至6月初,《智能时代》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主话题“纪录片智能时代”阅读量超1.5亿,“你何时意识到人工智能已介入生活”登陆微博要闻榜。大屏小屏的互动传播使“智能时代”的话题不断发酵,持续扩大传播效应。

从2014年央视播出10集纪录片《互联时代》算起,《智能时代》在时隔9年之后应时推出,这是对技术驱动下时代变革的主动回应。尤其是,《智能时代》由国家级科研机构担纲学术指导,确保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权威、准确,借助生动影像,公众既“看得懂”又充满趣味,实现了媒体人与专业人士深度联合的公众科普。《智能时代》体现了中央电视总台“思想+艺术+技术”的核心理念,也充分表明媒体既能提供娱乐,又能攀登思想高峰。《智能时代》以“时代瞭望者”的视角解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无疑是电视媒体的一次自我挑战,体现了媒体引领思想的使命担当,具有超出作品自身的标杆意义。


(作者:顾亚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视听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纪录片《南阳史话》:地方历史文化的影像创化与传播(顾亚奇)

北京人艺话剧《正红旗下》:“老舍”忆北平(顾亚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