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温暖的甜蜜的》:在一次次说“不”中走向真爱,回归本心(戴清)

2023-07-1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戴清 收藏
在一次次说“不”中走向真爱,回归本心

——《温暖的甜蜜的》剧评

刘江导演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是都市情感剧中的上品,观众对其“三部曲”的第三部《温暖的甜蜜的》的期待之高不言而喻。都市情感剧看似好写,但写好了其实很难。一来优秀作品较多、珠玉在前,观众有比较,也容易鉴别高下;二来表现内容离观众生活最近,创作对生活的理解、情感观念、伦理价值、情节设置、细节选择等常常天然地带有话题性,都要直面观众的检验乃至挑剔,而这又总是以纯粹个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因此,稍有违和,观众就很难产生共情共鸣。同时,融媒体时代还很容易引发网友们的热议,稍有不慎,一些争议性话题还可能引发舆情。这些问题无疑都大大增加了创作都市情感剧的难度,也使创作面临着两难选择:没有话题,很难吸引观众,作品会缺乏热度;有话题,又不能争议太强,文化观念过于超前很可能过犹不及,“度”的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也是导演、主创们创作功力的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温暖的甜蜜的》在观众接受中可谓全程高热,同时网络反应又相对温和,其分寸感着实不易。

作品表现了姐妹花南飞和齐家宜对真爱追寻的历程与曲折。“真情本位”的价值立场应该说一直都是都市情感剧的基本主题,“美善合一”也是这些创作的主要审美取向。无论是电视剧史上的一部部佳作还是刘江导演“情感三部曲”的前两部莫不如此。那么该剧提供了哪些新的表达和思考,既决定了作品的新意,也能满足观众对好作品的期待。

作品敢于直面当下大都市青年男女婚恋的复杂性与各类生活难题。这一难题的大背景是由人口构成比例与女性意识提升所带来的。一方面大都市中优秀熟龄单身女性的基数较大,另一方面熟龄女性的自主意识大大提升、对婚姻的要求无形中提高了。在这种背景下,婚恋难度自然提升。《温暖的甜蜜的》正是聚焦这一突出的社会现象——女性不愿为了成家而将就结婚,是不是就只能骄傲潇洒地生活、然后不惧孤独地老去?

艺术创作一向是对现实难题的想象性解决,有时也通过提供一种审美乌托邦来慰藉芸芸众生或给观众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温暖的甜蜜的》的创作者显然没有对当下都市年轻人的婚恋状况进行简单提纯,剧中南飞和齐家宜各有各的婚恋难题和糟心事儿。创作者也没有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做斩钉截铁的臧否,而是通过人物的情感关系与情节设置来显示他们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人物在身心创痛中的成长、迷惘与抉择。

在此,作品在戏剧冲突并不多么激烈的情形下温和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伦理观念与情感观念,在一次次说“不”中呈现了创作者的思考:比如开场齐家宜果断离开自私无赖的新婚丈夫徐西和重男轻女的婆婆包惠美,就是首先对婚恋两性关系中的男尊女卑说“不”。同时,家宜的态度也不是徐西的浪漫表白与爱的宣示能够改变的,一样坚定说“不”。在此,作品解构了很多剧中的浪漫场景,因为家宜要的浪漫绝不是形式上的,所谓“爱你一万年”的表白,就像其中飘散的“万”字一样令人尴尬难耐。

第二,人物也以各自的行动与态度对所谓的破镜重圆说“不”。新世纪前后一批家庭伦理剧特别热衷表现夫妻、情侣间的破镜重圆,即男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磨砺、看清了真心,最终“重新牵手”。《结婚十年》《新结婚时代》即是代表。《温暖的甜蜜的》对此却表现出较为明确的否定态度——过往的情感无论当时多么深情真挚,一旦错过,过去了就只属于过去和回忆,感情毕竟不像自来水似的开关由人。剧中陈放和刘舒婷、齐家宜和田中青、南飞和佟辛的感情虽然不尽相同,但最终都无法破镜重圆。尽管人物不乏遗憾或不甘,但还是无法回到从前、重新开始。

破镜能否重圆?一方面关涉生活实际,很多时候“破镜”是无法“重圆”的;另一方面对“破镜重圆”的热衷潜隐着创作者对传统“大团圆”模式的醉心。《温暖的甜蜜的》在这一点上以人物情感选择的形象化表达完成了对此前陈陈相因的伦理/审美观念的思考与超越。剧中陈放最初看起来做事显得拖泥带水,本来在情感上已经彻底放弃了背叛在先、又意欲求和的前妻,却又出于孝道、没法忤逆执意让他复婚的父母,以及必须顾及患病的幼子,其后又出钱出力、全心照顾患重病的前妻。随着剧情推进,观众逐渐了解了,在看似软弱的个性背后,陈放的内心又是坚韧执着的,他的所有让步都不意味着他内心的摇摆,而是本性中的宽厚仁义。这一切最终也让观众相信南飞等他多年无疑是值得的;而南飞即使在遭遇网上、职场辱骂与误解的巨大压力下,也没有去逼迫为了父母和孩子暂时选择“隐离婚”的心上人,又会让人感叹他们的为人多么相像,也为这段坎坷的感情最终修成正果而由衷感动。

第三,剧中主人公们更对家长的催婚压力说“不”。南飞和焦岳以假对象欺瞒各自的父母恰是证明。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不愿做家长管制下的“巨婴”,而是希望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与爱情。代际冲突总是能够最真实地折射时代伦理观念的变化,由此看,《温暖的甜蜜的》也是继《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出自熟龄独生子女们的郑重“独立宣言”。融媒时代,“青年文化”(即所谓“后喻文化”)对老年人的反向启蒙日趋明显,年轻一代的精神自主意识也必将获得更大程度的彰显。

第四,有缘、无分,同样是爱情无法成熟的原因。缘分不到,就不是那个对的人,即便可惜,还是得无奈说“不”。剧中齐家宜和小丘的姐弟恋,凌骄阳对南飞的爱而不得,以及焦岳和沈雪之间都属此类缘分不到的插曲,最后必然让位于主人公对“真爱”的追寻与坚守。

第五,该剧在表现当下熟龄男女的婚恋情感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物的职场沉浮与社会职业伦理,特别表现了人物对职业理想与初心的追寻与回归,这方面的表现让人物个性更加饱满动人。在此,主人公也几乎是以一系列的拒绝、说“不”来表现的:南飞宁肯辞职,也不违心做检讨,显示出她倔强正直的性格;陈放对自己的策展人定位说“不”,回归做一名纯粹的雕塑家,呈现出他抱朴守真的艺术初心,与他对南飞的爱的坚守一起见证了他坦荡的生活态度。焦岳放弃海外名校的专业所学,追随少年时的美术理想,做竹编技艺体验馆,南飞对医美病患的尊重与关怀,齐家宜作为设计师凭借实力与实干令人瞩目,不亮眼的学历不再阻碍她的进步,对职场不公也终于敢于正面说“不”,这些都是人物遵循自由自然的内心召唤而做出的人生抉择。

《温暖的甜蜜的》还细腻表现了南飞和齐家宜的友情,虽然中间也经历过误解与波折,友谊的小船儿差点儿倾覆,但她们之间是真的好,而不是“塑料姐妹花”。近年来荧屏银幕上从《失恋33天》等作品热衷表现“撬好友的男友”这类桥段,以表现同时被最信赖的两个人背叛的信任危机,改变为表现姐妹情谊,到《三十而已》《流金岁月》《我在他乡挺好的》和这部《温暖的甜蜜的》都细腻表现了女性之间的深厚友情,很让人感动。这是女性的觉醒,也是女性独立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温暖的甜蜜的》又是一部表现女性独立精神与自省意识的作品。

最终,在一次次说“不”和多层面的反思中,人物所代表的当下都市年轻人的精神情感需求、多层次的情感品质得到了细致入微的揭示。两对男女主人公的个性鲜活灵动,情感表现动人而有力量。作品通过人物表达的情感观念与人生观念更富于启示与思考,即在人生价值与情感选择上,成为精神自由的独立个体才是真正温暖的人生,与真爱相伴才是甜蜜生活的开始。


(作者:戴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二届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戴清专页

电视剧《后浪》:展现中医传承化育心性的力量(戴清)

“人物二重性”的丰富性与倾向性——围绕反腐、扫黑题材剧的人物塑造展开(戴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