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
  • 冯小刚:《芳华》才是“我的”电影,骨子里是热的暖的

    冯小刚说,这部电影是最没有包袱的一次创作。“内心没有背负着某种巨大的期待,比如我拍《我不是潘金莲》和《1942》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觉得要拍一个在这个作品履历表上特别重要的作品。不管是《1942》、《唐山大地震》,还是《我不是潘金莲》也罢,其实我始终并不觉得那是我的电影,那是刘震云的东西在里面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芳华》虽然有严歌苓的东西,但更接近我的本性。刘震云的东西,骨子里是冷的,像《芳华》这个东西,骨子里是热的、暖的。”

    2017-12-19详情
  • 尹鸿:中国电影如何“由大到强”

    我们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历史进程相匹配,既要突破许多习惯性的文化、艺术和美学观念,也要变革和创新限制中国电影视野、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从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基础上,形成中国电影的全球文化观,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共享的文化价值体系,完成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创作出更多既具有文化感召力也具有市场占有力的优秀电影。

    2017-12-13详情
  • 《芳华》的主题尴尬:文工团之痛不应该成为战争之伤的前因

    好莱坞电影是绝对不需要这样的剧本的,所以,当《芳华》也沿袭着这种流水账影片的风格出世的时候,好莱坞电影自然不会需要它,而中国电影向来有这种流水账电影的生存土壤,很自然地接手了它,但给人的尴尬却是冯小刚在《芳华》里呈现出叙述内涵上的分裂与矛盾,也就是说,冯小刚制造了另一个自我,与自己进行对抗。

    2017-12-11详情
  • 品味经典|中国1949,得了民心

    电影《开国大典》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这么多的细节填充起了开国大典前国共两党的本质差别,也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2017-12-11详情
  • 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即将开拍

    12月4日下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剧本创作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

    2017-12-11详情
  • 评电影 《不成问题的问题》:原著与呈现之间的罅隙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抗战时期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剧本沿袭小说的叙事格局和脉络,围绕战时一个僻静农场的经营状况,描摹世情、探究人心,着力于几个 “吾国吾民”形象塑造。

    2017-12-07详情
  • 《不成问题的问题》:一篇气韵生动的国民性寓言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由出身学院的梅峰执导,范伟、张超、王一鸣、殷桃等领衔主演。对于中国内地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算姗姗来迟,因为该片于2016年10月29日在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首映并收获了最佳艺术贡献奖;在2016年举办的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它更是一举斩获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2017-12-07详情
  • 《嘉年华》影评:不再让你孤单

    《嘉年华》讲的是一个压抑的悲剧故事,却起了这么个欢乐的名字。导演文晏的解释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嘉年华一样的时代,大家没有办法停下来,思考背后的人和事。其实,藏在喧嚣时代背后的孱弱个体,何止遭受猥亵和性侵的孩子,也有失怙无依的孤儿,以及面临各种其他伤害的幼童。如果不能为他们构筑起坚实的保护网络,他们就只能沉默,只能孤单。

    2017-11-28详情
  • 《东方快车谋杀案》:文艺复古的翻新悬疑片

    翻拍经典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匠心和智慧,很多知名导演都曾在翻拍上折戟沉沙。经典难以超越,但越是经典就越容易引发后来者的挑战欲望。所以,导演肯尼思·布拉纳近日给中国观众带来了新版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

    2017-11-24详情
  • 演员的诞生,或“电影脸”的毁灭

    “电影脸”这个词为各种面向的写作所泛用之后,得到了观众群体的广泛认同,“电影脸”象征着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旨趣,一种区别于直播间里女主播同质化脸孔的容貌,同时也隐含着社会地位的象征。盲目地将电影的成就归功于演员的一张脸和某种表情,甚至强求在与角色完全不相称的脸上实现表情的激化应用,甚至将之视为是孕育演员的“子宫”这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但《演员的诞生》这一档综艺正在这样做。

    2017-11-14详情
  • 张艾嘉:《相爱相亲》是一场爱的教育

    正如电影的英文标题所揭示的那样,《相爱相亲》是一场有关爱的教育。在当下的华语电影创作序列中,如《相爱相亲》般直指现代家庭的影片并不多见,看完全片后,不禁想起张艾嘉导演本人早年的一首歌,“你把我藏在暗处,说这是我们的天地,我点点头,就留了下来。你把我藏在暗处,你说觉得幸福,我点点头,还是留了下来。你把我藏在暗处,告诉我这里叫做心灵,我点点头,留了下来。”

    2017-11-13详情
  • 电影《十八洞村》:层层叠叠的湘西

    拍一部湘西的电影,讲一个湘西的故事,思想正确,主题积极,情感大气,画面唯美,故事感人,以真诚严谨的创作态度和严谨的工匠精神,努力表现生活真善美的本质精神,让体现国家思想、民族情感的正能量主旋律电影在创作制作上达到政治和艺术的大格局高维度的呈现,以此争取更好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从一开始就为我和我的创作团队提出的创作要求。

    2017-11-13详情
  • “阿Q”走了,我们只剩下廉价又无意义的笑声

    经典是需要每代人都去诠释的,正是一代人对经典的理解反映了时代。严顺开走了,在这样一个时代,也许该重拍《阿Q正传》了。

    2017-11-09详情
  • 中国电影不应光看漂亮数字(饶曙光)

    如果中国电影在深刻的、积极的结构性调整远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贸然再次走向腾飞、高速增长,很可能只会是短期效应,最终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不可承受之重”。

    2017-11-09详情
  • 主旋律影片献礼党的十九大:让灵魂经受洗礼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电影界集中推出了一批题材类型丰富、风格形式多样、个性特征鲜明、诗意化风格化呈现的献礼影片,既有“重工业”标杆之作《战狼2》《空天猎》,也有诗意与现实并存的中小成本影片《十八洞村》《家园》《守边人》《你若安好》《南哥》,以及少数民族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

    2017-11-02详情
  • 电影人热议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现实主义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引发了强烈反响。10月25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的电影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演艺术家田华、陶玉玲,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血战湘江》导演陈力等专家学者及艺术家代表纷纷就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现实主义创作畅谈了感受。

    2017-10-31详情
  • 《王牌特工2:黄金圈》:强化版的英国形象宣传片

    以前观众大都觉得,英国人内向、拘谨,但《王牌特工》系列改观了这一点:《王牌特工2:黄金圈》在英伦绅士范中融入了美式幽默元素,使得影片的气质焕然一新,也为特工类型电影注入了新的特质。

    2017-10-25详情
  • 中国电影市场这5年:荣誉与票房齐飞

    截止10月16日,2017年内地年度票房已达463亿,超过去年457亿的总成绩约6亿,500亿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2017-10-24详情
  • 贾磊磊谈电影:构筑中国梦的时代力量

    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我们始终以电影的艺术规律来指导创作,注重电影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将电影艺术评价尺度中所说的经济价值,与作为促进电影艺术发展的经济因素区别开来,强调电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使电影推进国家发展、凝聚社会共识、铭记历史记忆,成为一种在文化艺术领域构筑中国梦的时代力量。

    2017-10-23详情
  • 《天才枪手》好看到炸!可背后的现实世界却很扎心!

    《天才枪手》的故事改编自2014年轰动一时的SAT亚洲考场作弊案,考试现场发生大规模考题泄露,影响了1万余名考生。作弊案曝光后,监考机构ETS调查确认某些考生作弊,考生成绩随后被取消。该事件不仅改写了中国、韩国、泰国、日本等国无数考生的命运,也引发了激烈的社会讨论。

    2017-10-19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