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其他>正文

20世纪“为民众而艺术”的历史生成与价值方位(温新才)

2022-12-1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温新才 收藏

【内容摘要】 “为民众而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驱力与核心诉求之一。探析、还原这一艺术观的历史生成、价值方位及其所内蕴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意识,不但对深刻认知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轨迹有着知识意义,而且对建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与批评话语有着重要参照价值。

【关 键 词】中国现代美术功能观 为民众而艺术 审美现实政治化

刘文西《祖孙四代》(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官网)

从20世纪20年代的艺术大众化到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艺创作导向,其核心都是“人民中心论”,它始终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是基于中国革命文艺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文学家、艺术家“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要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一位智者”,以“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为民众”艺术功能观的诞生得益于“大革命”前后一段时间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随着社会政治革命呼声的日益高涨,进步美术工作者们逐渐意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实现民族国家解放的重要性。因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各类座谈会、报纸、刊物及专门性著作当中,便颇为集中地呈现了关于民众审美趣味与价值观念的文论成果。本文将以美术为例,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民众而艺术”这一理论的历史生成与价值方位。

一、“大革命”时代艺术社会性价值的凸显

“为民众”的艺术功能观生发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艺术由传统到现代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转换过程中。作为思想文化革新的重要一环,彼时的知识分子们努力探寻着一种既能够适应时代与中国国情,又能够顾及艺术自身发展本质的艺术功能观。伴随着“改造国民性”、启蒙与救亡等多种复杂的历史任务,20世纪前期的文艺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仿佛在“文艺家”与“救世者”之间来回不停地切换,在艺术创作的目的与功用上也存在两种观念:一个是“为艺术而艺术”,一个是“为人生而艺术”“为民众而艺术”,然而历史终于选择了后者。

(一)对“民众艺化”的感知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大革命”的时代,此时的“革命”相较于“五四”时期反传统、反封建的主要任务而言,更多指向于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国家主义的政治、军事斗争及社会文化运动。随着国内外社会事件、革命形势的展开,置身于意识形态斗争当中的美术家、批评家们认识到,只有将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才能切实有力地完成革命诉求,以至于在“艺术为何”这一问题上,“启蒙”与“革命”似乎很难截然区分开来。尤其在20年代中后期,紧张的现实政治局势迫使他们开始摸索与民众相契合的文艺语言与观念。不论是激进派、改良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者,都看到了艺术的社会性价值、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形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现代艺术功能观的重要性。刘海粟就从未将艺术与社会生活想象成毫无瓜葛的两个世界。他在《为什么要开美术展览会》(1923)一文中,明确地阐释了美术表现人生的社会性价值,认为美术需要与大多数普通民众站在一起去澄清社会的浑噩;1925年,刘海粟更是直接以《民众的艺术化》为题,阐明了他对艺术民众化、社会化的理解,他希望现代美术工作者能够摒弃阶级成见与种族区隔观念,以实现艺术启蒙人性、激发斗争意识与人格力量的社会化目标。同样,倪贻德在《艺术之都会化》(1926)中也呼吁美术家应该将“描写”的目光放在无产阶级的苦难与都市的日常生活中。故而,倪贻德此时的作品多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悲哀、女性的堕落、肉欲等题材。刘海粟与倪贻德,一个是依据天才,讲究对内向世界真实艺术表现的“艺术叛徒”;一个是前期创造社的强力推手,更是不折不扣的“形式美学”先锋分子。他们均感知到了艺术的社会民众语言的重要性,更不用说那些站在“普罗美术”观念立场的进步艺术工作者了,这其实反映了彼时大部分艺术家、批评家的观念动向。梁启超向来极为重视美术的社会性功用——培养现代人健全的审美趣味,认为“‘美’是人类生活的第一要素”。华林将艺术构想为民众道德教化的工具,希望艺术家能够“启时代之眼”“俾懦弱之民众”。徐悲鸿和高剑父、黄宾虹等艺术家一致认为“取于现实社会的题材”“是否能够准确描摹自然”才是衡量美术水平高下的原则与标准。甚至出身于军阀的冯玉祥也站在实用主义话语一边,认为现代美术的任务主要是“描写劳苦大众的实际生活”,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真相的工具,应为大众服务。

……


作者:温新才 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0期(总第85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0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