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衡正安:新时代下汉字的特性及影响

2016-10-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汉字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存在形式、书写方式造就了中国人诸多的文化特质。汉字,中华民族赋予了她诸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历史、文化生态和精神心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沮诵、仓颉乃“百代书祖”,还是庖羲氏画八卦之说,许慎的“象天法地,见鸟之迹”等,无不表现出汉字产生的伟大、神秘、震撼,真所谓“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可见书法文字的产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上具有重要意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一部书法文字史,其经典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智慧的重要载体和基因,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文明肇始的重要标志之一,文明与汉字相发相生,汉字的产生、形式结构、书写方式和存在形式,影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审美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性。汉字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它和拉丁文字的本质区别。它的一个字就有一个意,所谓“一字一意”,因此由“字”组成的“文”又有了新的意,每个字又有一个音和一个形,形音义共同构成了一个字。因此,当我们在书写和阅读文字时对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整体的接受,是图像、声音和字意的全息信息。我们用一个个单字去表达宇宙万物,而每个字其本身就是一个宇宙系统,这种文字既独立又联系的整体性,是汉字最显著的特质。

  汉字的整体性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传统的学问强调“通儒”,就是强调彼此知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触类旁通;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技近乎道等都是整体思维方式的展现,与汉字的整体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这一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文化之中。

  2. 模糊性。在表达上,汉字是世界文字中最丰富、最准确的语言之一,同时其模糊性也是其他民族文字所没有的。几千年来,文字在不断的流传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书写形式,这种不同的外在形式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是,在很多时期它们以各自相对独立的形式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社会和艺术作用。有用于与神灵沟通的甲骨文,有为统治者服务的标准字体小篆,有显示庙堂威严的篆隶,更多的是民间大众的日常使用书体行草书等。在这些众多繁杂的书体、字体之中,不仅有着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准确的表达,还有其突破空间阻隔能共同遵守的统一法则。

  汉字的模糊性与中国艺术精神高度吻合。似与不似、重神轻形、犹抱琵琶半遮面等艺术思想,确是艺术的基本特性,一切都是明晰地、清楚地、量化地、数字地,那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为深刻地是这一模糊性从本质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这是中华民族伟大思想之一。

  3. 写意性。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形态,儒释道是为三大文化支柱,其中各有侧重,其艺术的写意性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殊价值,这种写意性主要来自文字的“书写”特性。文字的“写”,决定了书写的时间性、不可重复性和历史性,并影响了中国的书画、戏曲、音乐、建筑、舞蹈等艺术,她着手于写而落脚于意,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 “写意”审美精神。

  这种写意精神是东方艺术精神的重要特征,与西方艺术具有本质差异。书画的线条构图,建筑的飞檐斗拱、戏曲的简约程式、音乐单复式声线等等,都存在轻形式重意趣的基本精神,也是写意精神的具体表现,与文字的书写和结体紧紧相连。

  4. 时间性。这里的时间性就是指线性,可以说汉字是线构成的,线的特性决定了中国人诸多的线性思维。周易的卦象、文学的章回、诗词的对仗韵律等,无不受“线性”思想的影响。我们用线来构成世界,构成历史。我们不在繁冗复杂的推理中表达美,我们不用太多的手段去描绘心中的美,我们不仅仅运用自然的景物表达美,我们更是用线,用最简约的“线性”表达自然在心中的感受,表达心中的意境。

  这种线性时间的表达与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简约、含蓄、内敛、概括等,用最少的形式、笔墨表达最多的内容、最深刻的思想。书法,一根线条承载着中国人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理想,其形式没有比她再简约的了,这也是书法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原因;明代的实木家具,被尊为中国乃至世界家具的最高典范,其重要原因就是木质的珍贵、形式的简约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等,这些特性和汉字的存在方式、书写形式有着天然的联系。

  5. 空间性。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人审美的基础是汉字,汉字的造型影响、启发了中国人的空间感和形式结构,最直接的就是中国的建筑,不管是亭台楼榭,还是牌坊立柱,其比例、呼应以及对应关系,无不受到汉字形式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汉字书写成为一种艺术,其变化、丰富、流动、变形和可塑性更是塑造和促进了中国人独特的形式感,其计白当黑的空间色彩,更是受到书法书写方式、存在形式、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的影响。

  与拉丁文字相比,汉字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图画,是图画就有空间感,这种二维的图画通过特殊的毛笔不仅能够产生千变万化的笔画,而且还能产生三维的立体空间,汉字存在形式和书写就是在不自不觉中对这一空间感的接受和运用,汉字书写方式的改变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空间感。

  6. 艺术性。汉字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文字和书法艺术,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书法、文字在传统意义上是可以并称的,而书法艺术的称谓是近现代的“舶来品”。文字成为一种艺术,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没有的。这种艺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可以说,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创作(书写)和欣赏欲望的能力,这种独特的艺术基因蕴藏于中国人的生命之中。如果说书法艺术是一把锁的话,那么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就藏有一把能打开这把锁的钥匙;或者说我们中华民族心里有一把锁,只有书法艺术这把钥匙能将其打开,这一现象是非常特殊、独一无二的。

  汉字能成为一种艺术并成为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基本认知是建立在书写基础之上的,没有了书写就不可能有书法艺术,没有了书写的行为就阻断了汉字走向书法艺术的通道,没有了书写,汉字的艺术性只是几个书法家的事,这种普遍的行为就会变成特殊的行为,集体意识就会转变为个体意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诸多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汉字独特性质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果汉字的形式和书写行为被拼音、键盘、语音等代替,这些特质也将逐步消解、弱化,直至消除。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不能被动应对,更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应当积极思考、做出相应的对策,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对待,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东西方文化的融汇中,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长期以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文化有落后、先进之分。所以我们长期错误地把社会的落后归结为文化的滞后,所以我们的一切都要改变甚至连我们的文字也要“拉丁化”,这是非常浅薄的短视之论。中华五千年文明在独立的体系中发展、壮大,一度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只是在近现代不到300年的时间里表现出现代科技的落后。特别是作为独特东方文化的标志——汉字,实践证明它与现代文明不仅没有“隔阂”,甚至更加合理、科学,更具有唯一性、艺术性,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她是世界文化的奇葩和宝贵财富。东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系统,在互相融合、互补和碰撞中发展,我们要在全球的视野下,在东西方文化的融汇中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独立性,只有从这个高度、角度和深度,才能改变目前汉字存在方式、书写形式的改变所给我们带来的危机。

  我们的文化曾经企图全盘西化过,我们的文字曾经企图拉丁化、拼音化过,就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曾经有人断言:不废除汉字就无法步入计算机时代,进入现代文明!等等。如今,这样的声音没有了,但是,危机并没有消失,我们在默默地走向更可怕的“陷阱”,这个陷阱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汉字存在和书写方式,被慢慢地在改变。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提高我们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在中西方文化平等的语境中互相融合、独立发展才能改变这一危险局面,这不仅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

  二是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我们不仅要在认识上高度意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性,更要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出台有关政策和规定,培养、保护和延续传统汉字的存在形式、书写方式和汉字文化的环境,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保护。要保留国人的书写习惯,保证中小学生以及成年人有书写汉字的时间,在全社会中宣传汉字书写方式的重要性,普及书法文化知识,从小具有学习、欣赏这种汉字艺术的能力,在一定的政策、制度和体制上进行行政管理和制度约束。更要加强资金、人才的投入,研究现代技术如何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保护和延续传统汉字的保存和书写的方式。比如,主动、自觉地加大计算机电脑输入的“手写”技术,尽量用汉字书写的思维方式研制各种“输入法”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让传统的书写和现代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能享受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又能保留“书写文化”的习惯和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汉字的书写方式保留下来,同时又能和现代文明同步。

  三是扩大世界文字文化交流,提升汉字的影响力。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文化向海外的传播和交流主要通过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地,直接由中国大陆输出、交流的历史比较短也比较少。因此,对中华文化的误读、肤浅的理解就在所难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不断,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已经来到了“地球村”时代,迫使我们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思考我们文化的生存、发展以及交流、输出的方法和能力。在自我保护和发展汉字(书法)文化的同时,应该将这种文化让世界了解、学习和欣赏并融入到世界的文化之中,唯此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衡正安: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9期 总第12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