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正文

西湖论坛|马也、黄鸣奋、厉震林、范志忠、顾振宇与青年文艺评论家面对面

2018-05-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 收藏

激活青春力量 触摸时代精神脉动

——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宁波峰会成功举办

峰会现场

  2018年4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宁波峰会在浙江宁波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文艺的中国精神” ,分为影视主论坛、网络文艺分论坛和戏剧戏曲分论坛。本网特选登部分文艺评论家代表发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为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学术主持颁发聘书(左起:仲呈祥,黄鸣奋,厉震林,范志忠,尹鸿,马也,戴锦华)

青年评论家要敢写想写能写

  (作者: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是搞戏剧的。我感觉,目前的中国戏剧,外表热闹繁华,可能内里仍不免存在困顿和贫穷,一些问题并没有过去,这是很值得深思的。我朦胧地感觉到,今天中国戏剧的面貌,如果说繁荣的话,很大程度上,是被戏剧评论造就的;换一句话说,目前中国戏剧的大好河山是在戏剧评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怎么理解呢?因为创作还是比较孱弱,虽然洼地少了,但很多还只是平原、山地、丘陵,还缺“高原” ,更缺“高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以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极大推动了文艺评论的发展。我总觉得,戏剧评论的功业功绩,及其热闹活跃景象,可能还要大于强于戏剧舞台实践。这是一个什么现象呢?虽然我们今天的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不是很协调,不是很平衡,但是对于我们搞评论的人来说、对于评论队伍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好事。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有深切的体会,当下中国的文艺批评“人情”化的表达还是占据主流,我参与的讨论会比较多,我自己有时候也不能免俗。说真话的批评不是没有,而是比较少。在一些会上,一些专家多半是看着说、跟着说、顺着说、接着说,很难有反着说、对着说、横着说、逆着说,这是真实的现状。如果说一句希望的话,改变这种批评现状或者创作现状,我们要更多地寄希望于年轻一代。批评家的各种功夫,各种哲学的、历史的、艺术本体论的等等,可以有很多,但是最后总要呈现到艺术创造当中,艺术的繁荣,一定要有思想的功夫,这是我的感想。

  “人情化”批评,在本质上说是批评的腐败;我党对官员的“贪腐”有文件,说要“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但是“贪腐”的风气渗透到艺术批评领域,反倒成了“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 。长此以往就“不会说”“不会写”了。

  我满怀期待,认为改变中国文艺发展、文艺批评格局的重担在青年文艺评论家身上,因为你们身上有四样自带的武器,别人无法剥夺:第一个是青春,第二个是才华,第三个是冲动,第四个是激情。所以,青年文艺评论家要敢写、想写、能写、会写。

怎么样让网络文艺研究更有特色

  (作者:黄鸣奋,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参加这个论坛,我很高兴,但也很惶恐,因为在网络文艺领域是年轻人走在前面,我们上了年纪的虽然非常感兴趣,但是要追的话又深感力不从心。我想到一个题目,跟大家共勉,那就是:我们的研究怎么样才能够更有特色?对网络文艺而言,这是一个大题目。在科技跟艺术逐渐交汇当中,怎么去寻找特色?这牵涉到我们怎么发挥自己所长等一系列问题,对年轻人显得特别重要。我把相关想法分为九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就是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我从小喜欢科技,虽然没有学理工科,但这兴趣延续至今。我感觉,要寻找自己的优势,兴趣是很重要的条件。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什么?如果我们对研究领域进行细分的话,讲营销可能就是经济、市场层面的问题,讲创作可能就是审美层面的问题,各有各的旨归。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所定位,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占领所有高地是不可能的。但是,其中肯定有自己既感兴趣又可以跟社会需求接轨的取向。第三个就是能够帮助、引导我们前进的人在哪里?比如“西湖论坛”就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与会者既有学理工的,又有学人文的,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是很重要的。以上三个问题主要是就学术研究中人的因素而言。

  第四个就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什么?可以说,技术给文艺评论提供了很多新的手段。在我们那个年代,只有很简单的一台电脑,今天却已经有了非常复杂的数学工具或者其他检测手段,这些是我们要努力熟悉与应用的。我们做网络文艺研究的人面对海量数据,需要有新的技术、新的软件。第五个就是要找到自己有独到见解的地方,努力到别人没有探索的领域去探索,或者是以前讲得不对的地方,去发现问题、提出观点。第六个就是要找到适合表达自己观点的文体或途径。在历史上有很多创新,实际上往往跟文体有关系,比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分化。我发现美国G.P.Landow教授研究超文本的专著曾采用电子超文本作为载体,有效地展示了其研究成果的特色。这三个都是跟研究的具体课题有关系的。

  后面三个问题,是关于怎么样把人的因素跟课题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第七个就是要有方法论的创新。比如,我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研究?其实上个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一些前辈提出的很多命题就让我非常感兴趣,他们关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探讨,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第八个主要是环境。我们处在中国迈进新时代的进程当中,国家有很多自身的经验、诉求,这些对我们的成长、帮助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更好地把个人的定位跟国家的定位融合在一起。最后是心灵的探索。文艺评论表面上是评论别人,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因此要学会用心灵去感知世界、观照自我,从而实现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灵探索。

希望每一篇评论都是美文

  (作者:厉震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电影电视学院院长)

  这次论坛有三个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精神和影视艺术。三个词均为热词,颇是值得深入阐述。新时代,不仅仅是政治性纲领,也是人文性转型,如果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它的重心在于发展经济,而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自信则是成为它的首要。文化自信,其求解方式和最终答案,将深刻地决定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更是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新时代,涉及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基本矛盾,影视艺术和评论也面临着“新时代” :从精英知识分子时代到全民知识分子时代、从低频到高频生活节奏、从“地沟” (地理沟壑)到“代沟” (代际沟壑) 、从信息不对称到信息对称,影视艺术和评论需要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中国精神,如同中国文化,它是分层级的,文化分为生活方式、集体记忆和国族人格,精神也有层级,大的方面,是中国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情感潜流,是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中国人生命的文化仪式;小的角度,则是独特的价值观和美学。对于影视艺术和评论而言,目前也无法回避一个两难的困境:既要迎合美学品位和观影习惯都由好莱坞电影和美剧熏陶而成的青年人,又不能放弃中国美学的气质或者风韵,其间复杂的平衡颇难掌控,难煞中国影视人也。中国精神也是开放的,可以吸纳外来元素,在中国“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番茄”和“新马铃薯” ,使影视艺术和评论既有古典味又有现代感,形成一种风情撩人的东方韵味。

  影视艺术和评论,都需要天分以及灵气,尤其对于影视评论,希望是一路风光旖旎的美文。这里,奉送三句不算名言的名言共勉之:曹禺说我是在我情感快要燃烧到沸点的时候才开始写作,那么,我们是否是在情感快要燃烧到沸点的时候才开始评论的?谢晋说观众来电影院不是来听台词的,而是来听潜台词的,那么我们评论出了潜台词没有?毛阿敏说我的每一首歌都是唱给“情人”听的,那么,我们是否怀抱着为“情人”评论的情感?如许,“美文”自成。

文艺批评是自我生命的发现

  (作者:范志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文艺研究或者文艺批评作为自己的职业乃至信仰?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个是对文本外部的研究,比如说借助来自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种外部文化形成的思想资源,对文本进行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研判。在研判的过程中,可能我们特别需要有一种高度,因为人文学科的最大意义跟价值就在于关注人类命运的走向,任何对历史和当下的研究都是在这种研究中去探索人类的未来发展。比如,在自然科学中,我们可能关注到美国的马斯特,他的研究为什么会引起轰动?按照霍金的判断,地球终究要毁灭,所以人类要移民,所以他就研究火箭、研究特斯拉。当自然科学已经关注人类未来的时候,同样关注人的命运走向的文艺批评,就更需要有对未来的一种探索,并且在这样的定位中,去寻找文艺批评的使命、价值和意义所在。这可能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职责。

  文艺批评的第二个职责,就是对文本内部的研究。这种研究需要学会怎么样跟作家、艺术家进行对话的潜质和可能。我们常常会跟很多作者在一起探讨问题,也常常有很多导演或者小说家对一些批评表示不屑。为什么不屑呢?可能我们的批评缺少一种发现,缺少寻找隐含在文本内部的思想魅力、艺术魅力的独特方式。我们需要有一种发现的眼光,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评论真正具备和创作者对话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就不仅仅是一个饭碗或职业。人文科学研究要有价值的话,除了思想敏锐,确确实实需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感悟能力。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曾经跟我说,你要研究一门艺术,就要懂得艺术创作。我们可能无法做得既是一流的创作者,又是一流的批评家,但我认为,一个一流的学者要真正跟作家、艺术家进行对话的话,至少应该是二流或者三流的创作者。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创作的甘苦,才能更好地找到文艺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特别认同这样的观点,即文艺研究是一种自我生命的发现和对话。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可能很难交往到很多很有趣的人,但当我们面对各种文艺作品时,就打开了人类理解他人、并且通过他人找到自我的途径。每一次对文艺作品的感受、批评和创作的冲动,事实上都是自我生命的发现和崛起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文艺批评都可能承载着一种记忆,或者成为承载的一种标志。我觉得,它就具有了让人分享的理念和价值。

文艺就是要弘扬人文光辉

  (作者:顾振宇,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

  总体来看,设计主要是创造物质文化,电影、戏剧等主要还是创造非物质文化,但这两种文化有一个非常高的共性,都跟我们的人性、文化传播以及科学精神是完全共鸣的。大家都谈到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影响,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想法。

  早在三四年,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就已经超过人类了。阿尔法狗跟棋手下棋,能够下过人并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在这种博弈领域里面,人是打不过机器的,基于概率统计,每一步的胜和负的结果是可以算出来的。小学生做的推理题、几何题,实际上机器来做快多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未来很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可能会被机器取代,许多人可能会失业。人跟机器下棋也就是玩一下,只能说是比比谁败得更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现在机器做新闻报道比人快得多,而且准确得多,就某个事件可以立即展开报道,而且对背景知识的解释可以超越人的水平,包括社会,文化的原因统统可以整理出来,这是一般的人力所做不到的。在将来,一些新闻记者可能会失业。

  不过我告诉大家一个相对比较乐观的信息,那就是搞设计、搞艺术和搞评论的,都没有这个问题,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位需求。为什么?因为这些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是跟人性打交道的,做的事情是机器没有办法做到的。阿尔法狗够聪明,但真正聪明的阿尔法狗应该能做到什么呢?下棋的时候,它应该能判断出对手如果是一位领导,我就要输给他,而且还不能输得太难看,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在纯计算的对抗上,人类肯定不是机器的对手,但是在对人性的洞察上,人永远是高于机器的。目前来看,机器要真正具有美感和情感,可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我是做设计研究的,本身也是设计师,在座的既有做创作实践的,也有评论家,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共同的地方就是要弘扬人性光辉的部分、批评那些阴暗的地方;就是要弘扬文化的正面价值、批评落后和反科学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全球影响力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峰会嘉宾合照

 

  延伸阅读:

  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宁波峰会综述

  西湖论坛|仲呈祥、庞井君、尹鸿、戴锦华与青年文艺评论家面对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