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正文

盘剑:什么才是好的文艺评论

2019-10-22 阅读: 来源:“中国美术报”微信公号 作者:盘剑 收藏

  【编者按】9月20日,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开幕。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本届论坛以“致敬70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为主题,将多种不同艺术门类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就同一问题展开集中研讨,希望这种跨学科、跨门类的研讨方式能够碰撞出更加精彩的思想火花。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特别设置“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名家论坛,旨在通过学术嘉宾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对今后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曾有学者指出“八零九零”后的一代是被规训的一代,他们很难再创造自己的批评空间,很难展露锋芒、锐气。那么,事实是否如此,青年文艺批评家究竟有着怎样的处境和未来?本期时评特别整理与会专家对此的观点,以期助力青年文艺评论再出发,让青年一代为繁荣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继续添砖加瓦。

 

  对于文艺评论来说,环境、氛围非常重要。作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的人,我们这一代经历过一个虽然还谈不上“百家争鸣”却至少是充满论争的时代,那时物质不丰富,也没有互联网,但大家的思想很活跃,那时,一部电影放映、一部电视剧播出或者一篇小说发表,都有可能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论争。记得著名作家张洁的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因为涉及曾经作为创作禁区的“爱情”这一敏感领域,甫一发表就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当时的讨论是非常认真和真诚的,大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和捍卫自己的观点吵得面红耳赤,大有为了真理寸步不让的架势。当时那种“尚辩”“论争”的学术氛围与今天大家互相“彬彬有礼”“相互恭维”的研究、评论环境的确有所区别。回到题目上来——什么是好的文艺评论?好的文艺评论当然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氛围、环境。我个人认为“尚辩”“论争”才是文艺评论最好的环境、氛围,而不是“彬彬有礼”和“相互恭维”,所以今天的文艺评论的环境、氛围并不理想,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传播媒介,还有专门的文艺评论组织和平台。

  好的文艺评论还需要有精深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或以为文艺评论就是文艺评论、学术研究就是学术研究,二者没有关系;或者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文艺评论就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就是文艺评论。其实二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是毫无关系。在我看来,“文艺评论”既是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同时又以相关“学术研究”作为基础、用以支撑。

  我们知道,文艺评论主要是对于文学艺术现象、文本或案例的分析,而现象、文本、案例分析可能是相关学术研究的一个起点、切入点或者基础。例如我们研究一位作家或导演的创作——传统学术研究中最常见的“创作论”——必须首先分析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准确把握住作品内容和形式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才能进一步研究、探讨其美学风格和艺术思想。在这一意义上,评论就是相关学术研究的初级环节,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服务,当然也是奠定相关学术研究基础的。另一方面,文艺评论又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因为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评论不会仅仅停留在现象、文本或案例分析层面,即不会就现象而论现象、就作品而评作品,而是要从现象探究本质,从个别案例发现普遍规律,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否则如何能够做到?

  具体来说,学术研究作为基础为文艺评论提供支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相关领域的坚实研究为评论提供可靠的思想理论资源。就文艺评论来说,不仅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还要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不仅解决问题需要有理论高度和特定的理论工具,实际上,分析问题如果不借助一定的理论观点也达不到必要的深度,不经过特定的理论研究训练甚至难以发现评论中的关键问题,更无法提出新的见解。学术研究能够为文艺评论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是历史视野。基础性的学术研究不外乎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每一个学科都是如此。就像文艺理论研究为文艺评论提供必要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工具一样,文艺总体及其各门类的历史研究在建构相关的历史框架、体系的同时也为当前的文艺评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和视野。借助历史经验并拥有历史视野的文艺评论绝不会只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单描述或表面分析,而是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讨相关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出现,后来是否解决,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一来历史与现实就有了一种呼应。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现实与历史不仅难以割裂,而且可以相互参照,我们既可以“以今(现实)鉴古(历史)”,也可以“以古(历史)知今(现实)”,文艺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也非常必要把今天的文艺现象、文本、案例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分析、评论,以此揭示其内在机制,确定其可能具有的价值、地位、意义;或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解决今天相关问题的方法、策略。记得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电影刚刚开始重走商业化道路的时候,“三分法”曾经一度流行,即把电影分成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三种“类型”进行分类创作,以为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结果却导致了主旋律电影缺乏艺术性和商业性、艺术电影缺乏商业性和政治性、商业电影缺乏政治性和艺术性。我当年就认为“三分法”不可取,因为电影的艺术性、政治性和商业性是必须也可以同时存在的,“三性”应该统一而不能分割。除了从电影的本质论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我更用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电影“革命文艺与商业文化双向选择”式的历史经验和“以商业大片建构国家主旋律电影”的好莱坞模式展开论证说明。据发表此文的报刊主编反馈,有文联领导对此做过肯定性批示;相关的实践则是,今天的中国电影发展已完全趋向了“三性融合”:《湄公河行动》、《战狼》系列、《红海行动》等不都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吗?可见历史视野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提出符合事物内在规律的正确观点,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评论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判,这些应该是高质量评论的重要标准。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现场

  当然,好的文艺评论还要能够与创作者对话,受到创作者重视,从而对创作产生直接影响。不可否认,一直以来创作界都存在着不重视评论甚至根本不理会评论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创作者傲慢、无知、自以为是,另一方面也有评论不到位、不深刻、无创见、没有触动创作者、不能令其信服、无法让他/她听从的原因。实际上,好的评论是创作者不得不理会、不得不重视的。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影评为例,当时的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从“鸳鸯蝴蝶派电影时代”向“左翼电影时代”转型,同时又面临着“软”“硬”电影观念的选择。而在这样的创作转型和观念选择中,以夏衍为首的一批左翼影评人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开辟专栏,发表大量影评文章,他们的立场、观点、艺术主张不仅影响了众多电影编剧、导演甚至演员的创作,而且也引导着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现代电影》杂志、《晨报》副刊《每日电影》、《民报》副刊《影谭》等发表的大量影评在当时不仅展开了各种思想论争、观念交锋,同时也成为了大众的观影指南,从而使得希望有所作为的电影创作者不得不关注之、重视之,并择其善而从之。

  由于国家经济、文化体制的改变和电影理论研究的滞后,当代中国电影评论也曾经出现过一时的“失语”,但随着电影学术体系的建立及其支撑的多视角、全方位、精准、深刻、卓有创见的众多国产电影评论的展开,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为主体,以《当代电影》杂志、《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中国电影报道:一周快评》等栏目以及互联网各大门户网站为平台,电影评论已经在中国电影界创建起了比较权威的话语体系,不仅能够吸引创作者主动寻求对话,而且可以与整个中国电影创作界进行对话,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意义上影响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进程或节奏。

  评论和创作是文艺的两条腿或双翅,缺一则文艺不能“走”更难以“飞”。同样,必须要有好的评论助力,文艺创作才能“走”得更好,“飞”得更远。

 

(作者:盘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本文原刊于《中国美术报》第167期美术新闻,图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

 

  延伸阅读: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

  青年文艺评论家齐聚杭州抛新锐观点 从李宇春说到蔡徐坤

  新媒介新技术新青年,文艺评论如何转型升级

  青年文化里有什么?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致敬70年

  青年文艺评论家要回应时代勇于担当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 “西湖论坛” 开幕式在杭州举行

  路侃:对青年文艺评论的印象与展望

  罗怀臻:青年文艺评论者的优长与不足

  范志忠:文艺评论需要引领创作

  樊波:美术批评的作用及理论建构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