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正文

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现实精神

2019-10-24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9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10月14日《中国美术报》第四、五版刊出通栏专题《新时代青年文艺评论再出发》,10月21日《中国艺术报》第六、七版刊出通栏专题《承前启后,青年文艺评论家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艺评论网特专题转载。

  主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 罗怀臻

  ◎廖夏璇(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必然要求我们用现实的精神去把握现实的问题。但是,当下很多创作的重点并不在于把握和揭示现实问题,而往往跳过深入剖析现实问题的环节,竭尽全力地去“解决”现实问题,试图为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开药方”。比如,“扶贫题材”的戏曲创作,不少创作者的关注点不在于如何客观地剖析导致贫困的深层次原因,而热衷于创造一套“扶贫理论”去指导主人公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概念化、雷同化、公式化的“扶贫套路”。究其根本,在于创作者虽然提出了“扶贫”这一现实问题,却没有以现实的精神和方法去观照现实生活,不能对现实生活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艺术想象。所有经典的或伟大的作品,无一不是与它所处的时代同频共振的。不仅如此,它最好还能或多或少地超越所处的时代,引领时代之风潮,告诉人们接下来的路该往哪儿走、该如何走。事实上能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已属不易,要超越时代之束缚更是难上加难,它对创作者的时代感悟力、艺术创造力以及知识结构的完善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东旭(中娱智库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中娱数字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就此议题,我从几个细分领域的结合来谈一下:

  一是网络音乐。这两年的网络综艺节目带动了嘻哈或者是说唱音乐在年轻人中的火爆,这种类型音乐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思考,甚至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在音乐部分的现实主义表达在内容题材上的体现。嘻哈或者说唱的内容还存在一些糟粕,政府、行业需要有效引导。

  二是网络游戏。传统网络游戏更多是玄幻、武侠甚至科幻、神话的题材,这两年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网络游戏开始重视现实主义题材的一些内容,最广泛的现实应用就是功能游戏。功能游戏主要是能把一些寓教于乐的内容和互动娱乐方式进行结合,主要应用于军事、培训、医疗、应急等场景。

  三是网络文学。这两年中国很多文学作品在海外走红,背后是中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受到世界瞩目的大环境,海外读者对于来自于中国文化的内容产品会更加关注,而文学是一个很好的沟通世界的语言体系。著名作家麦家曾指出,一部作品走向世界,首先走入的是人心,以最诚恳的姿态挖掘人类的深度,写人类的故事,而不是猎奇甚至投西方意识形态的喜好,玩弄政治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归根到底是讲好中国的故事,故事是中国的,但是人是世界的。

  ◎杨频(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在这个场合讲中国故事、讲现实精神,从书法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我感觉书法艺术更多是一种“被失语”状态,它还没有完全地参与到这个时代的现代精神构建中来,不管这几十年来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对于书法,上世纪80年代时有一些探索,现在也有,但是都不够成熟。我认为,今天的书法艺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整体是有些“失语”的,或者说在当代艺术格局中有一点缺位。书法该如何表达它应具有的现代精神,又该如何真切地表达今天丰富多元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状态,这是我作为批评者依然感到困惑的问题。

  但我相信中国的文化土壤有一个文脉在涌动,一定会结出硕果,任何束缚也不可能使之消失,任何人为的拔苗助长也不会对它有所帮助。真正的伟大作品、好作品,独立于我们的意志之外。我认为这里有内在的运行规律,这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信心。


  延伸阅读:

  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文艺评论的准绳(仲呈祥)

  聚焦创新,办好“西湖论坛”(庞井君)

  致敬七十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

  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

  媒介融合迭代与文艺评论新样态

  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与现实主义精神

  人工智能与艺术未来

  “融”语境下的文艺发展新生态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

  青年文化里有什么?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致敬70年

  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 “西湖论坛” 开幕式在杭州举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