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衡正安:当你的对立面出现后,你才更加清晰起来

2023-06-25 阅读: 来源:“黄俊俭”微信公号 作者:黄俊俭 收藏

衡正安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现工作于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

主要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第二届“兰亭奖”、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二届江苏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

当你的对立面出现后,你才更加清晰起来

——衡正安访谈

黄俊俭:你长期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三个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名书法艺术工作者,你认为三者之间该如何贯通?同时,也请谈谈你的“书法人生”。

衡正安:我曾经在一次青年书法评论人才的讲座上提出,作为当代书法评论者,要努力具备“四史三论二思一技”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所谓“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西方现代思想史;“三论”是指书论、画论、美论;“二思”是指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一技”是指书法临摹和创作。当然,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并不是说只有完全具备了以上的知识、技能,才能从事书法评论工作,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从事评论创作,进而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些要掌握的知识、能力中,显然包括了你所说的评论、理论和创作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写好一篇书法评论文章,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缜密的逻辑推理,其中理论知识会使你的评论更具有学理性和专业性,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逻辑推理,会使你的评论具有严密性和可读性,使之易于理解、便于传播。在理论的学习、创作中,最好能做一段时间的考证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考证会使你的评论更全面扎实、更有根有据、更能站得住脚。至于创作与评论、理论的关系,当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做文艺评论不需要创作,只要具备其中的专业知识,掌握艺术发展规律就可以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艺评论必须要能创作,否则只是隔靴搔痒、评不到要处。我赞成第二种观点。宗白华说:“不通一技莫谈艺。”特别是中国艺术,当你真正了解中国艺术的独特精神之后,你就知道文艺评论者为什么要有实践经验了。在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在西方艺术精神的映衬下,中国文化是一种技艺文化,是在技术的前提下走向艺的形而上过程,即技近乎道。是一种写心的实践并不断感悟的心性过程(不是知性过程),如果没有创作的切身体验,便不能体悟、触摸到中国艺术的灵魂。所以,我们经常注意到只要没有艺术创作经验的评论家,如果涉及到书画作品如线条质感、深度等审美感受时,往往就会出错或只能泛泛而论。所以,作为书法评论者不仅应该具有评论、理论和考证的学术功力,还一定要动手临摹、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式的文艺评论家,才能对指导创作、提升审美、引领风尚起到真正地推动作用。

至于你让我谈谈书法人生,这个题目太大了,我想稍微谈一点我的感悟。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的复苏、发展、普及而成长起来的,我们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上面我说了中国文化是一个心性文化,是艺术实践随着人生的体悟,通过笔墨对世界、社会和生命的体验,不断达到艺术境界的过程。所以,有心手双畅、大器晚成,从而做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等艺术思想。对于传统书家来说,人生就是书法,书法就是人生,所谓“人也磨墨,墨磨人”。知道了这个道理,你才真正理解了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

黄俊俭:作为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请你介绍一下江苏省书法评论的现状。

衡正安:江苏历来是文化大省,也是书法大省。江苏书法的评论现状也是全国的评论现状。我们应该看到,书法作为喜闻乐见的艺术门类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群众基础,也是改革开放之初,比较早普及、发展、繁荣起来的。但新时代以来,一方面由于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其他领域如文学、影视、戏曲、音乐等学科化程度高、基础好,再加上更贴近民生和现代手段的加持,显得这些艺术更加专业、成熟,成绩斐然,使书法评论和研究相对有些滞后;另一方面,由于文艺成果评判体系的原因,评论很难真正进入学术评价体系之中,甚至有的专业单位认为评论不属于学术,这在高校系统中尤为明显,从而失去了非常重要的一股评论力量。由于这一评价体系的导向,使书法研究重史论、理论,轻评论的现象比较明显,书法评论群体也在不断地式微,即便有一些评论文章质量也不高,普遍缺少学理的深入和思辨的力量,这是书法评论界明显的缺陷,也是书坛普遍感觉到评论没有对书法创作起到引领、提升和引导等作用的主要原因。

黄俊俭:当前,人工智能(AI)已经介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特别是ChatGPT的快速发展,更是令人惊诧。你写过这方面的评论,能否谈谈AI和艺术的关系?

衡正安:所谓人工智能(AI),是指用科技手段对人智力的仿生,以达到人脑智力的延伸和超越。显然这一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它源于古希腊,是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精神的张扬。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心性文化,相比之下是一种非智力、非逻辑的直觉技艺文化系统,强调实践体验下的感知过程。前者,智的文化起源于惊异、怀疑,从而引发人的思考和追问;后者,心的文化起源于忧患、恻隐,从而产生同情、感悟。就艺术而言,如果不论艺术研究,以AI进行创作(生产)的艺术作品,能不能表达心性文化所产生的艺术精神,是一个有待深度探究、实践和广泛交流的问题。如中国书画的笔墨技巧、虚实关系、点线面的审美精神,以及所达到的美学意境等,通过AI的创作是不是还能表达原有的书画艺术精神,如果能,它是怎样实现的;如果不能,我们又将如何面对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思想界、文化界,以及人工智能专家共同面对、思考的课题。这关系到在下一轮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型中,如何建立我们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大问题,更是我们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

黄俊俭:那么,在书法艺术方面,你认为人工智能(AI)将扮演何种角色?其能否完全或部分替代书法家的创作?

衡正安:这个问题非常前沿,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多学科交叉介入的话题。我没有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过,只是抛砖引玉,谈一点感性认识。上面我们说到,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其实质是一个技艺文化,这里的“技”是指的技术,这里的“艺”和现代艺术的“艺”还不完全相合。传统里的“艺”是一种手艺、园艺,其本质还是属于技术范畴,只有将这种“技”上升到文化及道的高度,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书法强调文化的滋养,所谓文人书画其实也可以说是人文书画,只有深厚的人文修养,才和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在某些方面相合,否则均属于工艺、手艺的范畴。由此看来,作为书法艺术创作来看,大部分属于技术层面,将来的AI完全可以代替,甚至比人做得更好、更准确、更精密。然而,中国书法是心性文化下的一种审美现象,它是通过书法这一形式的实践,通过诗词歌赋等传统人文素养的滋润,并在作品中反映出主体人对宇宙、世界和以儒释道为核心精神的生命体悟的迹化。它和生命的感悟同生同成,主体生命感悟有多深、多高,书法就有多深、多高,其精神气象就有多精彩、多丰富,也就具有多大气度、品格和审美价值。真正传统书法精品之作,不是图一时之快,快餐式的存在,而应该是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的检验,甚至日久弥新。中国艺术不是通过智力的知识系统,用外在的形式安排达到表层感官、视觉的愉悦和冲击,而是对心性的生命感悟,不断在精神上的超越。可见,这一部分对于智的技术,即AI来说很难做到,也是我们的艺术非智性而是心性的独特之处。

黄俊俭:我们关注到,近年来你聚焦于东西方文化方面的比较研究,写了一些评论文章,在新媒体上刊发后阅读量都过百万。我们想请你谈谈你在这样视角下研究的初衷和目的,并且谈谈在东西方文化的视野下,中国书法的精神特质是什么?

衡正安:一个事物,当它的对立面出现的时候,它才真正地清晰起来。文化是如此,艺术也是这样。自1840年后,我国步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昌明,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浸染、探究和切身体验也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前提下,也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对照下,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特征、个性就越发清晰起来,从而更能看清楚我们的艺术、看清楚我们的书法所具有的独特个性。需要说明的是,我对西方思想、科学的学习和理解,并不是用它来解释我们的艺术,更不是要解构我们的书法,而是要以它作为参照系,以便更好地看清自己的文化、艺术,从而明白如何阐释、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评价体系。

至于说中国书法的特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和篇幅加以阐述,只是简要地谈一点自己的感想。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学习和比较,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两种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就普遍意义来说,西方文化是起源于古希腊,昌盛于文艺复兴之后的一种科学精神,这种精神造就了伟大的现代文明,科学精神不仅渗透于自然科学,而且影响了整个社会,并流布于世界。现代科学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比较欠缺的,上面我们说过中国文化相比之下是一套技艺系统。如果你站在中国看中国,中国什么都不缺,如果你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技艺文化。拼音之父周有光曾经说过:(我们)要从世界看中国。今天,我们不仅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同时也应该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因为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灿烂的艺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较为客观地看清两种文化各自的特点,从而认清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走好未来文艺发展之路。

两种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不同的文化发展路向,近现代以来的科学精神其主要特征是向外性,它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基础之上,而物理性需要外在的物质和形式的构建。中国文化是一种心性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向内性,向心追求,所以它不太强调外在的物理特征,而是内在精神的丰富和升华。书法的创新对外在形式的过度追求,是受到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和推动,因为科学的基本精神是创新,文艺过度强调创新是跟着科学思想这一路走了。显然,这不是中国艺术、中国书法的核心价值取向。过分强调外在形式、视觉、构成的书法探索,它离外在的形式、物质近了,而离心就远了。当然,书法的现代性创新、探索不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它可以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意义上的补充,但一定不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和路向,不属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它需要重新构建一套新的评判体系。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衡正安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3年6月21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七版)


作者: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延伸阅读:

以传统京剧为例:守正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底色(衡正安)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思想的局限(衡正安)

不知深浅,哪来的创作自信(衡正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