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不知深浅,哪来的创作自信(衡正安)

2022-01-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衡正安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学科建设、对外交流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出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创造力。特别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助力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见曙光,希望在前。然而,在商品经济、外来美学思潮等现代思想的影响下,文艺界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还很严重,这不仅影响到文艺自身的发展,也关乎到文化界乃至整个社会的良好环境。人心浮躁、功利思想严重、“三俗”现象屡禁不止等,其根源是一些文艺工作者不能沉静下来,不知道传统文艺和现代文艺发展的深浅,盲目自信、盲目创作、盲目创新,导致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难觅,文艺高峰难现。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周云)

  不知深浅,主要是指对我们传统文艺了解、掌握的甚浅、甚少,就大肆创作,甚至胡乱创新,自我称家,自封大师;尚没有弄清、没有深究西方文艺发展的历史、性质,就搞起了东西文艺的融合和创新,随意改造传统,超迈传统,甚至否定传统。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创作现状难以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有深度的作品少了,浮在纸上的多了;意境深远者少了,重技术的作品多了;清雅散淡者少了,气息狂躁的作品多了;有书卷气的作品少了,满纸江湖气者多了;含蓄深沉的作品少了,剑拔弩张、火气十足者多了;笔墨深厚、内敛厚重、小中见大者少了,追求形式、视觉冲击、超大尺寸者多了,等等。这些都表现出我们的一些艺术工作者笔墨根基不深、人文修养不够,既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艺术的精髓,也没有弄懂现代艺术的核心精神。总之,就是没有能沉下来、静下来,不知道古今文艺发展的深浅。

  文艺的深浅是什么?是对过去、传统,即数千年来经过无数艺术家不懈的努力探索、创作,所达到的历史深度、厚度、高度和广度,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对这种历史的掌握和了解是我们艺术家学习、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历史学科总是人文学科核心的原因。历史的深度就是人性的深度,也是人性的广度,历史能展现出多样性和统一性。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有历史的根源也有现实的原因。百年前我们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得不在文化启蒙和民族存亡的关头向西方学习,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矫枉过正甚至弃如敝屣,在商品大潮和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传统文化的断层和艺术审美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新时代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艺和外来文艺,在文艺自省的基础上,以文艺自觉为理论依据,实现文艺自信,重塑我们的文艺。

  要沉下去,是让我们知道中外艺术是怎样的精神特质,已经达到了怎样的艺术高度和艺术境界,惟此才能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以书画艺术为例,中国绘画以唐宋为分水岭,宋代的文人画发展到元明,不管是笔墨技术还是精神境界都达到了精深的程度,元代以倪瓒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画家,在继承前人艺术语言的前提下参悟禅宗思想融于绘画的精神之中,在绘画的人性深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艺术的审美境界推向了一个崭新高度。近代以来,在这种文人画思想的赓续和影响下,一批书画家融合碑学思想,将“金石之气”运用于绘画之中,使中国的文人画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仅以线条为例,在文人画的一根线条里就有轻重、粗细、浓淡、枯湿、深浅、飞白、虚实等变化,甚至有的一笔完成,试问这是怎样的艺术高度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书法创作上,清代碑学思想大大扩展了书法的美学范畴,不管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开出了与帖学完全不同的审美之花。晚清至民国的书家在碑帖结合等思想的指导下,书法实现了帖派的书卷之气和碑派金石之气的融合,并诞生了如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于右任和林散之这样的书法大家。试想,作为一个书画家如果连中国书画的这个底都没有探到,哪来的创作自信?创新又何从谈起?

  所以,我们艺术工作者的笔墨、心境只有沉下去,艺术作品的格调、境界才能升上来。只有沉下去才能知道历史的厚度,才能探到艺术的深浅,才能知道自己的斤两。中国文艺的内向精神是其最大特质之一,所谓“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在宥)以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刘安《淮南子》)等等,这种内敛、厚重、博大的艺术精神,只有在沉静之中才能获得,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高格调的艺术作品。

 

  (作者:衡正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衡正安:“国家一级美术师”?

  守正·现代:简述江苏百年书法的现代意义(衡正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