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人民的名义》观剧日记(边看边评)

2017-05-1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 作者:魏雅华 收藏

  2017年4月2日

  《人民的名义》由最高检影视部与江苏省委宣传部挂帅,在参预制作的湖南卫视首播,火爆荧幕、也成为网上热点。

  从我已看过的前六集来说,此剧整体上属于上品,能抓住人心,让观众欲罢不能。至于能否成为神品,得全部看完才好说。按道理我应该在看完整部剧后再作评论,可边看边评也无妨,既生动又真实,不会看了后头忘了前头。

  

  2017年4月3日

  由于这部剧的背景过于显赫,加之成功的商业化运作,网评中充斥水军,网评中的啇业味亦不足为怪。

  昨晚又看了两集,这时,我认为此剧只能算中上品。既有败笔又有赘肉:该出戏的地方却一笔带过,痛失好戏;有的闲笔却又闲到让人想换台!

  我可以容忍火车上无聊的一小时,却不能容忍电视剧中无聊的五分钟!

  看到大风厂郑胜利父子那段长达十分多钟无聊的的戏,我几乎愤怒了,我若审片,一定会一刀剪掉!郑胜利父子的戏份至少能砍掉两集,对整个剧也毫无影响。

  民企老板蔡成功的形象还是很成功的,可惜开掘得不深。老检察长陈岩石的形象过于理想化,有点假,并且有点退休后利用自己的人脉垂帘听政的味道。新上任的反贪局长候亮平被冷漠刁难的戏既不真实又有悖情理。情节的推进过于缓慢。

  2017年4月5日

  有一点我不能理解,蔡成功死里求生,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我行贿的政府官员每一次行贿我都有详细的纪录,我交出来算立功吧?”而头顶光环的反贪英雄候亮平局长居然回答说,那要看法院的了。

  这样的败笔几乎是无法容忍的!

  因为蔡成功所提供的记录是价值连城的核弹头!是检察院反贪局梦寐以求无坚不摧的攻城利器!而这部大戏全力塑造的高大上英雄居然不为所动!让人觉得这个英雄愚蠢无知、弱智到无可救药!其实这部戏中几乎所有的案件破解点都可以从蔡成功的记录本中寻找线索,两且会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可居然被这么轻易地略过!

  这样可怕的败笔还不止一处。比如大贪官丁义珍的出逃,他是如何躲过登机的“人脸识别”技术的。这样重要的关键细节可以暗场处理吗?

  2017年4月8日

  看了第九第十集后,好评度上升,因为剧中人物形像渐渐清晰,矛盾争斗开始激化,事件轮廓大形初见,闲笔赘文大幅减少,变得好看了。

  到了这两集,蔡成功的戏才渐渐展开,他是此剧的重要人物!

  当戏剧作品变成一把手术刀并直指这个社会的病灶的时候,你能不对它肃然起敬吗?

  2017年4月12日

  到第十三集,《人民的名义》渐入佳境,好评如潮,收视率一路上行,达到5.3546%,已稳居同时电视剧的榜首地位,可豆瓣的评分却从9.1跌到了8.0。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主次不分,无关紧要的角色戏份冗长拖沓,该重点突出的角色没有给够戏份;破绽不少。

  我觉得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和他那个染了一头金发的儿子,对这部反腐题材的大剧来说,基本上可以算作“路人甲”,但是他们的戏却没完没了,让人看到就想换台!

  一旦蔡成功登场,我就会觉得眼前一亮,因为我个人认为,他才是此剧的刀锋所在。因为所有贪官的受贿铁证都攒在他的手里,他的生死决定这场大战的胜负。可偏偏他的戏不多,还不深。比如欲置他于死地的市公局在对他的审视中,居然文质彬彬,不紧不慢,想说便说,不想说便不说,既不合情理也与现实相去甚远。我去过监狱考察,也上过法庭、参予过审讯和审判,做过调查,对审讯中的如狼似虎,我深有了解,但剧中的桥段虚假而浮浅。

  蔡成功在市公安局的走廊上被常成虎打得几乎送命吧,这原是非常出彩的地方。却被轻轻放过,几秒钟的镜头便过去了。

  戏中的破绽也不少。比如出逃的了的丁义珍副市长,接到的那个电话是谁打?查清此事,真的很难吗?陈海的车祸,真的都很难查清吗?省检察厅的厅长,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能让侯反贪局长浅尝辄止吗?侯亮平的嗅觉就这么迟钝?

  让人感到振奋的是,经过调查,此剧的观众有很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我们可以期待,这部电视剧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能发挥一定作用,或许能促进形成全社会的反腐败氛围。一部电视剧能够辉煌如此,能不让人敬仰吗?

感谢作者自荐到中国文艺评论网邮箱

此文根据微信公众号“魏雅华”相关文章进行删减

 

延伸阅读:

       《人民的名义》:以文艺的方式筑起舆论屏障

       翟泰丰:读周梅森小说《人民的名义》——人民 顶天立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