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专家研讨《山中人语声》散文创作和地缘文化

2017-09-2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若眉 收藏

  散文新著《山中人语声》出版

  众议唐兴顺新作和地缘文化

唐兴顺《山中人语声》封面

研讨会现场专家正在讨论

  2017年9月16日,著名作家唐兴顺《山中人语声》新书发布会暨“当代散文创作和地缘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彼岸书店举行。文学评论界、创作界、出版界的十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唐兴顺的新书和创作为案例,就作家和故乡、当代散文创作与地缘文化、唐兴顺创作风格特征和中原文化的渊源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著名学者、作家卞毓方,著名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相武,著名散文家、《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彭程,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顾建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林荣,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著名专栏作家李峥嵘,资深散文出版人曹雪萍、著名文化评论家潘采夫、著名书评人绿茶等。

  地缘文化一直对中国文学有深刻影响,上个世纪以来,沈从文的湘西、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以及西藏、陕西、江南等地作家有浓重地方风情底蕴的小说等都曾成为文学现象。散文创作方面,也引起广泛关注,例如刘亮程、李娟散文带有浓烈的异族、边疆特色。

  与会专家认为,在当前景观式的书写故乡、乡土的文学潮流中,唐兴顺的《山中人语声》给人以陌生感和新鲜感,与寻常的回忆性、情趣性的乡土散文写作不同,他近年来主动致力写村镇中的小人物、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呈现时代变迁对他们命运的雕刻,同时立足于太行山、红旗渠的文化根源,广泛吸收古典笔记小说、外国文学和当代文化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理念、语言和技巧,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别树一帜。

研讨会与会专家合影

 

  精彩发言摘要:

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

  阎晶明:唐兴顺的文章里有真切的民生状态

  现在以素描的方式写乡土生活的散文特别多,因为越是都市化、现代化,人们越需要留住一点记忆,在这种景观式的写作潮流当中,我一开始其实对唐兴顺这本书期望不那么高,但是看了他的文章以后觉得他确实写得很有特点,让我惊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他的文章里有真切的民生的状态,中国乡村的人今天怎么生活,他们从怎么样的生活当中走到今天的,看他的文章可以体会到这些。

  第二,他写草木山水的散文有天地意识,格局较大,自有气象。有远有近,有大有小,还有季节,这些都是生于此长于此才能写出来的。

  第三,他的语言、态度,或者说写作姿态,是一种乡贤式的闲适姿态,把太行山的好以及他的爱和感情表达出来了。包括他最后一部分写给别人的序言也是非常诚恳周正,没有一篇是敷衍之作,而是温暖地写身边的文化人。

 

著名学者、作家卞毓方

  卞毓方:唐兴顺的写作让我想起了沈从文、汪曾祺

  我们写文章是一个看远一个看近,我对唐兴顺先生的感觉就是大器晚成。唐先生身上有一种先天的东西,是天生的,后天学不到的。他写的人物那几篇让我想起了沈从文写的边城、湘西,想起了汪曾祺写的高邮,语言给我的感觉非常干净,在叙事方式、语言上有个人的特点。

 

著名评论家、画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相武

  马相武:《山中人语声》写的是心灵的图景

  唐兴顺的散文最大的成功是千锤百炼积累出来的心灵的图景,因此显得非常生动。唐先生有个说法我非常赞成,叫“从心出发”,还有“心镜化”,把心作为一面镜子,把万物代入到当中再折射出来,体现了散文美学。

 

著名散文家、《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彭程

  彭程:唐兴顺的散文有一种浑然之美

  我过去读过唐先生的作品,这次集中看了这么厚重的一本书,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喜欢。唐兴顺的文字既与中原的地域文化有关,同时具有鲜明的个人化、独特化的品味和品质,借鉴了古代说书人和西方阿索林、契诃夫、屠格涅夫的小品文的写法,与众不同。

  散文集里第一部分写人,写民间的、底层的各种形象,写村镇中不随大流的另类人物,这类畸形人物我在别的写人物的散文里面没有看到,给人一种陌生感和新鲜感,并在简短篇幅中写出了命运感。

  文章的结构收卷自如,自然草木有一种浑然之美,充分展现了自由的精神。《无名山沟的早春》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还有《上帝的雕塑》从眼前的具象上升到形而上的宗教的关怀和思考,都很难得。

 

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顾建平

  顾建平:既是故乡式的写作,也是世界性的写作

  唐兴顺先生的写作就像沈从文的湘西、贾平凹的商州,都是写故乡的草木。后来沈从文到社会上读生活这本更大的书,贾平凹到了西安,沈从文到了北京,而唐先生一直生活在林州。为什么他的写作也能走出来而不是局限在小地方特色?因为他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信息获得方式的巨大变化。

  沈从文原先在湘西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到了北京以后才读到更多的著作。唐兴顺八十年代开始读到了很多的著作,我看到他的写作当中有西方文学和和古典文学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带来了信息获得的便利,尤其是现在网络时代,因此可以说唐兴顺虽然是在林州进行故乡式的写作,但也是世界性的写作,因为他的心胸和眼界不仅限于故乡。

 

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林荣

  李林荣:对地方的热爱升华成为一种文体

  我是山西人,山西和河南是太行山贯穿下来的,所以我读唐先生写的《山中人语声》,感觉很亲切。我觉得散文写作和地缘文化的关系,在各个文体当中恐怕是最密切的,大量的散文都是依托于一定的地域。

  唐先生的散文立足自己的故乡热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姿态,不止是文化自觉,而且自觉地升华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写活了南太行中路的世情和人物。

  我们当代的散文家在表现一个地方风物人文的创作努力中,可以选择一条道路,复归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学当中的文体,复归我们古代的“散文”,就是新笔记体。

 

著名文化评论家潘采夫

  潘采夫:唐兴顺的写作有文化自觉性

  《山中人语声》这本书里我最欣赏第一部分的人物,讲林县的故事和各种小人物的沉浮。

  在文化层面,当下文学有故乡式的写作,唐先生写的安阳、林州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上面都很有独特性,保存得也比较完整。《安阳婴儿》《孔雀》这些电影就是在安阳拍的,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唐老师的写作有为地方文化代言的志向,对地方文化有自觉的发掘意识,这一点是他写作的文化渊源所在。这种带有文化自觉性的书写,具有突出的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

 

著名文学评论家、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

  刘大先:《山中人语声》有一种禅意

  刚开始看到《山中人语声》,我立马就想到王维那首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种禅意。他写人写物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意境,冲淡轻逸,有一种清冷的疏离,形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气息和禅意。

 

资深编辑、散文出版人曹雪萍

  曹雪萍:他的写作赋予太行山草木、红旗渠人物以文化意义

  看唐先生的书我想到一句话:“边缘才是阐释世界的地方。”我想在文化中心、大都市生活的人也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生命、自然的一些重要信息。我没有去过太行山,也没有去过红旗渠,但是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篇章,对那里的生命就发生了兴趣,比如说像《站在雪地上抽烟的人》《是种子就要发芽》,这种充满禅意和诗意的小文章呈现了当代中原人文生态的新动向。他写的散文有非常丰富的叙事性在里面,但他并不是用那种很复杂的语言去写,反而是一种小调式的、简约的语言,给人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他写人物的那些篇章赋予了县乡众多“沉默者”以文化意义,小人物的行为在他的文字中获得了有同情心的摹写,每个人的生命状态受到尊重,这种温厚的、诗意的写实风格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美学追求。

 

著名书评人、作家绿茶

  绿茶:期望看到更多太行草木出现在唐老师笔下

  近年来出现了乡土写作的某种回潮,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在都市生活中,对乡土、童年都有挂念。这本书我看得比较多的篇章是《草木》那个小辑,如《山林访谈初记》《上帝的雕塑》,扎根在这个太行山的脉络之中,可以一直写下去。我觉得有点不过瘾,觉得还没写完,很期待唐老师将来能够写一部叫《太行草木志》之类的书。

 

专栏作家、《北京晚报》阅读周刊主任编辑李峥嵘

  李峥嵘:为沉默哑巴代言

  唐兴顺《山中人语声》里写人物的篇章写出了平凡的人不能够言说的故事和内心感受。他的文中一再出现“哑巴”的形象,第一个故事《云儿》的母亲是个哑巴,《西元》中的铁匠也是和哑巴儿子相依为命,西元老了快死的时候不想让哑巴儿子一个人留在世上,就毒死儿子才自己死去,叙述很平淡克制,看了以后却让人很纠结。这些篇章是替那些不能讲话的人去说,是在为边缘的、沉默的人塑像,留给我们很多可以想象的地方。唐老师虽然也写到黑暗的东西,有些作家可能会把这写得很绝望到底,但是他的角度并不是猎奇,而是怀着温情和敬意写小人物在时代中的遭遇。

  唐先生写《母亲》那一篇让我流泪了,他细微体察到身边亲人的生命无可挽回的逝去的那种感受。他写得非常克制,最后他抱着母亲的骨灰,写了简单的一句话,“小时候,母亲抱我,现在我抱着母亲”,这如果是流行书出版的话直接可以用来作长标题,表示出生命的一种连接,即使是面对死亡,也相信在绝望黑暗的前方闪耀着一点光明,也许这就是我们写作的意义所在。

 

作家唐兴顺在研讨会现场

 

选编:若眉,中国文艺评论网

 

延伸阅读:

      《山中人语声》:向县乡“沉默者”致意

      学者研讨“当代散文创作和地缘文化”

      地域也有传记,文艺版旅游攻略来了

      文学评论家作家研讨“京味文学”与文艺精品

      诗意地栖居:自然文学的魅力与追求

      《在母语的屋檐下》,从容咀嚼缭乱的风景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