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重读契诃夫》的现实意义:不是一个好医生 就不是一个好作家

2018-09-06 阅读: 来源: 作者:张魁兴 收藏

不是一个好医生就不是一个好作家

——《重读契诃夫》的现实意义

  今年7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苏)伊利亚·爱伦堡著、童道明翻译的《重读契诃夫》。虽然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一样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但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经典文学已经边缘化,特别是契诃夫的文学还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契诃夫是不是离我们太遥远了?为什么北京燕山出版社会出版这样一部看似不合时宜的书呢?书中插图介绍里引用了童道明先生的一句话:“把契诃夫给予我的感动,通过我的写作与译作传递给别人,使其他人也有了走近契诃夫的兴趣,这是我的一大人生快事。”这也许是出版社选择出版这本书的重要缘由吧。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和前苏联高尔基的影响非常大,但契诃夫的名字也一直保留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凡卡》《变色龙》《套中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契诃夫对俄罗斯底层人民苦难的关注与揭示,对作威作福、保守冷酷的沙皇制度的捍卫者的讽刺早已进入到中国读者的视野。近年来,也有一些人会在剧场看到契诃夫戏剧的上演。在我看来,中国读者或观众之所以爱好契诃夫,是因为契诃夫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重读契诃夫》不仅高度评价了契诃夫的文学,也针对评论界关于契诃夫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是真正的重读契诃夫。

  契诃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出版《重读契诃夫》,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现在的社会“抖音”流行、明星“霸占”头条,娱乐至上大行其道,谁还喜欢一部研究评论契诃夫的书籍呢?批判在现实中不能说没有,但不是主流,主流声音还是歌功颂德、形势一片大好,比如“厉害了”,“把谁谁吓尿了”。然而,在我看来,当今社会不是中国“厉害了”,中国除了电影票房世界第一之外,有哪个方面哪个领域配称“厉害了”?所谓的“厉害了”不过是吹牛罢了。

  是的,中国有些方面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应该宣传出去,但还不至于动辄中国“厉害了”,这是明显的在帮“中国威胁论”的忙,而且还是吹牛。中国面临的问题相当多,所以中央才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胡乱吹牛,不仅不是正能量,还会帮倒忙,扰乱国家决策,不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相反,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指出改进方法,这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对问题报道、问题评论,实际上是“猫盖屎”,是在掩盖问题,这是非常坏的文风和作风。

  出版《重读契诃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要人们重新学习批判现实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这才是让中国“厉害了”的根本之路,吹牛无法把中国吹“厉害了”。

  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为人谦虚、善良,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看出事物的本质。在很多论者看来,契诃夫之所以成为伟大作家,抑或他的悲悯情怀,与他是好医生分不开。他曾经说:“医学是我的合法妻子,文学是我的情妇。这个令我心烦,我就找另一个销魂。”这是契诃夫的自嘲,也是他的现实情况。契诃夫是一位勤奋而出色的作家,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他为文学史留下了477部中、短篇小说。同时,契诃夫也是一位相当尽职的医生。1892年,他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在诊所会诊453人次,出诊576个家庭,这还不包括在自家的接诊。

  对于契诃夫很适合一句套话:不是一个好医生就不是一个好作家。人的生命健康,需要医生保障,医生要悲天悯人,也许他开的药很苦,说的话也未必中听,但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同样,作为作家的契诃夫,也秉承了医生的职业道德,他满怀悲悯情怀,要救这个社会,要救有社会病的人。

  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甚至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要有治病救人的悲悯情怀。契诃夫的伟大,不只是其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更是其谦虚、善良的悲悯情怀。一个身为医生的作家,像解剖患者一样解剖这个社会。没有这样伟大的情怀,创造不出伟大的作品。当下的中国,也需要契诃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的作家和文学,那些胡吹的文学只能让国人们昏昏欲睡,是相当危险的!

 

作者:张魁兴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特约编辑:朱丽华

 

  延伸阅读:

  经典的跨文化传播与解读:“二度西潮”期间的契诃夫戏剧演出(吴小钧)

  北京人艺集齐契诃夫四大经典

  现代舞台上的契诃夫演剧

  

中国文艺评论网友群(QQ号366435036)二维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