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从“我们不是水军”说起

2019-10-2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张春梅 收藏

  编者按: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已圆满结业,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特选编培训班学员的部分优秀稿件,以飨读者。


  这里提到的水军,均无歧视色彩。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迅疾变化,势必引起讯息形式、传播时空以及讯息保鲜度的连锁反应。“水军”的制造热点功能和广告效应,是今时传播的新现象。

  “我们不是水军”这里的“我们”来自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的现场。而此话的来由则是引起会场热议的“蹭热点”话题。有学员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批评者不仅要关注热点,而且要关注怎样让自己的评论在新媒介平台上受欢迎,那势必要改变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格局。这话本身有几个潜在的语义。其一,学院式的批评不适合新媒体的需求。其二,“新媒体批评”是不同于以往的文艺批评。其三,如何让自己受欢迎,有读者,这是新批评的必需。实际上这句话还有个潜台词,要学学怎么让自己的评论“热起来”,而要想“热起来”,那就得跟着“热点”走。以上这些推演出来的意思都没有问题,可也并不新鲜,关键要看针对何种话题,面对何种文化现场,评论者的职责和评论位置站在何处?倘这些都不论,那就是“一窝蜂”地上,满眼只余短平快的“快评”“帖子”或可正可反的“拍砖”。

(图片来源网络)

  说这个话题并不新鲜,是有一定理由的。文艺批评要关注文艺现场,这也是长期以来学院派文艺批评“挨批”的老话,但此语过去常指向对创作现场的不熟悉。而此创作,是可见可感可触的,具体而言,不懂写作就写不好批评,不懂戏不看戏就写不好戏评,不懂画写不出画评。围绕这一“老话”,还牵连着评论者也应该是创作者的主张。对此我虽不苟同,但也不反对,能创作自然再好不过,但文艺评论自有其章程,牵着文本使冰山从大海中浮出,单凭文艺创作一股力是不够的,于此可见批评的难度和重要。如今的“新媒体批评”,也要求批评者在火热的现场发声、亮剑,两者相较,其实还是“在不在场”的问题,当然,话语之中还充满“如何在场”的渴望。

  关于“如何在场”,在文学史上也不新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尤其90年代,充斥文坛的“话题”“名号”,翻飞在各种杂志、报端,及至21世纪则在互联网数不清的“标签”映衬之下黯然失色,这被描述为曾位于文化中心的文学终于回到了应有的位置,也称之为边缘化。但不可否认,那个时代给了评论家很好的练武场,或者说那就是评论家叱咤风云的时期。如今,将“新媒体”和“热点”意图通过评论者联系起来,未尝没有点“马上觅封侯”的心思,也显出今日学人的热情。然而,所表达的多是渴望,却距真正的“新媒体”很远。

  也就是说,当我们言及新媒体评论时,我们脑子里闪现的其实还是我们所熟悉的既有的文艺批评模式,甚至套路,而对于“新媒体批评”其实还是不及物的。或者,关于“新媒介”和网生文艺形式尚缺乏有效的言说和表达系统,当评论家们开始关注这些网生的艺术形式之时,其实只是进入新媒介的开始。当几乎难觅网不可及之处,我们的评论对象、文本、接受者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因此,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蹭不蹭热点”,因为一直以来凡是在特定的时期、语境、文化场域发生的文化事件本就应在评论人观察的范围之内,但观察的方式却决不是为了推波助澜,或者“因热而红”,那不是作为文艺评论人应该做的事情。问题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了解新媒介本身是评论人和研究者必不可少甚至必须先行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新媒介”,才不至于在“网络文艺—评论”和“网络—文艺评论”的概念上打转转,因为无论哪种,都因为有“网络”的介入而改变了性状、形式和关系。这又势必引发一场学科体制上的革命——以往在学科界线上泰然处之的状况已经被打破,再固守自己是“某专业的博士”已很不够,因为“新媒介”本身就融合了社会学、传播学、图像学、物理学、数学以及其他种种门类。对于文艺评论来说,学习一些传播学、媒介研究、社会学知识,对于已有的文艺修养而言,不仅必要而且必需,否则就会在言说对象时捉襟见肘、文不及义。

  “我们不是水军”和“蹭热点”背后隐藏着危机。将学院派批评单列,意味着以之为靶子,依托大学体制进行文学评论工作者有之,在传统文学系统(主要相对于网生的短评、酷评而言)内讲求理论建构的有之,术语频繁、理论艰深者有之,更甚者,将注重文本细读及相应批评方法的都归为学院派之列。且不论“非学院派”如何好,如何合适,此“靶子”却给了双方分列的理由,使学科分立、理论与实践在心态上获得了泰然自处的可能。这完全是掩耳盗铃。而要找到“我们不是水军”的言说位置,则必须明了“我们”是文艺批评者,明晰文艺批评的社会责任、社会性和公共性。只有在心理上、学识上、社会意识上确立了自己批评者的位置,方能静下心来,对“热点”进行热关注和冷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进行新媒介文艺批评时,会面对很多类似“水军”“小白文”“网络垃圾”之类的负面描述,像“我们不是水军”背后就或多或少有这种鄙夷情绪,这种时候必须强调文艺批评者要有敏锐的现实观察和共情的现实关怀。所谓共情,就是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凌驾于现实之上,不要先入为主,而要将现实文本化,去深描其表现方式、发展脉络以及与其他面相的关系,指出其问题,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在面对现实的问题上,很容易有几种走向。一是身在现实,却不知现实为何物,不关心现实文本与人之发展的关联,学院派与否的分法就有此之嫌;二是受偏见的影响,以刻板印象来对待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或夸大,或贬斥。对于网络文艺批评,“共情”意识尤为重要。滋生于网络的文艺,或者对网络上传播的文艺现象进行评说,由于这些对象还不具备纸质文学相沿的评价体系,更因为后者的存在而显得新且轻,就很容易带有一种“过眼云烟”不能久远之感。研究者倘若带着这种情绪面对网生文艺对象,想写出深入的、有探究意识的、引人思考的评论文章就很难,我们自己的偏见成了绊脚石。

  打破学科界限,关注理论,重视实践,我以为这是研究网络文艺和进行网络文艺批评的思想准备,然后才是何以鉴之、评之。在后一个问题上,更显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者“不是水军”,不是“蹭热点”“刷头条”,每一个“热点”背后都隐藏着无尽可能:为何成为“热点”,“热”在何处?与当下的文化现场有何关联,与其对话的历史语境又当如何,由此如何认知当下的人文生态和社会心理,又体现出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对这层出不穷的问题的阐发,正体现出文艺批评者的建构意识和批评能力。

  我们的确不是水军,也不必因为“非水军”的专业而认为彼此面对的是不同的世界。消除学科界限和现象界限,意味着不同的世界在我们面前敞开,一种比较的、联系的方略凸现出来。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在结论中指出:解释历史必须联系今天,通过联系今天来证实对历史的解释。我们不是去发现历史的奥秘,而是去说明它。今天的互联网,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数字媒体与纸媒、声音、图像的传播之间亦有一条彼此交叉的传播发展路径,在这样的对象面前,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但不是触及网络文艺的障碍,相反,还是资本,它会载着我们与更多的知识和现象相会、碰触、生发。于此,文艺批评不仅仅是面对作品发声,也是因作品而生的对社会文化的新发现和推动。而文章“水不水”也就显而易见了。


(作者:张春梅,江南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任编辑:李维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真红不枯槁 霜重色愈浓——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习感言

  在场与在群:微信时代的地域文学

  “90后”小编谈“网感”

  网络短视频: 网络狂欢后的理性思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