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在中国

2019-11-0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武文尧 收藏

  2003年,胃癌初愈的克劳迪奥·阿巴多在告别柏林爱乐多年后,来到瑞士琉森,将1938年这个由他的老乡、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 -1957)一手创建的音乐节,重新站上世界乐坛瞩目的地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创举,便是成立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由阿巴多担任音乐总监,团员来自世界各大交响乐团,均是一时之选,实可谓顶尖的“明星乐团”。尤其团员当中有许多独奏家,竟愿意为了阿巴多,放下身段进入乐团,与大伙儿一同合奏,由此可知巴多独特的魅力与其崇高的地位。2014年,阿巴多过世。这个与大师最亲近的乐团,也面临着各种可能的考验:阿巴多与乐手们建立起的深厚的感情、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呈现的号召力,继任的音乐总监是否能够延续这一传统,并继续让琉森音乐节这块招牌越磨越亮?笔者在聆听2019年这场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的北京演出后,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2003年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成立音乐会(来源:百度百科)

克劳迪奥·阿巴多(来源:百度百科)

  琉森音乐节在中国,始于2009年,那是中国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后一年,也是国家大剧院这一我国艺术文化标志性场馆正式运营的第二年。那时阿巴多亲自领军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来京演出两场音乐会,并携同钢琴名家王羽佳共同演出,不只在我国乐坛激起了相当大的旋风,更显示出中国做好了与世界乐坛接轨的准备——北京成为亚洲第二个琉森音乐节举办的地点(第一次为2006年的东京)。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音乐环境与实力崭露头角。2017年,上海交响乐团成为首个获邀至琉森音乐节演奏的亚洲乐团,更因为此次机会,让德国百年唱片大厂DG公司发现了中国音乐市场的可能,随后与上海交响乐团签约、发片。必须强调的是,上海交响乐团的琉森之行,为2018年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驻场上海演出做了暖身。2019年,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除了在上海展开第二次驻场外,更再度来到北京带来两场音乐会,随后还到广东深圳地区进行了首次亮相。在这深具意义的背景下,笔者有幸亲临欣赏10月13日晚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音乐会曲目为马勒的《第六号交响曲》。笔者为之作评一篇,还望高明指教。

  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第六号交响曲》作于1903—1904年,由于乐曲充满沉重、悲怆的情绪,因此被冠以“悲剧”之副标题,这虽不是出自作曲家的本意,却将音乐中比较抽象的自律性质,给予大众较好理解的方向。此作品规模庞大,乐团编制人数众多,是典型的后浪漫派管弦乐曲。此作品的上演难度相当高,对于乐团与指挥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如何将复杂的音乐织体梳理清晰,在营造出大起大落的壮阔效果时还能兼具细腻的对位段落,将细节滴水不漏的处理,这是指挥必须面对的课题。作为阿巴多的接班人、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新任音乐总监夏伊(Riccardo Chailly),其丰富的经验与勇于尝试的态度,使得他对马勒的诠释成一家之言。阿巴多在琉森音乐节留下众多马勒名曲,而夏伊以他自己的诠释与观点走出了阿巴多赋予听众的既定印象。从马勒《第六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与低音弦乐演奏的规律前奏,就建构出一种共鸣、沉稳的格局,小提琴与管乐的加入,都维持着厚实、连贯的演奏部分,呈现出乐曲小调的阴暗特质。夏伊选择了以中庸的速度开场,不同于2013年他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的录音,此次速度明显偏慢许多,更有了深思和稳健的态度。第一乐章第二主题部分,夏伊让乐团展现出歌唱性的一面,兼具了半音起伏产生的细致微妙的音响效果与流动感。

10月12日,“琉森音乐节在中国”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左起:主持人,瑞士驻华大使罗志谊、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音乐总监里卡尔多•夏伊、琉森音乐节执行与艺术总监迈克尔•海弗里格、吴氏策划总经理郑颖、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小提琴首席拉斐尔•克里斯、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定音鼓演奏家雷蒙德•柯福思)(来源:凤凰网)

  与现今多数指挥的选择一样,夏伊将行板置于第二乐章,谐谑曲置于第三乐章的顺序演出,符合2003年国际马勒协会的讨论结果。当谐谑曲以精准、富有表现性的结束在弱音拨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终进入压轴的终曲乐章。在这乐章中,最能体现笔者先前强调的“梳理乐曲”的功夫。马勒在奏鸣曲式的架构上相当自由的发挥,音乐气象万千,声部间的调度、配合全部在夏伊的掌握之中,在两声“命运之锤”敲下之前(夏伊采用第二版乐谱,马勒将第一版的三下木槌改为两下),乐团不断地堆累和声,其情绪之统一与团员之专注,是演出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场演出印象相当深刻的是第二乐章行板的表现。接在第一乐章丰富激昂的呈示之后,慢速度乐章不只对比明显,还表现出一种静谧、内敛的情绪。降E大调的第一主题从第一小提琴开始演奏,乐团瞬间从大编制的管弦乐变为精致的室内乐,乐句清晰、细腻,表现出室内乐般的精神,这在以往的马勒诠释中是相当少见的。在行板中,夏伊仍然选择以一个沉稳的速度开始,弦乐线条厚实稠密,管乐温暖富有歌唱性。

  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各团员深具水准的演奏功底表露无遗。英国管抒情优美的独奏段落配合着乐句收尾的渐慢、低音单簧管的自在低吟,首席小提琴甜美的独奏片段与打击乐手精准的反应,再加上圆号饱满的乐句与小号、长号协调的音色,充分融合在乐团的齐奏中,而不会过于清亮突出。每位团员本身都是一流的演奏员,在各大乐团早已积累了深厚的演奏功底,在指挥下协调统一,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演出。更难得的是,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并不是一个常规乐团,而是每届音乐节前后大家聚集排练,每年的团员也会有所异动,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还能有如此精彩的表现,体现出乐团精湛的演出水准。

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来源:国家大剧院)

  指挥者夏伊无疑是这场成功音乐会背后的灵魂。他一直琢磨研究巴洛克晚期到当代的音乐,更难得的是对于“复古风格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的理解与实践。在他担任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时,灌录的巴赫作品均采用复古风格演奏手法演绎,以现代乐器考究的演奏方法处理,这与借鉴阿巴多晚年的实践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之所以选中夏伊担任总监的原因之一。在指挥马勒作品时,夏伊试图将音乐中理性逻辑、条理分明的一面展现出来,在这本身“像一个世界无所不包”的音乐中,还需要冷静的态度相对应,这样的诠释往往比过度自溺、戏剧化的处理要更加困难。难得的是,夏伊平衡了动与静、热与冷,在清晰的架构中能发挥巨大的感染力,鼓舞团员投入丰沛的情感,同时又能避免感情上的泛滥,而有所收敛。这一特点在马勒的交响曲中有更加鲜明的表现。马勒本身“二律背反”式的矛盾,音乐中善与恶、美与丑、高贵与低俗、天堂与地狱、重生与死亡等题材同时出现,喜乐无常、阴晴不定,透过夏伊的平衡调配,正好紧扣了马勒音乐中的核心。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优异的声响效果,尤其反映在厅内对于低频的反射与共鸣,此特点配合夏伊建构出来的沉稳架构,更具现出马勒此首作品的“悲剧”特质。乐团的音色像是深蓝与灰调和出来的色调,一切均是扎实而细致绵密的。他们融合了德国乐团的雄壮阳刚、法国乐团细腻的色彩变化与东欧乐团质朴温暖,这正是由于该团团员来自五湖四海的缘故,各种不同的风格彼此磨合、交融,打造出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自己的音色与传奇。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没有因为阿巴多辞世而失色,反而以一种更自信的步伐向前迈进,个人认为,现在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并不是所谓的“后阿巴多时代”,而是“夏伊的新时代”。期待中国与琉森音乐节持续展开深化合作,在交响乐领域中砥砺前行。

里卡尔多·夏伊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来源:国家大剧院)


(作者:武文尧,1999年生于中国台湾,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系,现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交换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编:李维娟


  延伸阅读:

  付酬征故事: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成功演出

  “弹·楚”钢琴新作品音乐会弹出楚韵国风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