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2016—2019年原创首发文章>正文

“慢综艺”怎样兼顾娱乐性与文化性——以《中餐厅》为例

2019-11-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王庆瑜 收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中的人们普遍面临着工作和生活压力,渴望在喧嚣和浮躁的环境中释放情绪、回归本心;同时,大众逐渐对“快节奏”“快消费”的综艺节目产生了审美疲劳。于是,像《向往的生活》《朗读者》和《中餐厅》这样的“慢综艺”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迅速走红。


  慢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变化

  与以紧张和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快综艺”相比,慢综艺节目没有复杂的游戏比赛和区分胜负的对抗。综艺节目在内容生产过程中主要是两点:“说了什么”和“如何说的”。

  慢综艺节目在“说什么”问题上是从娱乐快感向人文内涵转变。“慢综艺”节目《中餐厅》已播出三季,节目内容颇具清新感和舒适感,通过对几位嘉宾日常经营餐厅的真实记录,将其中的萌点、吐槽点、笑点和泪点一一展现给观众,比如第三季杨紫和王俊凯在吐槽和模仿黄晓明的段子之后,也深深感受到黄店长的不易和辛苦。《中餐厅》相对快综艺来说,风格更加温情化,观众在精神上能够得以放松。

  该节目在展示中华美食的同时也传播着蕴藏在美食背后的中华文化。明星嘉宾不仅为外国友人制作中餐,还会向他们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粽子及端午节,教他们如何使用筷子等,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快速消费的综艺节目只能给观众带来一时的娱乐快感,而以人文情怀为主的娱乐能让观众在感官愉悦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为现实生活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中餐厅》在“如何说”问题上通过去剧本化和格式化,让明星回归到平凡生活中:通过记录几位明星嘉宾在国外城市经营餐厅,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取代了华丽的镁光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未知。尤其在《中餐厅》第三季里,导演组设置零启动资金,几位明星不得不在异国他乡通过以物换物来获取所需食材,黄晓明和秦海璐等卸下明星的光环,像普通百姓一样与商家讨价还价,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慢综艺节目往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人文情怀,更令人回味。


  《中餐厅》的符号呈现与意义表达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包含有大量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通过分析节目中的符号及其意义,可以对真人秀节目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场景符号。选择恰到好处的拍摄场地,也是一档慢综艺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中餐厅》第三季将拍摄地点选择在国外浪漫梦幻的小镇上,远离嘈杂喧嚣的都市,明星嘉宾融入素人生活,带着观众领略象岛、科尔马和西西里安静闲适的慢生活。场景符号包括节目中使用的服装和道具。黄晓明等人从中国带来的四川变脸玩偶、折扇和挂帅出征的旗帜等传达了诸多文化内涵。比如中餐厅食客较多而来不及上菜时,具有中国元素的四川变脸玩偶可以分散食客不耐烦的注意力,国外游客在等待中华美食的过程中也可以多了解中国文化。第三季第七期围绕外国友人的订婚宴展开,外国朋友穿上了传统中式礼服,体验了掀开红盖头的浪漫,在喜庆的氛围中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惊叹不已,这些细节为《中餐厅》加分不少。

  人物符号。《中餐厅》每季邀请五位明星,第三季节目首次邀请国宴大厨林述巍作为主厨嘉宾,使节目呈现出更加专业的色彩。该节目的大部分拍摄场景都是在餐厅进行的,通过几位性格迥异的明星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差制造冲突,观众能在节目里看到明星们更加真实的一面。比如,黄晓明和林述巍在上菜种类和顺序问题上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小插曲不仅更加凸显人物的性格,还使节目更有悬念。

  画面符号。《中餐厅》有点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方式,采用全景式、24小时不间断固定机位拍摄,力求展示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同时《中餐厅》在拍摄过程中成功借鉴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方式,用大量柔和光线下的特写刻画了美食之美,在菜品出场设计上采用特写镜头,跟拍将美食从出锅到餐桌的过程进行了忠实的记录。 该节目连续运用特写和定格,捕捉人物表情,对人物表情和动作做夸大处理,比如第三季第七期里王俊凯切洋葱的画面配上泪水特效,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音效符号。《中餐厅3》的主题曲延续了前两季轻松俏皮的基调,歌曲整体风格是清新治愈系。节目中也有大量的背景音效,在不同的气氛中,音效也随之变化,它们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情趣。节目表现订婚宴的喜庆气氛时,除了浪漫的背景音乐,更有明星嘉宾的即兴演唱。当明星们愉快地互动和聊天时,背景音效多用欢快、搞怪的乐曲。节目的内容生产是一种综合建构过程,背景音效大多与画面环境相呼应,在意义建构中起了重要作用。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独白、对话和字幕等。在《中餐厅》节目里,主要的语言符号是嘉宾无剧本的对话,更体现节目的纪实性。节目中频频出现的“图文符号”成为解释画面、补充画面、增加幽默感的新叙述形式,引导观众解读文本。


  《中餐厅》的文化表达与传播

  在《中餐厅3》里,来自英国的游客对黄晓明说,下一季节目可以去她的家乡拍摄。可见,外国观众也极为关注这档节目。“中餐厅”不仅是综艺节目的名字,更是一个文化符号。节目的主旨是推广中华美食,同时也积极表达和传播蕴藏在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以及帮他们换上中式传统礼服。节目充分利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基本功能传递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例如节目嘉宾上错菜会免费赠送给食客,黄晓明店长会走到没来得及上菜的餐桌旁安抚客人焦急等待的情绪,之后送客人到门口并连声抱歉。外国友人通过这些传情表意符号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中餐厅也是国人和海外游子的聚集地,节目将家乡的味道传递给思乡的游子们,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中餐厅》作为一档慢综艺,充满了烟火气和接地气的生活温情,节目也获得了较高的人气。目前,韩国综艺《尹食堂》、国内的《味道》和《忘不了餐厅》等同类节目层出不穷,《中餐厅》如何树立品牌意识,使节目更具特色和本土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慢综艺节目数量很多且节奏较慢,缺乏一定的戏剧性冲突,时间久了也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找到与其他节目模式不同的“点”很重要。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节目的情节性和故事性内容,并增添一些室外拍摄,比如在中餐厅之外嘉宾如何与外国友人互动和传播中华文化等。顺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注重文化内涵与正能量传播,慢综艺才会保持艺术常新。

  (本文图片由编辑提供,来源于百度)


  (作者:王庆瑜,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编:艾超南


  延伸阅读:

  付酬征故事:中国文艺评论这五年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戏剧+影视+综艺:《故事里的中国》受好评

  什么样的中国综艺能“走出去”跨文化传播

  电视综艺:转型提质正当时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