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脱贫攻坚>正文

在新疆携手脱贫 共建《美丽家园》

2021-04-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晁正蓉 收藏

原题:携手脱贫攻坚  共建《美丽家园》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击垮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阻止中国脱贫攻坚的步伐,中国人民用事实向全世界展现了越是在紧要关头,越是在危难之际,越是能挺身而出,越是能体现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自2021年1月1日起,新疆广播电视台各频道和“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连续推出10集脱贫攻坚电视纪实报告剧《美丽家园》。作为新疆首部纪实报告剧,10个故事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综合考虑了新疆区域特点,立足新疆脱贫攻坚实际,聚焦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取得的众多重大成果,主要以南疆喀什、和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为创作元素,讲述南疆地区各族人民在异地搬迁、产业扶贫、旅游增收等过程中,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创祖国美丽家园的生动感人故事。

  纪实报告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该剧总结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为建党百年献上开年大礼。剧组全体成员克服疫情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深入村委会、田间地头、建筑工地、大棚工厂、偏远山村、农户家庭,真实记录了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在南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呈现了访惠聚工作队、援疆干部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的积极作用,再现了新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和思想认识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扎根人民生活,以小人物、小故事为切口反映时代大主题。作品通过塑造《两只耳朵竖起来》中的克里木,《金木耳》中的木太里甫,《核桃熟了》中的热合曼以及《纺织姑娘》中热依拉和李老师等人物,展示了国家出台各项政策、支持产业扶贫、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解决农牧民后顾之忧,使农牧民从传统农民转变为掌握新技术的产业工人,走向致富之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让我们看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取得的成果,也意识到农牧民走向富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结果。农民克里木传统观念浓厚,他认为养羊和种地是农民的本分,最初不愿意养兔子,当看到其他人养兔产业取得丰厚利润时,才加入养兔入股分红行列,最终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残疾青年木太里甫一腔热情种植黑木耳,但是也经历了未掌握技术而中途失败的教训,最后在援疆干部陈技术员的帮助下,不但成为种木耳专家,而且还享受医保,治好了腿伤,成为体格健全的人;叶城的热合曼最初排斥核桃改良新品种,在国家帮扶政策和资金配套的支持下,改良的核桃给他带来巨大收益,让他成为核桃大户;自强自立的阿克苏女孩热依拉在李老师的耐心帮助下熟练掌握纺织技术,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纺织女工,并带领新来女工走向自信成功之路。这些人物是众多享受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春风的典型代表,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致富典型,是脱贫攻坚的受益人。

  该剧表现了在改善民生、脱贫攻坚道路上,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走向富裕的历程。在剧集《昆仑家园》中,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村支书和全村牧民异地扶贫搬迁,住进了宽敞、明亮、整洁的富民安居房后,心里总挂念当年为了给乡亲们看病,将生命留在昆仑山上的杜医生,忘不了杜医生的承诺:“我退休了,还在这里,还要给乡亲们看病,我们现在艰苦点儿,以后新房子、柏油路大桥都会有的,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养老。”如今山上的居民住上了安居房,牛羊有专人托管,孩子们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人们的就业、医疗、养老都有了保障,可是杜医生却永远留在了昆仑山上。《古丽的家》在喀什老城区正式挂牌为国家5A级景区的背景下,讲述了莎拉麦提古丽·卡日在旅游局援疆干部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出色导游的故事。她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在全国多家旅游点开设了吃住一体连锁民宿“古丽的家”。她和来自祖国各地姐妹们在深度交流中,互学语言,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当屏幕中出现她们互道“亚克西”,用流利的新疆话、四川话、广东话、云南话视频聊天时,观众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连心,手足相亲中华情。

  《幸福水》中几代工程师为了能让百姓喝上达标的饮用水,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开展引水工程建设,夯实脱贫基础。《乡里乡亲》中麦盖提红光村村民艾海提坚持30年,每年8月20日请全村人吃抓饭,以感谢当年大家捐钱救他儿子的恩情;刘嫂富裕后总想着帮助村里“自家人”脱贫……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迹,诠释着新疆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该剧还有创作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强化中国表达的鲜明特点。剧中处处彰显新疆各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在《我是馕小帅》《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古丽的家》《昆仑家园》剧集中,新时代农村青年利用电商平台、网络直播、抖音、快手等融媒体平台推销产品,借文旅融合的契机,将文化产业园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让旅游产业促进消费扶贫,达到文旅融合互利互惠的目的。馕产业园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和田夜市大批游客到致富创业能手麦麦提江中华和田老月饼店打卡;阿克陶绣娘网上直播绣品订单过万;喀什古城生意人、手艺人忙碌的身影以及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的场景,集中展现了一个与时俱进、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现代新疆。该剧自然也能成为“我们新疆好地方”的靓丽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疆首部纪实报告剧,创作团队达成共识,用微电视和微视角的形式,在每集20分钟时间内,聚焦真实脱贫故事。人们用疆味十足的普通话、生动活泼的谚语俗语和全国各地的方言讲述美丽家园的脱贫故事和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谐富裕的生活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电视剧创作生产指明了方向。剧组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根本遵循下,做到了提炼生活,提纯精神,为人民立言。全剧展现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让更多观众在感动的同时,留下扶贫的力量与记忆,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实再现了新疆各族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真情讴歌了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为建党百周年讲好中国故事开了个好头。


  作者:晁正蓉,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组稿:袁凤梅,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现场实地拍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摄影家协会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王璐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脱贫攻坚中的新疆故事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幸福新疆中国年:评2021年新疆春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扶贫结硕果:文艺扶贫春风化雨 评论聚力启智育心

  以“文艺+新媒体”的方式助推文化润疆工程(张凡 张银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