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来,国产喜剧电影在元旦、春节以及“五一”、端午和暑期等各个档期持续领跑,使此前喜剧片缺席数个热门档期以及部分喜剧片与现实逻辑割裂、喜剧品位不高等问题得到有效纾解,国产喜剧电影发展呈现出丰富创作类型、观照社会现实、契合审美接受、“中小成本”影片逆袭等进阶亮点。
近年来,喜剧电影加强了逻辑化的叙事和类型化的探索,淡化了无厘头、段子化等拼贴套路。侦探推理喜剧、公路喜剧等类型创新融合形成。笑点密集、为“西虹市宇宙”叙事服务的影片《抓娃娃》引发“鸡娃”族与各年龄层观众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等“返乡”题材电影用喜剧方式独特讲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故事;科幻喜剧《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等电影在特效方面下足功夫,在视觉层面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抓娃娃》剧照
许多喜剧电影以数千万元的中小成本轻快腾挪,形成多元本土差异化的特色,助推电影市场回暖。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以10.02亿元票房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使国产喜剧电影迈入“10亿+”时代。到2016年的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都是喜剧片,直到2017年《战狼2》才打破这一局面。新主流大片崛起的同时,“以小博大”的喜剧电影也始终受到影视投资的青睐,例如《热辣滚烫》将《百元之恋》这种清冷疏离略显“丧”的小众文艺片改编为接地气、“燃”劲十足的喜剧片,票房表现不俗。据统计,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榜前20的电影中共有8部国产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是表达现实关怀、温暖介入现实的有效路径。《抓娃娃》《第二十条》《年会不能停!》《保你平安》等囊括教育养娃、司法正义、职场竞争、校园霸凌、网络谣言等重要社会议题,回应社会关切、抚慰世情人心、引发集体共鸣。《我不是药神》《来福大酒店》 《我们一起摇太阳》等作品面对生老病死等重大主题,以举重若轻的方式探讨人性与命运。创作者逐渐从“悬浮”走到“落地”,将悲悯的目光投向现实更深处,以喜剧元素包裹现实主义内核,不贩卖苦情,在温和的疗愈与冷峻的批判之间寻得平衡。立足小切口、聚焦小人物的笑与泪,令人捧腹又戳中心窝,温情底色令人动容,又不显刻意讨好。
近年来的优秀喜剧电影把握了大众审美心理、传播接受规律,更加注重情感表达、人物形象塑造、剧情思想深度等,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比如通过性别置换、“魂穿”、富人装穷等设定,吸引观众展开想象的同时,与乐于在互联网上表达自我、性格鲜明有趣的“Z世代”的一些理念相吻合。如电影《独行月球》里,主角行走在冰冷岩面上的独孤月,一身暖黄色宇航服而不是通常所见蓝冷色调;地球上的幸存者通过视频系统观看他和“金刚鼠”嬉闹,忘却末日情境。此外,《抓娃娃》《爸爸是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等亲子相关主题的喜剧片,颇适合合家观看,喜获家庭观众。而本土喜剧电影素来在下沉市场及新媒体营销中具有穿透力和号召力,颇多短视频用户转发和点赞。灯塔专业版显示,7月17日,《抓娃娃》在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都超过70%。艺恩2022年发布的《国产喜剧电影类型研究》显示,在2015年至2022年,国产喜剧三线及以下人次占比达到49 %,高出大盘5个百分点。
喜剧创作者不断涌现,捧出“笑果”。演员沈腾和马丽在大约20年的合作中形成了逗和捧的默契,也成为中国影史主演电影票房最高的男女演员。贾玲、徐峥、大鹏、董润年、贾冰等编导演队伍与开心麻花团队等富于创造力。“中流砥柱”与“新生力量”“后浪”的创作频开“现挂”,时有抖“包袱”,颇多临场发挥、即兴表演效果喜人。如《第二十条》中“皮蛋”女王的扑克牌暗喻家庭结构与教育用心;《年会不能停!》从相声《连升三级》《小偷公司》等“错位”的艺术表达技巧中获得灵感,结尾则以说唱和脱口秀的形式将影片推向高潮。
《年会不能停!》剧照
当前,“笑的产业”存在巨大市场想象空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喜剧综艺影响力日益提升,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首届澳门国际喜剧节推动文旅融合,北京喜剧院重新开张。更加年轻态、综合性的喜剧片有助于实现心灵共鸣、情感共情、精神共振,在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和期待视野的同时,完成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连接。笑声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感染力最强的语言。好莱坞正将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翻拍成英文版。喜剧电影进阶之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环境变迁以及大众审美嬗变密切相关,是时代、社会、文化、媒介等各种机缘的聚合,也是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的象征性反映。喜剧的发展乃至跃迁也不是局限在单一维度,而是如《抓娃娃》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等生态系统合力“抓娃娃”,由国家、创作者和观众共同推进。
未来,喜剧电影应不耽于简单重复,不溺于“轻”“小”趣味,不浮于聒噪“尬笑”,而是通过热点、笑点、痛点、“燃点”与当下同悲欢,在价值观和美学表达上不断提升品质、谱写新的优秀篇章。
(作者: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