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正文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 要做好文艺创新这篇大文章

2021-12-0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艺术报》 收藏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

要做好文艺创新这篇大文章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广东中山举办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合影(北京会场)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合影(中山会场)

  近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论坛由中国文联港澳台办、香港中联办宣文部、澳门中联办宣文部共同指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山市文联共同承办。论坛以“创新驱动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未来——想象与期待”为总主题,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新时代文艺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实践与理论建构”“传承与重塑:区域文化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基于新媒体融合矩阵的文艺新传播探索”为四个分论坛主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论坛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北京与中山两个会场。来自内地和港澳的著名专家、学者,湾区内节点城市的文联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的学员等共计110人围绕主题参加研讨。现摘编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现场(中山会场)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

优秀文艺创新案例和重点文艺研究课题入选名单

  一、优秀文艺创新案例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报送单位:广州市文联

  《大芬油画村》 报送单位:深圳市文联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报送单位:广东粤剧院

  《纪录片〈回响〉》 报送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

  《小榄菊花会》 报送单位:中山市文联

  《陈许港珠澳大桥主题油画巡回展》 报送单位: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二、重点文艺研究课题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粤剧老唱片的数字化整理、修复与唱腔特征分析研究》 报送单位:广东省艺术研究所

  《广东民间文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践策略与路径研究》 报送单位:广东省艺术与设计教育协会

  《新媒体影视评论的创新实践研究》 报送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广佛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转型》 报送单位:杨凡周、关宏团队

  《人文湾区背景下理论性文艺期刊的影响力研究》 报送单位:《粤海风》杂志社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朝阳、中共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为特聘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为论坛轮值主席、委员颁发证书

  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吴华钦,中共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锐熙为入选“优秀文艺创新案例”和“重点文艺研究课题”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突出文艺创新这把金钥匙

董耀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响应和服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主动以文艺评论方式和力量,努力促进和推动大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办好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尤其要突出文艺创新这个关键词、这把金钥匙,必须做好文艺创新这篇大文章。

  一是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性。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才能够抵达人的心灵,从而实现文艺作品与人心的共鸣共情。当下社会网络特质明显,节奏之快、境况之新、信息量之大、交互性之强、形态之丰富,与以往形成天壤之别。如果文艺创作和评论依然囿于旧有语言、行为和思维,恐怕难以引起互联网一代观众的关注。今天的社会生态是文艺创作的时代背景,文艺创作关注脚下的土地、眼前的生活、现实的状况,才能拥有最鲜活的素材,才能成为时代的先声和回响。

  二是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文艺创新必须尊重、遵守、遵从文艺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科学的继承和正确的守成,缺乏传统积累和历史文脉的承继,这种文艺创新某种意义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创作、表演、研究、评论、传播等就会陷入误区、脱离轨道、跑偏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文艺创作可以从中找到很多资源、发现诸多启示、获得新的灵感。滋养、传承、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艺高峰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三是深刻理解文艺守正创新的内涵要义。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动力和路径。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守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正”,创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立足文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从全局和战略视角,进一步深刻理解守正创新的内涵要义,对于当下文艺创作和评论更好把准方向,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是打造文艺创新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迈上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的文艺事业,呼唤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文艺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它深刻揭示了文艺创新与文艺人才之间的关系。唯有人才,才是创新的真实根基和真正动力。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与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套办,是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履行文联组织“做人的工作”核心职能的必然要求。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聚精会神抓创作、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方面担负着神圣使命和庄严职责,必须始终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关键之举,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艺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又包括传播创新、制度创新,还包括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有着挖掘不尽的话题和大有可为的舞台。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的岭南文化向来秉承着务实、包容和进取的文化特质,非常契合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的功能定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一定能打造成为论坛品牌谱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体现出湾区的活力,展示出文艺的魅力,释放出创新的潜力,激发出评论的引力,引发出发展的实力。

中国文联港澳台办主任董占顺宣读《关于聘请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专家库专家的决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主论坛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郝向宏出席开幕式

主论坛

创新驱动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未来

——想象与期待

  从人文地理学角度谈艺术

  高建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的文艺。19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以种族、时代和环境三要素来论述不同地区文艺差异的原因。结合今天的情况来讨论,丹纳提出的三要素,可以作出新的解释。文艺从各地的环境中生长出来,文艺的历史常常表现为形成一些独特的中心,当这些中心得到发展,出现中心间的互动,并对周边起带动作用,从而达到整体的发展,即文艺中心的形成对文艺发展具有辐射力。

  一些新的中心会产生有特色的新文艺,进而影响全国。过去几十年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发展引人瞩目,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在取得耀眼的经济成绩的同时,文艺方面也有一些不俗的成果。深圳的文学、音乐、戏剧等许多方面,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有了丰厚的积累,走出了一条文艺发展的新路。深圳的文艺,是一种新的都市文艺,一种移民的文艺,一种处于各种文化交汇处的文艺,归根结底是在改革开放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文艺,有希望并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有活力的中心。

  深圳文艺的发展,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建立新的人文地理学。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中心与边缘会互动,边缘有边缘的活力,边缘也会形成新的中心。文学艺术的中心在不断移动,这种移动会成为文学艺术发展的巨大动力。一种纵向与横向结合的对文学艺术历史的描述,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焕发水墨漫画新时代的新活力

  林帝浣 广东省动漫协会副主席、“小林漫画”作者

  在新时代水墨漫画依然能焕发新的活力。“小林漫画”主要为水墨漫画,是从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变化而来,画的还是中国画,但会用新的思考方式进行改造,加入现代人的精神、现代人的情感、现代人关注的事情。

  要关注漫画创作的传播因素。看似一成不变的“小林漫画”的格式,实际上充满了我的“心机”和“套路”。我的画永远是竖的,适合手机观看;一旦剪裁我的二维码,画面构图是不舒服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带着二维码转发;我每次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漫画通常只有9张,适合“九宫格强迫症”用户转发,避免他们花时间选择,从而提高了传播效率。

  文艺的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我曾受中央文明办委托用漫画做了一组宣传海报,还曾做了方舱医院漫画展支持抗疫,我也会把乡村女孩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做成漫画读本进行分发。在做漫画展览时,会注意使用高科技装置加入交互元素和沉浸式体验,使观展不仅是艺术欣赏,还是一次放松之旅。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做衍生品。这是漫画与宣传、疗愈、展览、文创融合的创新。

  策展时选对宣传平台非常重要。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随时随地留意互联网平台的迁移和用户习惯的改变,用户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平台就在哪里。

  由爆款纪录片《无穷之路》说开去

  陈少波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正思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文艺创新是人心重塑中的重要一环。作为香港事物的观察者、研究者,我认为香港社会正在迎来政治重构、经济重建、人心重塑“三重奏”。由香港无线电视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无穷之路》在内地和香港热播,给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创新带来很多启示。

  该片有三个独特视角。一是平视生活。拍摄制作团队始终把目光聚焦于脱离贫困的民众,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不是简单地讲大道理,而是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来打动人。镜头朴素而真实,展现的是人性的视角,唤醒每一位受众的同理心。二是重视差异。此片以港人的视角来观察祖国内地的扶贫工作,这种差异化的视角、差异化的解读、差异化的表达能够带来一种难得的新鲜感,制造出视听的张力。三是正视当下。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当代中国,是当下最热门的现实话题,反映了香港社会对国家认同的重大转变,难能可贵。

  在《无穷之路》的异军突起之下,大湾区的文艺创新呈现三个趋势。一是涌现更多心怀中国、关怀当下的创作。二是大湾区的文艺创作必定会立足湾区、放眼全球。大湾区处于中西文化交汇处,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三是推动观念层面的变化,包括国家认同的新观念、国际视野的新观念和创新技术的新观念。

  通过科技硬实力发展大湾区文艺软实力

  胡恩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香港专业艺术团“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

  大湾区是世界级科技湾区,如何利用科技推动大湾区文创旅游发展,是未来大湾区需要重视的策略。这个策略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大湾区整体文艺水平,通过科技促进文化艺术发展,创造更多人才和创意生态,令大湾区的软实力进一步加强。

  发展软实力必须由教育开始。要把加强教育布局作为首要任务,香港和深圳可以担当更多合作的角色,建立更多以艺术科技为本的教育平台。利用深圳拥有各种科技公司及硬软件优势,致力创新以及培育人才。这样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学院若能成事,相信会培养一批既会编程也懂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另一方面要探讨如何复兴技工,文创产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而技工和工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科技”和“人”的结合,必须要通过工艺。

  其次还要留意技术和学术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应该是互动和协调的。大湾区发展文创产业,必须要建立自身的文创人才培育生态,由高端的研发以至中小学的基础艺术文创教育,都要均衡、系统地去进行。近年大湾区已经在推动幼儿教育的创新,但在高端的艺术科技人才开发和科研上,仍然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未来大湾区文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建立一个艺术科技教育研发的平台和生态环境,而不同城市应该有不同的重点和发展模式。大湾区若能善用科技创新优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底子,必然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有感染力、更加广泛的文艺发展模式。

  澳门音乐传统与湾区人文创新

  戴定澄 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

  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统的延伸。艺术、技术和学术并举的文艺创新研究事项,可以遵从“城市文化——粤港澳三地文化——岭南文化——中华文明”的路线,在本土、地区、国家直至国际的不同层面上进行透视和平衡。

  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西学东传、西乐东渐的首站之一,也是中乐尤其是岭南民俗音乐南移目的地之一,是中西音乐文化的汇聚点。澳门开埠以来的四百余年间,无论中与西、宗教与世俗、经典与民间等各个范畴的音乐,都有较为清晰的历史线索和资料存留。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推动音乐文化不遗余力,而民众更充满音乐热忱,使澳门有着丰硕的当代音乐成果,这些成果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基础底蕴,又有在此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中西交融、兼容并蓄的气质,在今天的大湾区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登高远眺、担当使命、更新理念,使得湾区城市在人文创新上互惠互利、相辅相成,最终成为以岭南音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重要承载之一,并以此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值得思考和不断探讨的课题。一是设立文化联系机制和专项基金,二是梳理、交流、沟通湾区各地音乐传统文化,三是湾区各城市之间互相延伸艺术活动,四是创办人文湾区艺术通讯刊物,五是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人文湾区特色作品创作。

  青少年成为推动大湾区文艺创新的重要力量

  宋达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品牌总监

  作为“生于深圳、上市于香港、扎根于大湾区”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一直坚信青少年可以成为推动大湾区密切交流、文艺创新的重要力量。

  腾讯《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报告》显示,22%的湾区新青年有多重职业身份,他们更愿意去探索自我、实现创新;在遇到挑战时,他们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拥有多元朋友圈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 %。在接受多元文化、追求创新、探索自我等方面他们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助于推动大湾区文艺发展走出特色之路。因此,如何联动湾区各地青年、挖掘湾区青年力量,将是大湾区文艺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腾讯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大湾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并致力于推动湾区青少年的互联互信,推动大湾区文化的交融创新。2017年开启的腾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已经打造出包含“新科技、新文创、新商业、新体育”等多个模块的系列实践课程,带领三地中学生探索文化与科技的多种可能性,感受最前沿AI与音乐、动漫等艺术的碰撞,鼓励他们用流行的vlog短视频记录传统的岭南文化等。2019年上线的公益平台“腾讯青年行”小程序,以更普惠的形式,面向三地所有中学生开放报名,平台将粤港澳三地乃至全国的诸多名企、名校和机构连在一起,形成了“青少年成长共同体”。

  青年营和青年行给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窗,他们从这扇窗里看见了更广阔的天地。当这一代青少年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时,一定能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文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成长在新时代、很早就开始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青少年,就是我们对创新驱动下大湾区文艺创新未来的想象与期待。

分论坛

  第一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新时代文艺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与会专家围绕“机遇与挑战”的话题,既分析问题,也提出建议;既有回顾,也有前瞻,分享了很多启发性的观点。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认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又将成为影响中国当代文化未来方向的一次深度探索。大湾区多元的文化背景既是实现融会碰撞、创新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资源要素流动上的挑战。要以文化根脉为基础、以法定性联盟机制为平台、以创新为原则、以特色发展为导向,探索建立大湾区文艺创作“共同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在经济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在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及都市化潮流的融合中,中国现代审美文化展现出都市化、时尚化、快餐化、碎片化、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场景化九大态势。大湾区在全球化议题中,面对新科技融合发展与新消费业态生发,围绕新基础设施与数字场景建构,要建立与培育同其战略发展目标及定位相适配的审美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在分析粤港澳电影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湾区电影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四条建议:政策支持、找准定位、打造文艺片基地的同时拓展“新主流大片”的创作、打造旗舰型电影企业。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梁江强调,广东的改革开放实践积淀形成了开放兼容、创新求变、平和务实、人际和谐、讲求信用的大湾区新的文化精神,大湾区要超越地域概念,转化为艺术概念,设想这是一个创新空间、审美空间和艺术空间,当好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朱寿桐认为,从历史维度看,近现代粤港澳地区已形成了中国文学中非常富有特色与优势的涉外题材写作与相应的流浪文学,并且贡献出了时代性的杰作,构成了大湾区文学的可靠资源。大湾区文学艺术厚度和发展可能性还体现在粤语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这种以显示本地人生风采和语言魅力为主的粤语文化,在全国乃至汉语文化世界都树立了一种卓然独立的文化形象。

  第二分论坛:创新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实践与理论建构

  与会专家从自身作为文艺创作一线的参与者、执行者、观察者出发,对文艺实践与理论建构进行历史观照和现实反思,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与科技融创中心主任肖向荣结合自身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广场活动等历次重大文艺创作的经历,分享了“谁的故事谁来讲”的创作理念,提出四个回归:回归群众、回归真情、回归素朴、回归精神。在历史的大潮中,中国文艺守正创新、拒绝僵化、不断演进,当前的文艺评论、创作、大众传播应当合力成为一把利器,为传播经典文化、为党和国家的形象塑造充分发挥效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平成(上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赖莎分享了有关文旅开发的案例,提出了四点建议:文化得有魂、传统要保真、形式创新很重要、坚持系统发展,认为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的加持,传统文化需要时代的表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仝妍从岭南舞蹈和大湾区舞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了区域舞蹈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列举了岭南地区传统舞蹈的实践、书写与研究,阐明了大湾区舞蹈的文脉与根基,提出在“区域-中心”的全局视野中认识当代中国舞蹈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实践与学理思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何威认为,重振中国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是整合建立未来大湾区文化品牌的关键所在。纪录片是文化认同的最好媒介,在记录历史、人类社会思想和充分认识世界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引导纪录片制作在民间的发展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文化推广乃至争取世界话语权方面发挥巨大的潜在功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一果表示,要再造港式影视和流行歌曲的繁荣,就必须将它们重新嵌入大湾区这样的新区域主义空间中加以建构,思考区域视角下的文化联盟、多元视角下的文化整合、本土视角下的文化保育、国家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和全球视角下的文化竞争。这是再造香港影视文化繁荣的必经之路。

  第三分论坛:传承与重塑:区域文化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保持自身特征优势的同时,突破局限、更好地延续下去,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东省剧协副主席,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认为,传统文化复兴,不仅是对辉煌过去的回望,更重要的是在当代怎么去发展,怎么把传统文化往前推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传承人,要以弘扬粤剧艺术为己任,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做好对粤剧的传承与保护、传播与发展,可以在跨界、破圈中寻找新的机遇。当今粤剧正青春,也正是大发展的时候。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罗丽提出,在粤剧的存在空间里,它最重要的是具有传承与重塑传统文化的功能,当今粤剧作为艺术的魅力依然存在,作为文化的价值也在不断彰显和提升。传播途径在变、观演空间在变、媒介形态在变,艺术的内在本体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粤剧传播的新变,并没有消解原来的舞台,而是吸引新的观众进入传统的演出领域。广东省佛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凡周表示,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新的时代如果还想生存、还想为人们接受、还想发展,就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一定要学习借鉴其他艺术的优点。传统艺术价值提升的一个途径是文人艺术家的介入,以提升作品的思想内涵、境界层次和艺术表达。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吴慧平强调,书法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纽带,成为促进文化认同、人心回归的有效润滑剂。它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深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在立德树人、促进个人人格养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书法教育,推动粤港澳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促进三地文化的融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羊城晚报社编委、文化副刊部主任陈桥生提出,近两千年前的佛教著作《理惑论》可以作为解码岭南精神的钥匙,其以北方儒者与牟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论说,既是本土儒道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一次对话,也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次对话操练,更是岭南文化的一次自证。其中“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而是“合义者从,愈病者良”的观点可以在岭南文化的渊源上找到理论根据,体现出岭南文化的兼容多元、交融圆通、简易务实等本质特征。

  第四分论坛:基于新媒体融合矩阵的文艺新传播探索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艺创作、评论与传播都出现了新样态,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那么,如何借力媒介融合推进文艺创新传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楠表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图像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现实的构建中,都产生了巨大作用。摄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媒介和手段、一种关注现实的方法、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与广东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出现了多元身份,内含了创新基因,对大湾区乃至中国摄影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像在当下并不是稍纵即逝,当回顾历史的时候就由大量的图片拼凑成记忆的整体,越是重要历史节点,影像就越成为铭记的手段。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冯应谦认为,要利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内容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平台的扶持,加强对自媒体创作的研究,推动中国的好故事、好生活、好样貌在大湾区以至世界范围内传播。软件方面,我们所讲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神话故事,优秀的先锋艺术家、形象健康的明星、年轻创业家都可以成为故事的对象。硬件方面,数字平台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媒介,更是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好平台。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提出,文艺评论对新的文化产品要肩负起引领作用,新兴文艺业态应该成为文艺评论的新阵地。他以开发《跟着博士读电影》节目为例,认为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还需要专业的审美人士加以引导,而不仅仅是以快餐式文化产品迎合市场。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系主任、副教授侯李游美认为,从“书于竹帛”到“铸以代刻”,再到今天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加上新媒体的融合,我们的文本在发生着某种流变,它的载体、内容、形式、特征、受众等都出现了变化,但不管怎样流变,一切文艺作品都关涉人,要坚持人的主体性,要让技术“走心”“知心”,厘清人文性与技术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威表示,融媒体时代呼唤“赛博”批评家,要求文艺批评家加速完成自身的数码转型,能够结合平台特质及时调整批评策略与输出方式,沉浸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多渠道与多环节,不断提升自身媒介自觉与跨媒介创作与批评的能力,为新的技术与社会变革提供有效的人文反思。

  (本文原刊于《中国艺术报》2021年12月3日第6/7版)

 

  延伸阅读:

  坚持正确导向 提升评论神采——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综述

  “首领”结业了

  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开幕!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在中山开班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