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中国文艺评论年会>正文

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03-02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项江涛 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艺评论如何助力于文化繁荣发展,怎样为文艺强国建设增砖添瓦,这是每一个从事评论工作的学者们都应该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并付出行动的。在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理论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等10个专业委员会的代表围绕文艺评论年度发展情况进行发言,共同阐释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评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法在发言中总结了中国评协理论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他认为,目前的艺术是很复杂的,需要学界从艺术理论来认识整个中国艺术的状况。艺术理论来自于不同的群体,在艺术学术群体和管理机构都会出现不同的理论。我们在讲艺术的时候基本上来自于西方的理论。艺术定义应该具体到某一个门类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张法认为,物质形式和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如何与时代主题关联是最为重要的。艺术是多样的,通过多样性反观我们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高于其他时代的地方,同时又有时代的局限性。

  中国评协副主席王次炤介绍了2017年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2017年中国音乐界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借助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将近50部不同题材,不同的风格特色,不同的表现形式新创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和学术建设蓬勃发展。在音乐界学者普遍认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历史的眼光,而且不能割断历史来看今天,不能以此来展望未来。

  中国评协音乐舞蹈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王伟就舞蹈领域2017年的发展概况做了介绍。2017年对于艺术界和舞蹈种类来讲都觉得是一个非常特别意义和重要的发展一年。协会通过专题理论的学习,在全面推进、积极探索中去的显著成绩。舞蹈领域的总体发展格局,应该是依托艺术院校、院团、研究机构、行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开展推动整体事业的发展,其成果主要体现于艺术研究、艺术创作与表演,艺术教育、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传播等方面。作为艺术研究与学术活动,注重了水平的提升以及高端性的活动,这种研究从过去期刊的专注的文字书写表达的这种方式,逐渐转向更多的论坛研讨,项目研究交流活动中,以多样形式和载体来推动研究的开展。为了发挥舞蹈理论对艺术实践的指导,协会消减各类比赛的公利性,促进实践,以重评论的方式淡化评奖的热度,以此发挥评论激浊扬清的作用,对于理论研究,根据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舞蹈研究的载体和输出传播路径从以往的各类报刊、期刊纸制媒介已经逐步转向到、拓展到网络、微信、新媒介平台上加大评论开放、包容度和受众传播度。

  中国评协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朱其汇总了美术、电影艺术、音乐以及戏剧四个方面的产业发展成绩。朱其介绍,最近十年,中国艺术产业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各个高校的学科设置,像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音乐学院的版权,还有很多综合大学已经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艺术产业以市场机制来引导和配置文化资源,引领内容的品质。他提到,中国的艺术产业还可借助资本和市场机制推进文艺复兴,完成中国的文化新能源的转型和承接。艺术产业应加强两方面的建设:一是建立艺术金融制度,二是以资本营销为导向,实现文化消费产业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消费的机制。

  戏剧戏曲艺术委员会毛时安谈到中国戏曲的发展,他说,近年来,多种濒临消亡的剧种获得了新生,小剧种经典剧目展演促进了其不断发展。长期被边缘区的京剧武戏被大家关注,特别举行了舞戏专场的演出。这个当中有很多的实践问题,也有很多的理论问题,我们要汲取过去的现实主义创作中的经验,尊重艺术规律,发挥艺术想象力,发挥剧种的特色,使现代题材戏曲创作能够呈现一个质量与数量匹配的局面,能够从高原向高峰不断攀升的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中国视听艺术委员会的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部教授戴清认为,当前我国影视创作呈现繁盛、高速发展的态势。在政策层面,2017年出台了推动影视剧纪录片创作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网络剧的审查标准,在影视剧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综艺节目纪录片、创作制作各个环节都有非常明确的扶持、指导和监督措施,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现实主义影视剧创作的强势回归。2.影视创作注重现实主义的回归,文化内涵不断提升。3.类型影视剧创作繁荣,热点现象叠出,创作不断出新。4.历史节点的创作成就斐然。5.“走出去”的进程加快。

  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在回顾2017年度网络文艺的年度发展的总趋势时提到,2017年对于网络文学发展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如果以读书网站的成立视为网络文学发展的开端,2017年整整的二十年,这二十年间几乎是我们的整个的网络文艺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几乎是每五年就有一次媒介的变革,或者是传播渠道的变化。在IP导向下,网络文学和网络文艺开始出现了一个多元的生态,媒介融合和时代更迭成为2017年十分突出的特征,未来几年之内将成为我们观察网络发展的一个最新的向度。

  中国评协戏剧戏曲委员会兼秘书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赓序华对2017年话剧发展进行梳理。他认为,当前的创造需要一种讲真话的批评氛围,对于被批评者应该有承受能力,批评者也应该真诚。

  中国评协书法专科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伟林认为,推动中国书法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中国书坛积极有为,大胆探索,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发展景向。如以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课题研讨为引擎,推动书法评论向纵身发展。评价体系就是书法艺术的一把尺子,对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评协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美院董永俊博士提到,2017年,民族民间艺术的概况更侧重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与知识存在。首先,在政策法规建设与实施中,民族民间艺术领域有了新的拓展。2017年,我国高校科研机构、非遗保护团体社会团体,以及民间力量,对于民族民间民间艺术开展了跨学科、多层面、专题化的深入研讨,推动了理论发展产生了诸多重要的学习成果。民族民间文艺集成方面取得两大阵地,即文化部文艺发展中心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7年,在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推进的中国实施百部工程,中国节日影象志,制书以及港澳卷等重大工程以及相关数据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于我国民间文艺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教育与传播也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评协曲艺杂技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岳永逸在发言中提到,在创作方面,2017年曲艺工作者紧紧围绕不同门类展开的同时,曲艺人秉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紧跟社会热点,紧贴时代脉络创造出一大批书法家国情怀。中国评协曲艺杂技委员会委员郭云鹏在杂技年度发展综述的汇报中提到杂技发展的特点:主题活动影响广泛,世界杂谈重心东移;互建交融促进创新,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才培训力度空前,助力杂技持续发展等。

  青年工作委员会沈勇在发言中提到,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敏锐的视角,强烈自主意识表达欲望与善学习,善于吸收的特质,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发出他们的声音,真实反应出了属于年轻人所特有的睿智,真实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更为展示展现了青年人内心的焦虑以及渴望,而这恰恰是我们文艺评论者最不能缺少的情感与担当。他说:“中国梦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更是青年一代,希望我们工作为开创中国文艺评论的未来作出努力。”

  延伸阅读:

  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在京召开

  第三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即将开启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