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之歌》以中国工业制造业转型为题材,以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本、以大时代作舞台、以制造业向何处去为戏剧性危机,一方面呈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工业制造业破釜沉舟、转危为机的大主题,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从省政府领导、国企董事长到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匠等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叙事流畅、制作精良、表演生动、台词富有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工业题材剧的创新之作。
现实题材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是大运河文化、电视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相互交织出来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影像画卷,其中散发出来的三种“气”质尤为动人。
作为一种与年轻人对话较多的类型剧,如何在提供消遣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升艺术品质、更好地服务观众,是当下许多古偶剧有待探索的命题。
笔者感受到久违的清新之感,不仅因为满眼的江南秀美风光,还源于该剧展现了基层的清朗政治生态,以及剧情所蕴含的浓郁生活况味。
《人生第二次》的重要价值在于以艺术实践丰富了人生论美学理论的建设,即用客观的真实镜头传达主观真挚的人文关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梳理和思考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相信《经典咏流传》播下的传统文化种子,未来将带给观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引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十年来,中国纪录片在类型和内容上不断跨越,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线。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把握中国速度、中国力度与中国温度,将镜头对准了万户千家。
早在2018年,河南省漫画家协会便开始牵头创作《焦裕禄》系列动漫作品,包括《焦裕禄漫画读本》、电视动画片《焦裕禄》、动画电影《焦裕禄》等。
面对未来,主旋律短视频动画应当全方位地贴合网络传播的需要,通过与观众对话的形式,跟进年轻人的话语体系,通过以小见大、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讲述榜样故事,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才基本法》并不是写给“天才”的情书,而是向普通人的真诚告白:人生真正的勇者和成功者,不是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惊人业绩,而是与遗憾、过错和平共处,活出一种充实与丰盈,坦然与平和。
文艺创作者有时候无法给出解决方案,但是可以从小事件、小切口进入,超脱于流俗的叙事模式和迎合的心态,从平凡故事中挖掘女性的强大信念感及其迸发出来的充沛精神力量,或可成为女性剧创作的新方向。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塑造黄文秀及其典范行为,从而把一种生动的、非对称的激进要素引入作品,寓示了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可能性。
《庭外》以时空交叉的结构形式、涉案剧的硬核专业性、紧凑的情节节奏、鲜活的群像塑造等特色引发观众的追剧热情,台网剧集景气指数名列前茅,为涉案剧律政剧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大山的女儿》这部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以充满泥土味、接地气的纪实风格,再现了百坭村在黄文秀的带领下脱贫攻坚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