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电视艺术的光影世界里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用新的影像硕果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中华民族筑梦路上更精彩华章。
《底线》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律政剧创作之路:它通过来自现实的典型司法案例,用生活的鲜活性、社会的尖锐性和司法的复杂性,塑造了当代司法人的生动形象,既维护了法律公平公正的底线,又表达了崇德向善的关怀,体现了中国法治社会的艰难进步,触动了观众对社会安定和谐的热切渴望,表达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信心。
推动现实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要牢记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要坚守唯物史观,把握时代主题,书写人民史诗;要站稳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要做到价值引领、艺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相统一,为影视创作赋予新时代的审美风范和文化气象,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现象级的精品力作。
《底线》坚持现实主义深化原则和方法,大胆直面问题,有效融入当下一些社会热点,情节富有张力、人物形象饱满,能够有效“带入、代入”观众并且形成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鸣共振,是法治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的新实践、新拓展、新收获,相信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总台中秋晚会的成功,凸显了中国电视在探索传播中国情怀方面的成就,也凸显了电视晚会创作和传播的新的路径和新的可能性。
《麓山之歌》是一曲国企改革的涅槃之歌,再现了从2016年至今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从低谷走向辉煌的新生之路,形象诠释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大国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博物馆之城》向观众展现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既有独特的京味儿,又有开阔生动的当下性,对用电视语言讲好博物馆的故事具有启示意义。
反映新时代重工业企业从“制造”到“智造”改革发展主题的工业题材剧《麓山之歌》,紧贴时代主题,以独特的视听语言表达,展现出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面貌与新突破。
《麓山之歌》以中国工业制造业转型为题材,以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本、以大时代作舞台、以制造业向何处去为戏剧性危机,一方面呈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工业制造业破釜沉舟、转危为机的大主题,另一方面又塑造出从省政府领导、国企董事长到科技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匠等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叙事流畅、制作精良、表演生动、台词富有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工业题材剧的创新之作。
现实题材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是大运河文化、电视剧艺术和时代发展相互交织出来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影像画卷,其中散发出来的三种“气”质尤为动人。
作为一种与年轻人对话较多的类型剧,如何在提供消遣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升艺术品质、更好地服务观众,是当下许多古偶剧有待探索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