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摄影评论>正文

以人民为主体,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李树峰)

2022-10-3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树峰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将新时代这十年党带领全国人民所进行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变革和突破,重大成就、思想精髓进行了提炼和升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概念,是站在全球视野和人类历史的高度得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提纲挈领、正本清源、意深致远的价值。作为摄影艺术研究工作者,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本质要求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的艺术和学术工作中加以贯彻。

帕米尔的微笑  李舸 摄

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现实中深刻体察,在生活中精心萃取,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也曾经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在这样的历史使命面前,摄影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用影像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用情用力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摄影与现实有着直接的关联,其客观性、现场性来自于事发第一现场,来自于用四条边框有意识“勒切”下的无意识光刻。所以摄影有见证的功能,它是事物曾经存在过的证明。以摄影影像的方式积累历史文献,有其他媒介不能达到的物性响应、信息容量和现场感染力。这就要求摄影工作者在表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民至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把人民作为创作的源头活水,在创作中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过的,我们要把赤子之心“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里,“萃取”点出了摄影创作方法的特质,即从现实中选取题材,形成“现实——照片——影像——作品”不断提炼的升级过程,最后将伟大征程中各行各业、全天候全方位的影像,形成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形象化的历史文献,奉献给时代,留存给后人。

以人民为主体,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百年来薪火相传的摄影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才能创作出跳动着时代脉搏、焕发着生命光彩的优秀作品。摄影家朱宪民以半个世纪四代农民的形象,反映中国社会的客观历史进程,他说:“我拍的都是社会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这大多数人的样子才能代表社会主流。”这是一个老摄影家的人民摄影观。在他的镜头里,百姓那么普通,一进人群就不见了;那么善良和向上,天天热火朝天地工作,让人们充分体会到这才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

在摄影史上,不少人物形象都在广泛传播中形成经典,如埃德加·斯诺拍摄的延安窑洞前毛泽东的照片,对于在世界范围树立中国共产党领袖形象,起到了很大作用;周军、张峻拍摄的雷锋的照片,印刻在几代人的脑海里;还有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照片,在推进“希望工程”实施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苏明娟也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摄影工作者应发挥摄影的客观性、瞬间性、机遇性和选择性的特长,聚焦新征程上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地域中华儿女向上向善的形象,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将摄影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建立中国特色的摄影与影像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也曾经指出,“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这些要求对于摄影艺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技术革命让摄影实现了日常化和大众化,为大众参与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影像已经在语言、文字之外,介入人类认知过程、记录过程和表达过程中。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技术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摄影艺术的创新,还要在挖掘物性与提高艺术性之间、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撑开更大的空间,提升到更有内涵的境界。

就日常创作而言,摄影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这是摄影创作的关键,只有观察、阅读、提炼生活的能力提高了,观看方式才有突破,摄影的内容质量才能真正提升,才不至于把摄影艺术创作变成炫技和器械依赖的附属品,才能保住创作的质量——摄影艺术的生命线。与此同时,摄影评论工作也要在与创作同行的路上,用精准的“点穴”,用准确、客观、深刻的评论,为摄影艺术的繁荣发展发挥好引导作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摄影艺术研究和评论工作者也要自信自强,在摄影与影像学学科建设、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参与摄影创作实践,深入钻研实际规律,把在实践中生长出来的问题当作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广泛吸纳艺术哲学和各门类理论成果,融会中华美学精神,回答现实问题。同时,广泛向国际学术界学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更丰富、更有效的方法,切实分析和解决摄影艺术实践中的问题,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理论素养,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与影像学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树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李树峰专页

增强文艺批评的活力和影响力(李树峰)

影像新时代中摄影的嬗变与守望(李树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