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围绕“网络时代舞蹈评论的现实与未来”这一主题进行畅谈,提出网络时代舞蹈评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路径。
上海昆剧团的全本昆剧《牡丹亭》上演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它是传统经典高水平的舞台呈现,是体现上昆文化担当的壮举。《牡丹亭》全本搬演的文化与学术层面的价值意义要超过剧场和艺术层面,通过老艺人“捏戏”让此前没有传承的出目完美地镶嵌进经典折子戏的缝隙,更应被看成是一次学术性展示。女主人公服饰上的满绣和天幕上满屏的杜鹃花,渲染了“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的意象,转台和多媒体光影让观众获得了如身置苏州园林般的体验,但适宜于案头阅读的集唐和剧中配角的方言运用,是对观剧体验的妨碍。
他是“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记录人”,他竭己之力进行中国战争摄影史的梳理……本期专访走近红色摄影史学家、摄影家顾棣。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评论家聚焦“时代精神的民族文艺表达”这一主题,从深耕的研究领域出发,各抒己见,深入交流,为民族文艺发展道路汇聚力量。
特别节目依次递进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涌现出的作品、人物、故事,并邀请艺术家与人民群众同台共演,将思想性、群众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生动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在基层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图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推选出优秀长评33个、优秀短评15个、优秀微评2个、优秀组织3家。现摘登评委推选意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