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纪实文学《大漠丰碑》:以大漠为伴 与风雪同歌(张凡 牟欢)

2022-04-11 阅读: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张凡 牟欢 收藏

以大漠为伴 与风沙同歌

——评纪实文学作品《大漠丰碑》

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隆重推出纪实文学作品《大漠丰碑》,该作品讲述了生活在扎拉特的兵团人二次创业的奋进历程,他们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走进沙漠,改造了镇东荒原,在亘古荒原和沙漠边缘建起片片绿洲。从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到生意盎然的大片绿洲,以王建新、张康为代表的兵团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发耕地、兴修水利、种植长绒棉,直到建立丰达公司,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大漠丰碑》不仅再现了兵团人砥砺奋进的创业史,更丰富了兵团纪实文学的创作形式与时代内容。

在祖国西部边陲六分之一的土地上,有一支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拿军饷、永不转业,担负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重要使命的特殊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兵团人,他们艰苦创业、负重自强、无私奉献、代代相传,为边疆社会的繁荣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提起沙漠,人们不自觉地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神秘莫测的戈壁沙漠、别样壮阔的天地一色,都在脑海中徐徐铺展开来。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深处,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除了眼前的壮阔美景,还有万千兵团儿女改造亘古荒原的赤子之心和无限热诚。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带,有一抹生机盎然的绿色,这抹绿色就是扎拉特——兵团人辗转奔赴的创业热土。

作为紧扣时代主题的纪实文学,《大漠丰碑》记录并再现了兵团人改造荒原、建造绿洲的艰难创业史。然而该书并不只是简单记录,而是以兵团人的情感温度为表现内核,采用将真实事件和情感温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叙事。《大漠丰碑》以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基础与线索,在叙写过程中加注深厚而细腻的情感体验,试图通过这种叙事方式在情感上引发读者更为深刻的共鸣。笔者看来,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与共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作品《大漠丰碑》的创作背景具有特殊性。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于这样的背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对先辈筚路蓝缕的奋进历程不甚了解或者了解不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荒芜的戈壁滩建设成蓬勃的绿洲,一代代兵团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现如今的扎拉特,已是绿意盎然,然而卷土重来的风沙、稍有懈怠都可能将眼前的美好毁于一旦。作品《大漠丰碑》对兵团人屯垦戍边史的倾力呈现,既是对扎拉特生态建设的阶段性小结,同时也是对后继者的温馨提示。

其次,作品《大漠丰碑》的叙事把事实性话语和情感性话语有机结合。一方面,作品是对兵团人屯垦戍边真实历史的再现与表达,而这必将以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创作基础,以此构成事实性话语。另一方面,作者在这种叙事范式中对所叙事件进行了相应的情感评价,以此构成情感性话语。更进一步地说,作者对故事的再现即为叙事,但书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有故事背后的重大意义及其性质。屯垦戍边的重要意义贯穿整部作品,其中的精神内核——兵团精神自是不言而喻。作品中这样一种双重结构的叙事避免了故事呈现与读者的隔绝,在呈现的同时给了读者一个情感安放的平台,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王金国)

第三,作品《大漠丰碑》多角度呈现出丰富、完整的人物塑造,以纪实手法,深情的笔调,传神的笔触,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感人落泪的屯垦人物群像。作品以兵团军垦历程为背景,除王建新、张康等主要人物以外,一大批艰苦奋斗、舍身忘我的兵团人形象跃然纸上。这段艰难的创业史不是创业带头人凭一己之力就能达成的,而是扎根荒原的每一位兵团人辗转奔赴、百折不挠的辛勤结晶。他们身上汇聚的不仅是兵团精神,还有其背后意义重大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在此基础上,作品真实地再现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军垦人扎根大漠、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开荒造田、兴修水利,将沙漠变绿洲的动人事迹,展示了第二代、第三代军垦人继承和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纪实文学《大漠丰碑》立足于伟大祖国发展变革的大背景,结合事实性话语和情感性话语,以其独特的双重叙事结构再现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英雄群像,旨在为军垦人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儿女奋起前行。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王族散文集《食为天》:人间烟火 最抚人心

邱华栋小说集《哈瓦那波浪》:世界风景的发现与生命共时空的建构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