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正文

“奋进新时代:深圳文学的使命”研讨会在深举行

2018-12-25 阅读: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林坤城 收藏

  2018年12月15日,作为向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系列活动,改革开放与深圳文学实践“奋进新时代:深圳文学的使命”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平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作家、评论家围绕深圳文学40年、深圳的文学现象与思潮、深圳青年作家及其创作、新时代深圳文学的使命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会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深圳市文联创研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文学研究中心、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特区文学》杂志社协办。

 

  记录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圳文学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8周年。在这座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城,深圳的文学和城市共同成长,互动共生,迅速壮大。深圳文学以其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及时反映而独树一帜,诞生了打工文学、青春文学、新城市文学等丰富的文学类型,在当代文坛留下不可取代的足迹。

  作家鲁敏在发言中说,一个人不管来自哪个行业,都与国家的命运和时代的进程有着骨肉相连的关系。深圳文学特别体现了一代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地理变迁和精神衍变,典型体现了中国文学从乡土文学到城市文学的主题转变,反映了城市移民的复杂心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标杆性质的特殊意义。

  张忠亮表示,深圳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是中国40年来现代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的高度浓缩。他概括了深圳文学的四个特点:第一,同步性。深圳文学与特区建立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相伴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家以及相应的文学理念,并呈现了阶段性特点。第二,时代性。改革开放是深圳文学的最大主题,贯穿40年始终。深圳文学既反映了改革开放进程的一系列重大题材,又反映了期间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历史性变化。第三,独特性。比如大量移民及移民作家,以及各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汇聚、融合在文学中的体现;比如毗邻港澳带来的外来文化影响在文学中的反映。第四,丰富性。深圳作家队伍庞大,群体多样,其中青年作家群体、打工作家群体、网络作家群体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各类文学活动、媒介平台异常丰富、活跃。深圳文学为新时期中国文学贡献了一份重要的标本。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立青认为,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1986年)、缪永的《我的生活与你无关》(1997年)和蔡东的《我想要的一天》(2014年),这三个作家的三部小说反映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人与社会(城市)之关系的变化。

 

  培育面向新时代的深圳文学

  《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表示,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元素越来越趋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多维多元的思想就显得更加重要。青年作家应该发挥情感力、思考力、想象力这三重元素,脱离于具体地域的生活环境,展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深圳文学令人期待。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我们不能忘记打工群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不能忘记打工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贡献。”深圳市文联原副主席、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多年来持续关注打工文学。在他看来,在“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深圳打工作家应该更多地关注时代,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写出更多与时代相匹配的新作品。

  作家邓一光认为,我们在谈深圳文学时,几乎没有谈及深圳文学的合法性,实际上在讨论一个共同体。我们要求所有写作者与这个共同体划上等号,建立大同。但是,写作者只能通过个人生活或具体个案从事书写活动,不可能也不应该在整体判断上开始自己的写作。人们当然可以谈论深圳文学,梳理其规律性,但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写作者都建立自己的深圳文学,而不是企图建立本质化和表达式趋同的深圳文学。

  作家杨争光表示,作为一座城市,深圳是青春的。但是,深圳作家并不显得多么青春,总给人一种“新人旧意识”的感觉。因此,深圳作家尤其青年作家需要一种青春、一种胆识、一种勇气,要敢于叛逆,敢于割裂,敢于自我批判,警惕同质化,创作出具有深圳标识的文学作品。

  青年评论家廖令鹏提到,深圳文学的“青年的问题”与“青春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是深圳文学史上的黄金年代,也是深圳文学灵光一闪的时代。目前,深圳一些青年作家同样遇到了诸多创作瓶颈。我们应该正视问题,融合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概念,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价值和人生观的变化。

  深圳全民写作计划暨社区文学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黄东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民写作计划”,最近又参与推动了“为社区立传”“为民生立史”的“深圳社区口述史计划”。他强调,深圳城市精英和普通市民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发扬“睦邻运动”传统,发挥合作精神,这是文学对生命的关怀。

  诗人、诗歌翻译家王远洋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经验,认为“新感性”诗歌是诗歌复苏的真正迹象和标志,将会构成新的诗歌格局,促进诗歌美学的变革。新感性诗歌将印证马尔库塞的预言,塑造具有新感性、能够建设“新社会”的“新人”,从而实现“个体生命的自由与解放”。深圳是一座富有青春活力的城市,拥有众多的诗歌创作者和诗歌爱好者。新感性诗歌为深圳诗歌确立了新的艺术尺度和标杆。

  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认为,近年来深圳青少年写作出现了井喷式的可喜景象,这与特区青少年善于吸收国内先进事物有关。深圳青少年文学应该更加体现创意写作风格,符合创意城市的国际特点和深圳的本土特色,深圳青少年写作的未来令人期待。

  深圳商报记者魏沛娜提到,上世纪80年代,在先锋观念的照耀下,深圳文学不断前行,但是在90年代以后就有点中断了,越来越弱了。深圳的观念写作与故事优势不成比例,深圳经验非常丰富,但是尚未带来观念创作的思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区写作可以引领这种创作风潮。深圳商报《读书周刊》主编、书评人刘悠扬则表示,非虚构小说是深圳文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深圳作家应该注重非虚构写作。

  深圳作家赖佛花提到,深圳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文化也不是一堆古董,文化是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的内在良知和道德标准。真正的漂亮文学应该既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奋力伸向天空。

 

  建构属于深圳文学的批评范式

  深圳大学文学院汤奇云教授指出,深圳文学40年一直内含着两种叙事:一是身份叙事,一是伦理叙事。以某种社会身份代入或“过客”式的写作所创立的“底层文学”或“类型文学”,一度以生活的多棱镜或广角镜的姿态,深度透视着深圳社会的每一个生存细部,并体味着这座城市发展逻辑的冷血。而另一部分作家则延续了我国世情小说的传统,理性地分析并叙写着深圳家庭的伦理冲突与情感纠结。这种从事伦理叙事的“世情文学”在近几年越来越成为了深圳文学的主潮,延伸性地“补写”了这物化的都市生存背后的悸动“灵魂”。他提到,“深圳十大佳著”和“睦邻文学奖”获奖作家转向了一种新的书写,他们不再是以过去的打工者或者深圳的过客身份来写作,而是走向了反映职业伦理冲突、家庭伦理矛盾和社会伦理矛盾等方面的写作,比如张厦的小说集《绿灯记》、蔡东的《往生》等。“然而,如何根据这座城市新生文化规则及其人文精神,开创新的美学批评范式,以达成与这部分从事“世情文学”写作作者的对话,应该提上评论界的议事日程上来。”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思明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深圳文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与深圳文学创作相生相伴的深圳文艺评论一直在现场,评论家们以特区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为审视和批评对象,立足于深圳,辐射广东,放眼全国。批评力量也从小到大,批评声音从弱渐强,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批评格局和体系,在当代尤其是新世纪发出了独特的“深圳声音”。但是,他认为,深圳文学批评在观念、方法、思路、视野上还有待进一步革新和拓展,不断提升深圳文学批评整体意义上的规模效应与影响力。

  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于爱成指出,传统的城市文学研究,强调的是城市之于作家的经验性,而忽视了文学的“文本性”。城市文学之于城市,绝非只有“反映”、“再现”这种单纯的关系,而可能是一种超出经验与“写实”的复杂互动关联的关系。“文学中的城市(深圳)究竟是经验中的,还是被想象意义所赋予的?深圳为什么被赋予意义,被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又是怎样被赋予意义的?”于爱成认为,文学中的深圳,并不完全来自于经验叙述,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被赋予意义的城市,也即“文本深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诗评家赵目珍指出,深圳文艺评论队伍结构存在某些缺陷,诗歌评论相对较弱,对于深圳诗歌的关注比较少,深圳本土的诗歌评论声音太少。他呼吁深圳应该多关注、关心、培养诗歌新生代。

  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洪霞以蔡东的城市文学为分析文本,认为蔡东的城市书写突破了惯常的底层叙事,蔡东选择了对城市消费主义带给人的异化的批判,对城市私人空间给予了重点描摹,强调了城市对私人空间及个体的尊重,阐释了城市女性的精神救赎意识,充满了悲悯的人文主义情怀。

  参加研讨的还有张克、刘上江、蔡东、费新乾、孙向学、唐成茂、郭海鸿、谢湘南、李梅、陈再见、李华基、贺江、张坤等。

 

  延伸阅读:

  深圳文化的“胡经之现象” :胡经之文化美学理论与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举行

  让评论家更好发出“深圳声音” 

  深圳评论家周思明获全国曲艺论文奖 

  《街巷志》:感受城市文化流动的心灵与气质 (廖令鹏)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