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学术综述>正文

审美文化的新动向:理论厚积与时代风尚——“当代风尚、理论视界与审美文化研究的空间”学术研讨会综述(杨旭)

2022-04-2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杨旭 收藏

【内容摘要】 2021年12月18日,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以“当代风尚、理论视界与审美文化研究的空间”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审美文化理论的拓展”“传统与当代对话”“审美文化的新风尚”三个角度入手,结合中外思想,拓展审美文化的理论来源,反思审美文化中“传统”与“当代”的断裂与延续,把握当下审美文化最新的动态与风尚。

【关 键 词】 审美文化 理论 传统 当代风尚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于沛君

“审美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提出并作为美学、文化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已有三十余年的历程。回望三十余年的研究,学界对审美文化的内涵众说纷纭,视角各异,兼及中外多种理论资源。审美文化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既有对传统人文现象的分析,亦有对当下社会文化的解读。概而观之,在审美文化多面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始终关心的是如何以“审美”的视野来诠释复杂多变的“文化”现象。然而,“审美文化”不能被视为“审美+文化”的简单拼合。研究审美文化,需要学者们把握审美、美学等理论的脉络,同时深入到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即兼顾审美文化的理论性与时代性。

审美文化的时代性体现在它应时而生,因时而变。20世纪80年代“启蒙”是时代的主题,社会掀起“美学热”。当时,美学家成了公众人物,美学的书籍成为畅销书,美学成为高校的热门学科[1]。随着社会的发展,先锋艺术出现,纯粹的美学理论建构已不能应对新的艺术形式。1988年,《现代美学体系》尝试将审美与社会相关联而首次提出“审美文化”概念,认为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综合,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2]。由此,该书将“社会”“文化”纳入到审美视野当中,美学研究从理论内部建构开始逐渐转向外部文化研究。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文化”代替“启蒙”成为新的热潮,文化的消费主体开始转向大众化、平民化。相较于80年代,90年代对审美文化的研究顺应了时代的变革,出现了“由纯审美到泛审美、精英到大众、一体化到分流互渗、悲剧性到喜剧性和单语独白到杂语喧哗的变化脉络”[3]。可见,“审美文化是最富有时代感受性的文化样式,其内容与形式也最具时代特点”[4]

……


作者:杨旭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3期(总第78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3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