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学术综述>正文

张兰芳: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综述

2017-04-1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评论网 作者: 收藏

  内容摘要:由全国艺术学学会(筹)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于2016年11月26日-27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百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及业界人士参加了本届会议,围绕“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大会主题,以及“艺术学理论跨学科研究”“中西对话中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理论与社会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与艺术审美特征的变迁”四个分议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学术成果,对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跨界视野 艺术理论 艺术学学科 年会综述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于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为主题,具体围绕“艺术学理论跨学科研究”“中西对话中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理论与社会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艺术生存环境的变化与艺术审美特征的变迁”四个议题展开研讨,来自全国百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并作积极研讨。

  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彭吉象教授基于目前艺术学理论自身发展与学科建设需要,从中西对话中的艺术理论研究出发,提出创建二级学科“比较艺术学”的设想,并就创建该学科的缘由、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作了分析阐释,力争探索并形成“中国比较艺术学”学科体系和中国学派。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就“当下艺术学理论认知难题与焦点”作了分析,认为当下艺术学已在自身体系中获得生长,理论滋生和修炼仍处探索之中,艺术学理论内在规律与学科认识之间、学术性定位、学理性与艺术思维间的纷争、艺术学的逻辑以及对各领域和现实的引领性等问题都未达成丰富共识,这一命题需要在廓清中求同存异,在思想冲撞中统一,否则难以跨越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巩固其学科地位。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作了《分门自立下的临门互串》主题发言,认为从跨界视野考察当前艺术理论至少可涉猎五种情况:跨媒介艺术交融、跨门类艺术互通、跨学科汇通、跨形态呈现以及跨行业交界,并着重就跨门类艺术之间的临门互串问题作了探讨,列举了古典传统艺术之间的八种临门互串模式,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要传承弘扬民族自己的传统,关注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交融和跨界状况,尤其要在当今艺术和外来艺术的对话中发挥自身作用。南京大学周宪教授针对当前“艺术边界”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学界目前关于艺术本质的探讨,如再现说、表现说、形式说等研究方法均带有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特点,难以解决艺术边界问题;若换一种角度,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二元概念相互依存、包含及转化的原则出发,则有助于当代美学深化对艺术边界问题的讨论,实现非此即彼向兼而有之的范式转型,更有助于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新风研究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的构建应基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格局,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同样应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大背景中思考和推进。南京艺术学院李向民教授从经济学视角对艺术起源问题作了探讨,进一步拓展了艺术起源论的研究视野。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庞井君研究员对“文艺”“评论”两个概念作了辨析,并提出构建“文艺评论学”学科的设想,认为这个学科可以在文学、艺术学科总体布局调整中,在不同门类艺术学科融汇的基础上,作为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一级或二级学科予以设置和安排。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着重强调了美育的重要作用,认为美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自由,将“创造性”作为衡量美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对“十三五”中国文化产业的新趋势作了分析与阐释。上海大学蓝凡教授对中西艺术形式创造差异的哲学基础“一”与“多”作了比较研究。

  闭幕式上,浙江音乐学院李荣有教授通过对古代乐图史料的考辨分析,认为对古代乐图文化传统的继承与现代性转换,将为艺术史论研究的充实与完善提供新的视角,并提出建立二级学科艺术图像学学会的设想。上海大学金丹元教授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意象”范畴出发,对其源起与中国质性特点作了梳理概括,并通过中西“意象”论的比较,阐明了艺术形态的现代性转化以及坚守与拓展中国质性的重要性。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以绘画艺术为例,对中国艺术的伦理功能与审美功能作了研究,认为中国绘画及其品评理论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代表与精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儒家礼教思想影响下的兴成教化、鉴戒贤愚核心价值观与道家思想影响下观道畅神、达情适意的审美价值观。中国艺术研究院刘祯研究员以上昆版“临川四梦”为切入点,通过对该剧价值意义、评价立场以及中西方戏剧大师的对比评价,着重探讨了经典评价的本土立场与文化语境问题。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基于欧洲考古学成果,从一般艺术学的理论视野对史前艺术进行探究,认为以欧洲为代表的史前艺术是人类艺术史的第一乐章,指出艺术史不是从东方开始,而是由西方发端,这一观点是对黑格尔理论关于象征型艺术局限于东方金字塔说法的质疑,认为象征型艺术应向前追溯到史前艺术。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基于当前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引发的媒介革命,对电影制作、接受与传播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冲击,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电影“新美学”对艺术理论的挑战,提出建设与时俱进的艺术理论的意向。北京大学彭锋教授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写意”概念,特别是北大学者余上沅将“写意”英译为“Presentational”的缘由作了考证,指出“写意”概念的英译是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学家在西方现代艺术的照亮下发现的,西方现代艺术运动又与中国艺术密切相关,对“写意”的跨艺术门类、跨文化研究将显示艺术的影响、传播、发展的复杂性。南京艺术学院谢建明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对艺术的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阐释。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针对近百年来外来艺术理论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冲击与影响,指出重估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价值的时机已到,外来艺术及理论正改变着中国艺术的性格,使艺术迷失在政治传播与观念表达的旋涡当中,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丰厚、言简意赅,重视艺术与人、心与物关系的探讨,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价值予以重估。

  艺术学理论跨学科研究

  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由于研究对象的丰富性与学科性质的基础性,该学科在研究视野上相较于门类艺术更为宏阔,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艺术事象的纷繁复杂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这是本届会议的重点议题。

  山西大学高兴教授从中国艺术史学科发展需求出发,认为艺术图像为艺术史提供客观可视的史料,对揭示与阐明艺术生成环境、发展规律、艺术观念及风格特点等大有裨益,提出基于中国艺术实践,借鉴西方艺术图像学研究成果,探索艺术史图像研究的中国学理,并对跨学科研究路径作了探讨。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基于现代社会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提出将艺术科技学提升为具有独立特性、从属于艺术学理论的分支学科,并对该学科建构的意义作用、内涵本质、交融方式以及负面影响等问题作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以民族音乐学视点揭示跨学科研究对艺理学研究的必要性,认为本元、整合、原理、建构是艺理学核心的研究特质。南京大学赵奎英教授针对目前艺术符号学研究存在的一系列根本性局限,提出借鉴现象学符号观,特别是从海德格尔相关理论入手,对艺术符号学基础予以重建,并对基点框架作了分析。常州大学张慨教授通过对地理学和艺术学在艺术地理交叉研究中使用的空间、区域和构想等基本概念的考察,解读了两个学科艺术本体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廓清了区别和相通之处。河南大学陈宗花教授对2013-2015年间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学科建设、艺术基础理论、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艺术史、艺术批评以及交叉学科等多方面研究成果作了梳理与统计,旨在厘清艺术学研究的特点与趋向,为学科未来发展提供参照。四川音乐学院赵崇华教授从艺术史发展困境分析入手,主张多层面、跨学科的艺术史研究,并以音乐史学家王光祈为个案,通过对艺术史坐标网的分析,提出人物研究是艺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东南大学卢文超副教授通过对艺术与社会学关系的分析,指出以布尔迪厄和贝克尔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家将社会学推进艺术领域,忽视了艺术的特殊性,造成了社会学对艺术的强制殖民;法国学者海因里希主张艺术和社会学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应该是未来艺术社会学发展的方向。聊城大学郝春燕副教授认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群亟待丰富充权,提出其下设的二级学科艺术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可引入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视野,对艺术教育人类学理进行思考。北京师范大学任也韵副教授提出将人学介入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视点,认为追问艺术学理论的人学意义在于揭示人“类”的本质存在、人“群”的平等存在以及“个体”的全面存在,由此成为艺术学理论统整各门类艺术,形成新学科划分的依据之一。东南大学博士生谢九生通过对古代二十四史部分典籍“艺术”列中艺术与医学的考察,发现中国传统艺、医之间具有“本源相通”“崇道抑术”“重文轻技”等共同特征,进而指出古代各种学术与学科之间处于同源相融的状态,中国艺术与医学未来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弘扬。清华大学博士生张君基于民族手工艺研究学理基础,通过对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与民族手工艺研究之间关系的梳理,指出单从实证主义或人文主义视角研究手工艺各有利弊,兼具实证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方法应作为研究民族手工艺的理想范式,并结合黎族手工艺对结构主义人类学范式作了剖析。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张新科受目前不同学科联姻生成新学科思路的启发,提出将身体研究与艺术学研究相结合形成“身体艺术学”的构想,并对这一构想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作了探究。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的张华从眼动、视野等眼神经生理特点入手,通过对写实类绘画与写意类绘画造成人的眼动和视野影像不同的考察,认为引起人的艺术感受不同,除了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原因之外,眼的神经生理特性是更根本的原因。湖南科技大学王洪斌基于艺术史传统与教学实践中的挪用现象,指出曾经被鼓励和赞誉的教学方法和创作方法在现代主义兴起之后,随着艺术市场的繁荣、法律建设的进步和维权意识的增强,艺术挪用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为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艺术法》,保护艺术原创的同时,防止侵权事件发生,以促进艺术健康发展。

  中西对话中的艺术理论研究

  西方艺术理论对我国艺术理论研究的影响自20世纪西学东渐以来一直存在,然而随着我国艺术学学科门类的独立与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理性认识中西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实现平等对话交流,特别是加强对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研究,已日趋成为学界的共同呼声,也是本届年会“跨界视野”所关注的又一重要论题。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针对目前艺术学理论基础研究、艺创理论研究越来越偏离艺术本体、艺术范畴,而沦为哲学、美学、社会文化学、政治学等学科附庸的现象,尤其是套用西方学术理念解读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造成“中国话语”的失语问题,提出“重回艺术本体”应当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一项关键性问题。上海大学赵伟平教授认为“原思维”艺术走向形成风格核心内涵,通过对比中西艺术哲学基础与思维方式,指出西方以“数”为基础的焦点透视使艺术陷入技法理性主义,而中国“意象”思维所形成一整套以生命意识为基础的审美风格范畴,使艺术在身心本体、人生境界中得以实现。南京艺术学院邢莉教授对19世纪德语国家的“艺术科学”概念术语作了细致深入的辨析,指出这个概念不是集美术、音乐、戏剧等多个艺术种类于一身的广义的艺术概念,而是狭义的视觉艺术概念,由此引发对学科教育以及与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之间异同比较的思考。湖北文理学院张泽鸿副教授对草创期的中国艺术学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作了考察分析,认为西学东渐下“日本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话语资源和理论参照,同时指出经过草创期的中国艺术学应当摆脱效仿的阴影,建构艺术学的中国形态与民族风格。东北师范大学李新副教授从艺术概念理解中的“经验”意蕴与方法、艺术的经验性构成等维度出发,试图通过分析艺术展开全过程中经验存在为“艺术”下定义,展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西华师范大学李媛副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笔墨说和西方艺术史图像说各自发展脉络和特点的比较,发现中西艺术学方法论之间存在相似与差异,该研究有助于中国艺术学方法论的创新与探索。东南大学博士生胡本雄从比较学视角,对宗炳“澄怀味象”与康德“纯粹趣味”作了研析,指出二者之间尽管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但都集中于借助感官的“味”概念来探讨人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本质与区别。西南大学陈小琴基于目前海内外艺术史研究缺乏艺术门类统筹意识,且不认可宏观意义上的大艺术研究的现状,指出艺术史研究应借鉴一般艺术学研究方法,重拾艺术通史研究传统。河北大学刘桂荣教授以美国先锋艺术家约翰·凯奇为研究对象,认为其在音乐、表演、视觉艺术等方面的先锋理念,与东方禅宗、易经和道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也是其艺术哲思独树一帜的主要原因。河北大学史爱兵副教授对梁启超、朱谦之两位学者的艺术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明晰了他们对“情”的认定追求、对艺术的认知以及对人生的设想,厘清各自艺术见解文化理路的同时,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作了阐释。广西艺术学院李永强副教授通过对清代至民国时期中西绘画批评观的比较,认为东西方绘画存在差异,但不存在优劣与高下之分,造成巨大反差的背后是比较标准的混乱以及美术史观的错位,惟有树立正确的美术史观,方能予以深刻理解与认知。中北大学王建英副教授认为中国艺术学的审美观照、审美知觉、审美理想受《易经》思维影响深重,以《易经》思维作为阐释中国艺术义理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凸显艺术学本体诠释的特征。北京外国语大学秦佩从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类型视角,对风、云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象征意蕴作了考察,认为风、云昭示了时、空艺术的审美特质,并以特有的审美标准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演变。东南大学博士生邓珏从比较学视角对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松母题作了研究,旨在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松声等非视觉类意象的表现方式,认为文学多注重对声音延续性与变动性的刻画,图像重在表现声音的顷刻瞬间,二者对听松母题的观照,建构了视听融合的时空结构。东南大学博士生时玲玲通过对《听琴图》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宋徽宗相关文论节选的印证,结合徽宗前代、当代作品与徽宗其他作品的比较,确定《听琴图》为徽宗所作,集中反映了古代艺术之间互相影响、吸收借鉴的相通、相承关系。东南大学博士生李制《从〈潇湘晚景图〉到士人画》一文基于绘画题跋的文本细读分析,结合对文学典故的发掘整理,对苏轼蕴藉于士人画论题中的哲学传统、诗画思想和艺术精神作了探究。南京艺术学院刘筱以中国画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西方与中国个案研究方法论流变及弊端的梳理,参照物理学相对论的“时空逻辑”原理,指出对中国画作品本体语言从图像、视觉、语言、经验等多重空间进行逆向研究,可映射出作品潜在的空间所指,进而达到判断个案艺术张力的诉求。

  艺术理论与社会功能作用的重新审视

  艺术理论是对艺术事象、创作实践以及艺术史料等的分析概括与理论总结,具有丰富的功能作用。尤其是从对不同时空语境中艺术的多角度研究,体现了研究者对作品内涵、社会背景、传播接受以及批评品鉴等方面的重新审视与观照。

  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以日本丰岛美术馆为例,对当代艺术博物馆在观念形态、空间营构以及观众感受等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南京艺术学院赵笺以日本摄影艺术家杉本博司的《海景》为切入点,通过对有关艺术质量因素的多角度分析,指出艺术质量的高下,往往源自于受众所秉持的审美惯性、观看与解读方式的不同。好的审美惯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并拓展着“艺术质量”的外延。东南大学沈亚丹教授通过对宋画图像的考察,发现唐诗对宋代艺术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宋画中的唐代诗人图像方面,并以王维、李白、杜甫三人形象为例,从唐代诗人肖像、诗人本事图像以及诗意图三个维度对其背后潜藏的文化内涵作了研究。东南大学博士生杨光影以南宋院体画中的闲臣图像为切入点,对形成“闲臣”主题视觉文化的社会原因以及图像背后所潜藏的修道养生之逸、世俗伦理之乐以及托物言志之意作了分析与探究。武汉理工大学杨先艺教授运用艺术传播理论对海报设计中所采用的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语言要素作了分析,认为海报设计师运用多种要素的排列组合来传播社会思想与政治理念。南京大学周计武副教授对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作了研析,指出分析美学为理解和阐释当代艺术提供了合法化框架,但简单化的艺术史学视野和理论的犬儒主义暴露出它的局限性,由此提出重构美学,旨在让美学思考真正面对当代艺术的审美、道德与政治难题,恢复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艺术经验与非艺术经验的连续性,让艺术真正成为文明本身。中国艺术研究院孙晓霞基于大众传媒文化时代下艺术观念受到的诸多挑战,通过对18世纪现代艺术体系确立前后艺术活动中艺术家、艺术界以及公众三大实践主体的分析,揭示了现代主义艺术体系的精英主义特性是造成现代艺术乃至当代艺术封闭性、排他性、自我矛盾性的根本原因。西安美术学院朱平副教授通过对中西艺术史上感官联觉效应的艺术世界的考察分析,结合信息科技发展下多元媒介融合为公共空间感觉联觉机制运行所提供的良好环境,从临界、跨界、无界三个层面对感官联觉到媒介融合所引起的对艺术史书写与理论创新作了多向度的分析研究。长安大学帅伟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跨”境传播所面临的多重困难作了分析,认为语言翻译、拓展媒介以及国家政策等途径虽然可以部分消除外部障碍,但西方国家的媒介霸权、英语国家的语言优势以及中西对话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等深层困境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艺术研究院雍文昴认为当下艺术评论的媒介范围相当广泛,通过对不同发布场域中多样化艺术评论的梳理,旨在对艺术评论社会功能的相互转化及发展动态进行探究。南京艺术学院李森副教授针对传统起源研究大而化之、缺乏细节讨论的弊端,指出艺术起源论研究除了引入新的考古发现和材料之外,还可从语言角度思考图像对艺术起源问题的阐释。黑河学院党维波对中国高校《艺术概论》课程设置演变的历程作了梳理,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后至“文革”前,以及新时期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艺术概论》课程设置,与所处社会环境、课程开设定位,以及课程功用目标有关,由此表明艺术理论的成熟发展与社会发展、艺术审美教育需求密切相关。清华大学研究生韦昊昱基于目前学界对滕固研究的缺失,着重对其青年时期参加同南社及文艺思想转变的史实作了考察,旨在追寻人物思想背后的深层内核,为艺术史研究,特别是民国艺术史学理论的充实与完善,提供具体的人物个案史料。景德镇陶瓷大学詹嘉教授通过对艺术史中欧著名美术画作、经典陶瓷餐具的剖析,指出景德镇瓷质餐具是世界经典设计的典范,特别是16世纪大规模销往欧洲,景德镇餐具的造物、用物、品物等对提升欧洲餐饮文化品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戏曲学院刘三平副教授以《临川四梦》舞剧为例,着重探讨戏曲与舞蹈、时间与空间、悲与喜等范畴之间的审美二元对立关系,旨在探讨门类艺术之间碰撞、交融所构成的新造型所具有的“有意味的形式”。南京艺术学院张婷婷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理论中“由技入道”的理想境界作了研析,认为表演艺术不仅要有叙事、言志、抒情、载道等功能,还应有企及“意境”的追求,进而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之境界。

  艺术生存环境变化与艺术审美特征的变迁

  艺术随外界环境变化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的形成与变迁、理论成果的凝结,无不与其生存的时空、地域环境密切相关。

  南京艺术学院刘承华教授基于20世纪艺术界与理论界否定审美为艺术本质的思潮,从艺术审美四大类型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历史演进过程,对现代艺术中荒诞内容作了分析,旨在说明现代及后现代艺术表现内容虽与“传统”美相背离,但依然未脱离审美轨道,明确艺术的审美属性,有助于艺术创造的正确路向、避免滑向反审美歧途。复旦大学博士后张璐倩针对当代艺术现象对传统美学的冲击问题,从后康德哲学以来主体性发展历程,通过主体性理论的历史性解读,将哲学基本问题与艺术对接,试图论证其对阐释西方艺术风格变迁的有效性。南京艺术学院翁再红副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促使人文学科研究对数码电子媒介的依赖日渐增强,基于此背景,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有助于为文艺研究经典解读提供多种可能性,并对其研究意义作了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苑仲基于后现代语境下新的艺术形态对艺术的传统认知不断解构,致使艺术概念的无限延展与理论阐释的困境,引介了美国批评家詹姆逊对当代艺术的理论阐释,从后现代主义到奇异性美学相关分析与描绘,特别是通过文化艺术现象来窥探资本主义全球化运行的根本逻辑,为认识当代艺术、进行艺术创作与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路。福建师范大学林清华副教授以中国早期电影为例,对现代性进程及社会形态演进中影像叙事所表征的视觉性进行研究,指出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影像叙事获得“日常生活化”的品质,消解了文字中心主义的强势存在,声音对文字功能的替代为早期电影参与叙事美学重构提供了物质基础。山西传媒学院郭婧文认为中国电影的成熟及其市场效应与中国电影传播语境密切相关,以金鸡百花奖为例,其媒介身份对电影传播及其受众审美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润坤对近年来网络时代兴起的弹幕网站作了分析,弹幕网站以新的作品形式、新的身份互动关系建构起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虽然具有浓厚的民主参与性和创作的积极性,但却存在庸俗、浅薄等弊端,其小众分赏的特点很难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尚不具备公赏价值。清华大学博士后穆瑞凤在对唐代绘画史籍文献予以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将唐代绘画艺术理论中的审美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初唐、盛唐、晚唐三个时期,认为绘画理论中的概念、范畴,体现了社会变迁对艺术创作及审美趣味嬗变的影响。东南大学博士生侯力通过对李渔文艺观念中说理的散碎言辞的考察分析,认为其文艺观念的形成是诸种艺术经验的聚而汇观所形成的“通才”立场,其说理的譬喻方式,使多门艺术道理互为言说形成通证,该研究是对李渔文艺说理方法的新阐释,有助于对古代文艺理论的重新审视。山东艺术学院刘心恬围绕宗炳“卧游”思想,在对历代题画诗中“卧游”思想的继承接受予以考察的基础上,从八个层面分析了“卧游”的构成要素,指出题画诗作为中国古代跨界融合的艺术形态,统形神、融情景、合虚实,不仅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特色发挥到极致,而且“卧游”思想调动多重感官完成复合型审美体验。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针对郝伯特·里得《艺术的真谛》一书有关“中国艺术缺乏雄浑宏伟的作品”的言辞,对古代风格类型作了回顾,并以雕塑、篆刻艺术为例,对中华民族艺术雄浑刚健有为的精神气质作了阐释。景德镇陶瓷大学张甘霖从历史地理学视角出发,对民间青花瓷的审美变迁与时代风尚、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民间青花瓷的纹样、泥性、釉理、烧制及传播等信息不仅传递出地理空间与人文价值,也是中国陶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云南省迪庆州非遗保护中心阿新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迪庆锅庄》及其保护传承现状予以梳理的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作了总结,旨在从文化生态学层面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重视与保护传承意识。南京大学博士生陶赋雯从民俗学视角对广西壮族民间祭祀活动“师公戏”面具的审美特性从图义联结、视觉表达和民俗价值三方面作了研析,试图解读其形象符号语言的同时,深化人们对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河南大学张静在对古代书法审美特征考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当代书法艺术生存空间,特别是新媒体技术介入后引起的审美变化,指出艺术生存环境变化是影响当代审美特征的主要原因。

  本届年会学术研讨论题丰富,学科跨越门类众多,研究视野贯穿古今中西,研究方法兼具实证人文,充分体现了“跨界”的会议主旨。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对艺术学理论跨学科、跨门类学科性质的认同与强化,是对中西艺术理论实现平等对话的理性认识,是对艺术理论及其社会功用的重新审视,是对艺术审美特征与生存语境关系的密切关注。会议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为建构富有中国品格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基点与理论支撑,尤其对进一步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为2016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范畴整体研究”(项目编号:16DA01)阶段性成果。

  *张兰芳: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韩宵宵

2017年第3期 总第18期

       延伸阅读:

       艺术理论如何面对日趋复杂的艺术现象——专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

       艺术批评如何更好介入艺术市场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